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9321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包括排风口、分支管、排风总管、变频风机和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末端的排风口与分支管相连通处设置均流分布器,分支管与排风总管之间设置变风量阀,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包括电控箱,启闭阀、变风量阀、变频风机均与电控箱相连,电控箱能够接收启闭阀的状态信号,并向变风量阀、变频风机发出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集中排风方法,均流分布器通过控制排风道面积,能够在随机开启工况下实现分支管内各末端排风口之间的阻力平衡;变风量阀能够接收所在分支管的末端启闭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开度调节,实现分支管间的阻力平衡;变频风机能够根据所有开启末端的风量信号获得总风量要求,实现变频。

A centralized exhaust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风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厂房、实验楼等场所的排风系统通常具有各末端排风口间歇开启且设计排风量不同的特点,即排风系统的工作情况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机性。此类场所采用集中排风系统有利于对废气进行集中处理,减小废气处理设备的容量,并降低风机等输配设备的能耗。特别是工业生产车间的废气排放,由于受到车间场地、生产工艺、环境控制等多因素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存在末端排风口数量多、支路结构复杂、各点间歇排风且设计风量不同的需求。在此类集中排风系统中,由于末端排风口的开启具有随机性,集中风道内的压力分布是随之变化的,系统工况十分复杂。当各末端排风口所在支路的阻力失衡时,部分末端的风量不足,造成局部排风不畅,车间工作环境或实验环境恶劣。公开号为CN10857309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排风道面积控制的均匀导流构件设计方法,依据排风系统各环路阻力关系以及导流构件的阻力特性,预先确定导流构件所需尺寸,从而完成均匀排风系统的设计,从设计阶段保证排风系统各风口的流量均匀性,但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口、分支管、排风总管、变频风机和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多个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所述排风口的出口处设置启闭阀,多个所述分支管与所述排风总管相连通,所述排风总管与所述变频风机相连通,末端的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处设置均流分布器,所述均流分布器能够保证末端的所述排风口之间的阻力平衡,所述分支管与所述排风总管之间设置变风量阀,所述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包括电控箱,所述启闭阀、所述变风量阀、所述变频风机均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所述电控箱能够接收所述启闭阀的状态信号,并向所述变风量阀、所述变频风机发出控制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中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口、分支管、排风总管、变频风机和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多个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所述排风口的出口处设置启闭阀,多个所述分支管与所述排风总管相连通,所述排风总管与所述变频风机相连通,末端的所述排风口与所述分支管相连通处设置均流分布器,所述均流分布器能够保证末端的所述排风口之间的阻力平衡,所述分支管与所述排风总管之间设置变风量阀,所述信号传输及控制单元包括电控箱,所述启闭阀、所述变风量阀、所述变频风机均与所述电控箱相连,所述电控箱能够接收所述启闭阀的状态信号,并向所述变风量阀、所述变频风机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分布器的结构尺寸计算简化公式为



其中,A2表示所述均流分布器的出口面积,A3表示所述均流分布器所在的所述分支管的截面积,Q2表示末端的所述排风口的设计排风量,Q3表示末端排风量汇入后的所述分支管流量,设计阶段按照所有系统所有末端的所述排风口全开进行流量计算,在得到所述均流分布器的设计尺寸后,利用CFD软件依据末端的所述排风口的流量模拟结果对所述均流分布器的尺寸进行适当调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于延磊侯玉梅谢午豪夏云飞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