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照明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照明单元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照明模块和壳体,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座和壳体上盖,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照明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卡入所述凹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照明单元的壳体底座上设置凹槽,并增设第一连接部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卡入相邻的两个照明单元的凹槽内,使相邻两个照明单元连接,以形成不相同形状的灯具,从而无需重新设计灯具外壳和电路板,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
LED ligh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照明系统
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是一种LED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LED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人们对LED灯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照明这单一功能,更要求LED灯具可以具备装饰、娱乐以及多媒体控制等功能。目前,使用LED制作某种图案或形状的灯具的时候,灯具外壳和PCB电路都需要按照对应的图案形状制作,因此导致灯具外壳固定。然而,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改变整体灯具的形状时,已经生产好的灯具外壳和PCB电路板就无法使用,需要重新根据改变后的形状图案进行制作和生产,从而导致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照明系统,其能改变整体灯具的形状,无需重新设计灯具外壳和电路板,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ED照明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照明单元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照明模块和壳体,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座和壳体上盖,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照明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卡入所述凹槽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第一PCB电路板,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焊接有若干个LED灯和三针公端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二PCB电路板,所述第二PCB电路板两端分别焊接有三针母端子,相邻两个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的三针公端子通过所述第二PCB电路板两端的三针母端子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三PCB电路板和导线,所述第三PCB电路板的第一端焊接有三针母端子,所述第三PCB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三PCB电路板上的三针母端子与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的三针公端子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的形状均设置为燕尾形状,所述凹槽的形状设置为燕尾形状。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螺丝柱,所述第一PCB电路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螺丝柱上。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个数与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的三针公端子个数相等,且所述凹槽位置与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的三针公端子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正六棱柱。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采用透光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照明单元的壳体底座上设置凹槽,并增设第一连接部件,通过第一连接部件卡入相邻的两个照明单元的凹槽内,使相邻两个照明单元连接,以形成不相同形状的灯具,从而无需重新设计灯具外壳和电路板,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相邻两个照明单元连接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照明单元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连接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连接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连接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六个照明单元形成的灯具模型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七个照明单元形成的灯具模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十个照明单元形成的灯具模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ED照明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照明单元100和第一连接部件200,所述照明单元100包括照明模块110和壳体120,所述照明模块110设置于所述壳体120内,所述壳体120包括壳体底座121和壳体上盖122,所述壳体底座121上设有凹槽123,相邻的两个所述照明单元10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0卡入所述凹槽123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可以设置为燕尾式形状,所述凹槽也可以设置为与第一连接部件对应的燕尾式形状。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一个照明单元的侧面可以连接六个相邻的照明单元,因此,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件200卡入相邻的两个照明单元100的凹槽内,可以将多个照明单元连接形成不同形状的灯具模型,从而在需要获取不同的灯具模型时,无需重新设计灯具外壳和电路板,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壳体上盖和壳体底座是透光材料,具有导光和透光作用。当照明单元需要通电时,可以通过第二连接部件300连接外部电源设备供电,在照明单元通电后,LED灯发光,光线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照明单元的壳体上盖和壳体底座的侧面,光线透过透光材料,在壳体的上面和侧面形成均匀的光屏幕。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照明模块110包括第一PCB电路板111,所述第一PCB电路板111上焊接有若干个LED灯112和三针公端子113,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0包括第二PCB电路板201,所述第二PCB电路板201两端分别焊接有三针母端子20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PCB电路板111上的三针公端子113通过所述第二PCB电路板201两端的三针母端子20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00还包括壳体203,所述第二PCB电路板201和三针母端子202均设置在壳体203内,所述壳体203可以选用塑料壳体。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PCB电路板和第二PCB电路板上均设置有其他元器件,例如电容、电阻和其他IC。所述LED灯可以采用SK6812RGB5050发光二极管,也可以采用WS2811、WS2812等RGBLED。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的针数是对应的,不仅限于三针。在三针公端子外侧的两根针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中间一根针是信号针,负责传输数据。当三针母端子与三针公端子连接在一起后,三针公端子外侧两根针插入三针母端子外侧两个孔中,并紧密相连,形成两条导电通路,可以传送电力。三针公端子中间的一个针插入三针母端子中间的信息孔中,并紧密相连,形成信息通道,传送信号。通过三针公端子与三针母端子连接,使得第一PCB电路板和第二PCB电路板电性连接,从而便于控制多个照明单元形成的照明模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控制器400和第二连接部件300,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00包括第三PCB电路板301和导线,所述第三PCB电路板301的第一端焊接有三针母端子302,所述第三PCB电路板301的第二端通过导线303连接所述控制器400,所述第三PCB电路板301上的三针母端子302与所述第一PCB电路板111上的三针公端子11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件300还包括壳体304,所述第三PCB电路板301和三针母端子302均设置在壳体304内,所述壳体304可以选用塑料壳体。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上,当三针母端子与三针公端子连接在一起后,三针公端子外侧两根针就插入三针母端子外侧两个孔中并紧密相连,形成两条导电通路,可以传送电力。三针公端子中间的一个针插入三针母端子中间的信息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照明单元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照明模块和壳体,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座和壳体上盖,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照明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卡入所述凹槽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照明单元和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照明单元包括照明模块和壳体,所述照明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包括壳体底座和壳体上盖,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照明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卡入所述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模块包括第一PCB电路板,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焊接有若干个LED灯和三针公端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二PCB电路板,所述第二PCB电路板两端分别焊接有三针母端子,相邻两个所述第一PCB电路板上的三针公端子通过所述第二PCB电路板两端的三针母端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ED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三PCB电路板和导线,所述第三PCB电路板的第一端焊接有三针母端子,所述第三PCB电路板的第二端通过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久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