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421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包括:换热罐,其内设有换热腔,且换热罐上与进入管和排出管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其设于进入管上;换热器,其与部分进入管并联;第一流量调节阀,其设在进入管上并与换热器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其设在排出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温度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换热液体的温度,并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第一流量调节阀调节换热液体进入换热器内的流量,进而控制换热液体进入换热罐内的温度,换热液体的温度控制更加精准,温度调节速度更快,待换热液体生产成为成品的质量提高。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换热罐内,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或者吸收大量的热量,为了使换热罐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合的温度范围内,一般需要给换热罐提供或者释放热量。例如,在某些成品的生产过程中,换热罐内用于生产成品的待换热液体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将额外提供热量对换热罐内的待换热液体进行加热。现有技术中为了将换热罐内的待换热液体升温,通常是直接开启热媒油泵和控制阀,使加热后的热煤油对换热罐内的待换热液体升温。对煤油进行加热时,一般使用热媒油炉将煤油加热为热煤油,加热后的热煤油的温度恒定在265℃左右,而温度在265℃的热煤油属于高温媒介,短时间内并不能改变热媒油温度,致使换热罐在升温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并不好控制,温度变化曲线的最高温度过高可能会致使生产出的成品色度较重,不利于成品质量,影响销售利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控制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换热罐内的温度控制不精准而造成产出的成品质量差的问题。为达上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热罐(1),所述换热罐(1)内设有换热腔,且所述换热罐(1)与进入管(21)和排出管(22)连接;/n第一温度传感器(3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于所述进入管(21)上且被配置为检测进入所述换热罐(1)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n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与部分所述进入管(21)并联,所述换热器(41)被配置为与所述换热液体换热以调节所述进入管(21)进入所述换热罐(1)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n第一流量调节阀(51),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51)设在所述进入管(21)上并与所述换热器(41)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51)被配置为调节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罐(1),所述换热罐(1)内设有换热腔,且所述换热罐(1)与进入管(21)和排出管(22)连接;
第一温度传感器(3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1)设于所述进入管(21)上且被配置为检测进入所述换热罐(1)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
换热器(41),所述换热器(41)与部分所述进入管(21)并联,所述换热器(41)被配置为与所述换热液体换热以调节所述进入管(21)进入所述换热罐(1)内的换热液体的温度;
第一流量调节阀(51),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51)设在所述进入管(21)上并与所述换热器(41)连接,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51)被配置为调节所述进入管(21)进入所述换热器(41)内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流量;
第二温度传感器(3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2)设在所述排出管(22)上且被配置为检测换热后的所述换热液体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52),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52)设在所述进入管(21)的进口端,且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52)被配置为调节进入所述进入管(21)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孝然梁艳茹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化学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