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分子注浆材料治理煤巷冒顶区的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冒顶治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分子注浆材料治理煤巷冒顶区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冒顶是指地下开采中,上部矿岩层自然塌落的现象,是由于开采后,原先平衡的矿山压力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很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开采过程中矿山压力的活动所造成,顶板的矿山压力活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先是沿着顶板节理出现裂隙,产生离层现象,此时,如果顶板防护不当,支护质量不好,压力继续增大,岩石变形超过弹性变形极限,就会出现断裂、垮落、片帮或局部冒顶,从发生冒顶事故的原因分析,有的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较多的则是现场管理不善所造成,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冒顶事故常有发生,会对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胁,现有的处理方法常为从冒顶两端向中间进行探板处理,但是此方法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煤矿开采安全性,减少对煤矿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高分子注浆材料治理煤巷冒顶区的施工工艺。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分子注浆材料治理煤巷冒顶区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搭设假顶防护网骨架:采用5~6m长的2寸水管,一端搭设在最前的工字钢棚梁之上,另一端延伸到冒顶区,并排6~10根,其上铺设金属网和破旧风筒布,形成假顶骨架;/n(2)快速填充马浮因:在冒顶区交错设置6~8根注浆管路,注浆管路均从最前支架向冒顶区延伸,并根据现场注浆量及跑漏浆情况,对注浆管路的密度、深度和角度随时进行调整,并通过注浆管路重点对冒顶区的上部适当加大注浆量进行充填,从而在搭设的假顶骨架上快速填充马浮因膨胀材料,形成3m厚的充填体假顶支护层;/n(3)标孔:根据松散破碎带的具体特点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子注浆材料治理煤巷冒顶区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设假顶防护网骨架:采用5~6m长的2寸水管,一端搭设在最前的工字钢棚梁之上,另一端延伸到冒顶区,并排6~10根,其上铺设金属网和破旧风筒布,形成假顶骨架;
(2)快速填充马浮因:在冒顶区交错设置6~8根注浆管路,注浆管路均从最前支架向冒顶区延伸,并根据现场注浆量及跑漏浆情况,对注浆管路的密度、深度和角度随时进行调整,并通过注浆管路重点对冒顶区的上部适当加大注浆量进行充填,从而在搭设的假顶骨架上快速填充马浮因膨胀材料,形成3m厚的充填体假顶支护层;
(3)标孔:根据松散破碎带的具体特点和超前注浆加固施工工艺,在现场设计单排注浆孔,标定钻孔位置以及钻孔角度;
(4)钻孔:采用风钻或风动钻机按照标定的钻孔位置以及钻孔角度进行钻孔处理,钻出深度为6m的注浆孔,注浆孔均从开挖巷道断面开孔,在一个平面内均匀展开,钻孔垂直或斜交向上布置,每个注浆循环工作面布置5~7个注浆孔;
(5)检查钻孔质量:钻孔完成后,对钻出的注浆孔的质量进行检查;
(6)安装注浆钻杆:将注浆钻杆分别安装至注浆孔中,每个注浆循环工作面布置5~7根注浆钻杆;
(7)封孔:安装封孔部件进行封孔处理;
(8)准备浆液:准备固特珑化学浆液,并将其移动至使用地点;
(9)开泵注浆:使用气动注浆泵对固特珑化学浆液进行混合并将其通过注浆钻杆注入煤岩体中;
(10)扩散凝固:固特珑化学浆液混合后在煤岩层中,迅速发生化学反应,进行扩散凝固,将松散的煤岩体粘结到一起;
(11)检查注浆质量:当扩散凝固完成后,对形成的固结体进行检测,从而对注浆质量进行检测;
(12)验收:按照标准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淑霞,马志愿,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国盛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