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顶拱结构修复方法及修复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顶拱结构修复方法及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地下工程、地下轨道交通工程修建在岩土层之中,地下水会对工程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侵蚀,同时,大气降水和地下管道渗漏水也是造成工程水害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结构外部和结构本身设置有效的防水措施将阻止地下水渗入,保障地下工程空间的功能需求和结构耐久性,确保轨道交通的长期安全运营。截止2018年,我国共有36座城市开通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超过4000公里。各地的地铁隧道渗漏水事故时有发生,在运营地铁隧道中,因渗漏水原因导致的危害案例占所有类型危害的70%。随着地铁隧道服务年限的增加,或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引起隧道渗漏水的重要原因是衬砌内防水层破损,从而造成结构开裂、内部钢轨生锈,装饰结构腐蚀,严重威胁隧道结构安全,甚至引起地铁供电设备短路威胁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既有地铁隧道渗漏水区域防水层的修复是防止水害发生的有效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顶拱结构修复方法,用于修复所述顶拱结构的衬砌层和/或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nS100、在所述顶拱结构的待修复区域打孔,所述孔贯穿所述顶拱结构的衬砌层和防水层并延伸至土层;/nS200、在所述孔内形成上填充修复结构,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的底面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上侧,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包括由第一填充浆料灌注形成的土层填充部;/nS300、在所述孔内形成下填充修复结构,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的顶面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侧,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包括由第二填充浆料灌注形成的衬砌填充部;/nS400、在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和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之间灌注沥青,以形成防水层修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顶拱结构修复方法,用于修复所述顶拱结构的衬砌层和/或防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00、在所述顶拱结构的待修复区域打孔,所述孔贯穿所述顶拱结构的衬砌层和防水层并延伸至土层;
S200、在所述孔内形成上填充修复结构,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的底面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上侧,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包括由第一填充浆料灌注形成的土层填充部;
S300、在所述孔内形成下填充修复结构,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的顶面位于所述防水层的下侧,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包括由第二填充浆料灌注形成的衬砌填充部;
S400、在所述上填充修复结构和所述下填充修复结构之间灌注沥青,以形成防水层修复结构;
S500、修复所述衬砌层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包括如下步骤:
S220、在所述防水层的上侧设置第一封板组件,所述第一封板组件包括第一封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封板上的至少一个注浆预留管,所述第一封板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防水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且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
S230、通过所述注浆预留管向所述第一封板的上方注入水性环氧树脂,形成预定厚度的水性环氧树脂层;
S240、通过所述注浆预留管向所述水性环氧树脂层的上方注入所述第一填充浆料;
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20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S210、采用压力清洗机对待注浆区域的孔壁进行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第一封板上的注浆预留管为一个,定义为第一注浆预留管,所述第一注浆预留管的管口高于所述水性环氧树脂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浆料为水泥皂土浆液,所述水泥皂土浆液中,水泥、皂土和水的质量比为350:50:86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40包括如下步骤:
S241、开始向所述水性环氧树脂层的上方注入所述第一填充浆料并记录初始的灌浆压力P初始1;
S242、持续灌浆;
S243、判断当前的灌注压力P是否大于P初始1+ΔP1,若是,则执行S244,否则继续判断,其中,ΔP为第一预设压力差值;
S244、停止灌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0包括如下步骤:
S330、至少在所述衬砌填充部对应的孔壁上涂刷粘着剂;
S340、在所述防水层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帆,尚新民,武旭,李明书,孙景来,余逸隆,王新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福建峻驰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