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工程技术,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城市地下大直径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用地面积也在不断减少,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开始向地下隧道快速发展,因此兴起了丰富的隧道工程技术方法。在隧道推进施工过程中,多次注浆是控制隧道上层房屋、公共设施及地下管涵等沉降现象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施工方法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工程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隧道注浆平台为脚手架,钢管搭设的临时钢结构平台。结合工程实际,不难发现这种临时钢结构平台存在诸多问题:1)由于腐蚀等原因会造成钢结构的平台安全和稳定性下降;2)结构或构件刚度未符合工程建设要求的承载力标准产生变形;3)搭设过程中,占用管片及其它工程建设材料运输轨道,影响盾构推进正常施工进度。因此,原有的钢管脚手架临时注浆平台开始显现出弊端,急需结合工程实际去优化、创新、改造或设计一种新型适用于大直径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隧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由轮组、走道栏杆、基本框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框架两侧下端分别装有主、被动轮组,所述基本框侧面设有走道栏杆;所述基本框架由上框架、中间框架、下框架、三角框架、中间平台组成,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中间框架相连接,下框架下面连接三角框架,左右两个上框架上端连接中间平台,左右两个三角框架下端分别连接主、被动轮组;使用时,根据施工作业面的要求,提供可移动的作业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7 CN 20191137349281.一种适用于大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由轮组、走道栏杆、基本框架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框架两侧下端分别装有主、被动轮组,所述基本框侧面设有走道栏杆;所述基本框架由上框架、中间框架、下框架、三角框架、中间平台组成,所述上框架与下框架之间通过中间框架相连接,下框架下面连接三角框架,左右两个上框架上端连接中间平台,左右两个三角框架下端分别连接主、被动轮组;使用时,根据施工作业面的要求,提供可移动的作业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隧道壁后注浆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组包括内压盖、轴套、吨叉车轮胎、大链轮、主动轴、主动轮座底板、主动轮座、闷盖、隔圈、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元伟,张轶,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