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92891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热量交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室内排风管、室外排风管、室内进风管、室外进风管、风道、水帘、水槽,壳体为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其底面设有贯通槽,沿室内出风管和室外排风管设置路径的两块侧板上设有对称贯通孔,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操作简单,风道螺旋结构延长了气流停留时间以及风道螺旋结构上的贯通孔结构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A spiral wound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热量交换
,具体涉及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现今社会空调的普及在夏天和冬天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环境,空调在使用中会不断往室内注入室外空气,同时将室内空气排放到室外。现有技术中通过同向平行、平行逆向、垂直交叉等换热器结构来解决室内外空气交换过程中产生的热损失问题,但其效果较差,尤其在室内需要加湿的情况下还得增加额外的加湿装置。因此,提高换热器热交换效率同时保湿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改进,本技术为了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室内排风管、室外排风管、室内进风管、室外进风管、风道、湿膜、水槽;所述壳体为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所述室内进风管与室外进风管同轴且相连设置,形成进风管道,位于壳体内部,且两端贯穿并伸出壳体侧壁;所述室内进风管和室外进风管形成的进风管道上设有数个贯通孔,贯通孔被湿膜覆裹;所述风道为螺旋状管道套设在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室内排风管(2)、室外排风管(3)、室内进风管(4)、室外进风管(5)、风道(6)、湿膜(7)、水槽(8);/n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1)为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n所述室内进风管(4)与室外进风管(5)同轴且相连设置,形成进风管道,位于壳体(1)内部,且两端贯穿并伸出壳体(1)侧壁;所述室内进风管(4)和室外进风管(5)形成的进风管道上设有数个贯通孔,贯通孔被湿膜(7)覆裹;/n所述风道(6)为螺旋状管道套设在室内进风管(4)和室外进风管(5)形成的进风管道上,风道(6)每一道螺圈上均设有一组贯穿管体的贯通孔,所有贯通孔整体呈直线排布;/n所述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缠绕式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室内排风管(2)、室外排风管(3)、室内进风管(4)、室外进风管(5)、风道(6)、湿膜(7)、水槽(8);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1)为封闭的中空矩形结构;
所述室内进风管(4)与室外进风管(5)同轴且相连设置,形成进风管道,位于壳体(1)内部,且两端贯穿并伸出壳体(1)侧壁;所述室内进风管(4)和室外进风管(5)形成的进风管道上设有数个贯通孔,贯通孔被湿膜(7)覆裹;
所述风道(6)为螺旋状管道套设在室内进风管(4)和室外进风管(5)形成的进风管道上,风道(6)每一道螺圈上均设有一组贯穿管体的贯通孔,所有贯通孔整体呈直线排布;
所述室内排风管(2)一端与风道(6)靠近室内进风管(4)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伸进室内;
所述室外排风管(3)一端与风道(6)靠近室外进风管(5)的一端连接,另一端贯穿壳体(1)并伸出室外;
所述壳体(1)底部壁面沿室内进风管(4)和室外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幸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世纪欧亚孵化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