抗原偶联磁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24495422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原偶联磁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抗原偶联磁微粒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抗原偶联磁微粒中磁微粒偶联的抗原包括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2~10):(2~10):(2~10)。该抗原偶联磁微粒和抗U1‑snRNP抗体的反应性好,对抗U1‑snRNP抗体的检出率高,检测精度高。

Antigen coupled magnetic partic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detection method and kit of anti-u1-snrnp anti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原偶联磁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检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原偶联磁微粒及其制备方法、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
技术介绍
抗U1小核核糖核蛋白抗体(抗U1-snRNP抗体)是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的高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接近100%,并与MCTD的疾病活动度相关。另外,抗U1-snRNP抗体还可见于2~14%的系统性硬化症(SS)患者、25~47%的红斑狼疮(SLE)患者、17%的多肌炎(PM)患者和7%的皮肌炎(DM)患者。临床上,抗U1-snRNP抗体阳性患者常伴随着雷诺现象、间质性肺病(ILD)、糜烂性关节病等。因此,抗U1-snRNP抗体准确检测对自免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U1-snRNP由一种核糖核酸(U1-RNA)、七种史密斯(Sm)蛋白和三种U1独有的蛋白(U1-70K,U1-A和U1-C)组成,其中U1-70K、U1-A和U1-C是抗U1-snRNP抗体的靶抗原。U1-70K是一个含有437个氨基酸残基蛋白,N端包含约97个氨基酸残基,高度保守但呈无规则状(2-60号氨基酸残基),对U1-C在U1-snRNP上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在第100-180号氨基酸残基之间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RNA结合区,类似的结合域也存在于U1-A上;C端包含丝氨酸/精氨酸(SR)重复序列,并且丝氨酸残基存在广泛的磷酸化,不同的磷酸化导致整个蛋白的分子量和电荷的不同,从而使U1-70K表现出众多亚型。U1-A由282个氨基酸组成,包含两个RNA结合域和一个介入式的脯氨酸富集区域。U1-C含有159个氨基酸残基,N端存在非典型性锌指结构,该结构直接和SM蛋白结合,并对U1-RNA在U1-snRNP上的结合起到重要作用;C端富含甲硫氨酸和脯氨酸,并且该区域上的精氨酸存在翻译后修饰(甲基化)。值得注意的是,LiX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U1-70K,U1-A和U1-C在U1-snRNP中有直接的物理性结合(图1引自CryoEMstructureofSaccharomycescerevisiaeU1snRNPoffersinsightintoalternativesplicing):U1-70K的N端从其RNA结合域延伸环绕由7种SM蛋白组成的核心区,最终直接和U1-C相连。Kattah等学者甚至认为U1-snRNP这种天然存在的特性(相同的RNA结合域、相同的自免疫抗原表位和蛋白的直接结合等)是其拥有自免疫反应易感性的基础。综上所述,由于U1-70K,U1-A和U1-C各自结构的复杂性、三者之间有影响抗体-抗原反应的物理结合以及原料纯度等问题,偶联过程复杂且难以掌控。专利CN106596919A公开了一种抗U1-70K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使用羧基化磁微粒偶联U1-70K蛋白,但只能检测抗U1-70K抗体,无法检测抗U1-C、U1-A抗体,其临床应用存在不足。专利CN206725583U提供了一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试剂盒的制备方法,该专利将三种抗原直接喷涂到硝酸纤维素膜上,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结合抗原,但存在吸附稳定性较差、非特异性的蛋白吸附、反应精度差和反应速度慢等缺点。因此,一种改进的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产品是目前需要的。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抗原偶联磁微粒,该抗原偶联磁微粒和抗U1-snRNP抗体的反应性好,对抗U1-snRNP抗体的检出率高,检测精度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试剂盒。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特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抗原偶联磁微粒,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中磁微粒偶联的抗原包括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2~10):(2~10):(2~10)。优选地,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5~10):(5~10):(5~10)。优选地,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1:1:1。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5ng/份。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分别独立的为重组蛋白;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的纯度分别独立的≥90%。优选地,所述磁微粒包括羧基化磁微粒;优选地,所述磁微粒包括羧基化长方体磁微粒。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均为纯度≥90%的重组蛋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按照配方量和磁微粒偶联,得到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优选地,在硼酸盐缓冲液中偶联抗原和经过活化的磁微粒;优选地,所述硼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100~120mM,pH为8~9;优选地,所述硼酸盐缓冲液的浓度为100mM,pH为9;优选地,所述磁微粒包括羧基化磁微粒,所述活化采用EDC/NHS法活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抗U1-snRNP抗体的检测方法,包括使用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检测待测样本;优选地,所述检测方法包括采用带有标记的二抗与抗原偶联磁微粒结合的抗U1-snRNP抗体结合;优选地,所述标记包括荧光蛋白,所述荧光蛋白优选包括藻红蛋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含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优选地,所述试剂盒还包括二抗、缓冲液和封闭液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所述二抗包括藻红蛋白标记的二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抗原偶联磁微粒采用将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混合与磁微粒偶联,可对绝大多数样本有较强的反应性,能够有效的检出抗U1-snRNP抗体阳性样本。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抗原偶联磁微粒,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中磁微粒偶联的抗原包括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n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2~10):(2~10):(2~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抗U1-snRNP抗体的抗原偶联磁微粒,所述抗原偶联磁微粒中磁微粒偶联的抗原包括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
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2~10):(2~10):(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偶联磁微粒,其特征在于,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5~10):(5~10):(5~10);
优选地,U1-70K抗原、U1-A抗原和U1-C抗原的质量比为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偶联磁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2~10ng/份;
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5~10ng/份;
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A抗原的用量为5ng/份;所述U1-C抗原的用量为5ng/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偶联磁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分别独立的为重组蛋白;
优选地,所述U1-70K抗原、所述U1-A抗原和所述U1-C抗原的纯度分别独立的≥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原偶联磁微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微粒包括羧基化磁微粒;
优选地,所述磁微粒包括羧基化长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何健宜勾宏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