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9165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包括旋固定的锁座和可转动的旋锁头,通过联接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固定板、螺旋导向杆、活塞杆、导向钢珠和外壳缸体;联接机构包括活塞凸块和联轴节,活塞凸块下端与驱动机构的活塞杆连接、上端与旋锁头通过联轴节可分离驱动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旋锁设置在集装箱运输车辆上通过控制箱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升降实现开闭,螺旋导向杆驱动气缸活塞杆在升降同时旋转90度,使旋锁杆达到锁闭或解锁状态;连接件可连接手柄进行手动旋锁操作,与原手动操作方式一致,可在自动旋锁装置失效时使用,集装箱的锁闭或解锁状态不受影响,保证安全;本发明专利技术同样可作为其它产品的锁闭或解锁通用装置。

A kind of hand and automatic rotating lock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装箱使用旋锁固定
,特别涉及一种固定于运输车辆上针对各种集装箱旋锁的设计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集装箱自动旋锁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集装箱运输车辆,对于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的固定通常采用旋锁装置固定集装箱的四边底角。目前采用的方式是人工转动旋锁,使旋锁处于锁闭状态或解锁状态,以实现集装箱在车辆上的固定或卸下作业。现有旋锁装置操作工人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急需一种更经济、快捷、易于操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一种利用现有集装箱运输车辆的气泵作为动力,可实现自动旋转开闭、同时也难怪完成手动开闭的集装箱旋锁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手、自动旋锁装置,包括用于集装箱固定锁闭的旋锁机构,旋锁机构包括旋固定的锁座和可转动的旋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锁机构通过联接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固定板、螺旋导向杆、活塞杆、导向钢珠和外壳缸体;螺旋杆固定板位于缸体底部并固定,螺旋导向杆垂直固定于螺旋杆固定板上、其杆表面布置有螺旋滑槽,活塞杆下部为沿气缸上下移动的活塞环、杆中心是可沿螺旋导向杆滑动的空腔,活塞杆空腔内壁设置导向钢珠并在螺旋导向杆表面的螺旋滑槽中移动,活塞环将缸体内分为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对应的缸体壁设置上进气口或下进气口;所述联接机构包括活塞凸块和联轴节,活塞凸块下端与驱动机构的活塞杆连接、上端与旋锁头通过联轴节可分离驱动联接。所述旋锁机构、联接机构和驱动机构的各转动部件在同一轴线上布置。所述螺旋导向杆杆表面布置的螺旋滑槽为连续、顶端封闭的螺旋滑槽。本专利技术所述联接机构的活塞凸块、联轴节、旋锁头下端轴在同一轴线布置,活塞凸块和旋转头下端轴与联轴节连接孔径相匹配,活塞凸块与旋转头下端轴通过联轴节滑动可分离联接。所述联轴节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旋锁开闭的状态指示板。所述联轴节外周表面对称设置有可插入用于手动驱动旋锁机构手柄的手柄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对现有旋锁装置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技术改进,设计一种自动旋锁的装置,改变原操作中手工进行集装箱锁闭和解锁操作,提高操作效率,降低工人操作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稳定性好、操作方便,设置自动旋锁在集装箱运输车辆上,再通过控制箱控制气缸的活塞杆升降,螺旋导向杆驱动气缸活塞杆在升降同时旋转90度,使旋锁杆达到锁闭或解锁状态。整个过程稳定、均速、可靠,满足了操作要求。3、连接件可连接手柄,进行手动旋锁操作,与原手动操作方式一致,可在自动旋锁装置失效时,集装箱的锁闭或解锁状态不受影响,保证安全。本专利技术同样可作为其它产品的锁闭或解锁通用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锁闭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升降旋转机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螺旋杆固定板,2-螺旋导向杆,3-活塞杆,4-导向钢珠,5-缸体,6-下安装板,7-升降旋转机构,8-活塞凸块,9-联轴节,10-状态指示板,11-上安装板,12-旋锁座,13-旋锁杆,14-上进气口,15-下进气口,16-螺旋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专利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与本专利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结合附图。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装箱运输车辆用的自动旋锁装置,其涉及的自动旋锁方式,不同于手动旋锁方式,该自动旋锁装置包括升降旋转驱动机构、联接机构、旋锁机构。驱动机构安装在下安装板6上,驱动机构的缸体5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下安装板6上。缸体5内固定安装螺旋杆固定板1,螺旋导向杆2固定安装在螺旋杆固定板1上。活塞杆3内孔中安装有导向钢珠4并在螺旋导向杆2上的螺旋滑槽16中滑动,进而带动活塞杆3旋转。通过控制气缸上进气口14、气缸下进气口15的压缩空气,使活塞杆3上下运动,在导向钢珠4沿螺旋导向杆2上螺旋滑槽16的驱动作用下,活塞杆3完成升降同时,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活塞杆顶部固定活塞凸块8,活塞杆3升降旋转带动活塞凸块8升降旋转。联轴节9孔型与活塞凸块8一致,活塞凸块8与联轴节9连接,活塞凸块8升降旋转连接联轴节9升降旋转。联轴节9上固定有状态指标板10,随联轴节9升降旋转。联轴节9径向上均匀分布6个通孔,用于手动状态下,通过手柄端部插入孔中,旋转旋锁杆13,进行解锁和锁闭操作。旋锁杆13尾端加工与联轴节9孔型一致,联轴节9的升降旋转带动旋锁杆13升降旋转。旋锁杆13安装在旋锁座12孔内,旋锁座12对旋锁杆13导向及定位。采用该自动旋锁装置进行集装箱锁闭和解锁的工作流程如下:一、安装自动旋锁装置时,下安装板上固定缸体5,缸体5的上下进气口接气管,与车辆上的风缸相连接,通过电磁阀或手动阀进行控制。二、使用自动旋锁的解锁功能时,压缩空气进入气缸下进气口15,上进气口为排气时,活塞杆3向上运动,由于螺旋导向杆2上螺旋滑槽16与导向钢珠4的导向作用,使活塞杆3在上升时旋转90度,带动连接件上升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旋锁杆13在旋锁座孔中上升旋转,达到集装箱解锁状态。此时可进行集装箱的吊装作业。三、使用自动旋锁的锁闭功能时,压缩空气进入上进气口,下进气口为排气时,活塞杆3向下运动,由于螺旋导向杆2上螺旋滑槽16与导向钢珠4的导向作用,使活塞杆3在下降时旋转90度,带动连接件下降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旋锁杆13在旋锁座孔中下降旋转,达到集装箱锁闭状态。此时集装箱固定在车辆上。四、使用手动旋锁的解锁功能时,关闭电磁阀或手动阀,或拆除气管。将手柄插入联轴节9的径向孔中,以旋锁杆13端部为导向,抬起联轴节9,使联轴节9脱离活塞凸块8,以旋锁机构升降方向为轴心,转动联轴节9,进而带动旋锁杆13旋转,当旋锁杆13旋转达到90度时,达到集装箱解锁状态。此时可进行集装箱的吊装作业。五、使用手动旋锁的锁闭功能时,关闭电磁阀或手动阀,或拆除气管。将手柄插入联轴节9的径向孔中,以旋锁杆13端部为导向,抬起联轴节9,使联轴节9脱离活塞凸块,以旋锁机构升降方向为轴心,转动联轴节9,进而带动旋锁杆13旋转,当旋锁杆13旋转达到90度时,达到集装箱锁闭状态。此时集装箱固定在车辆上。本专利技术通过气动或电动的方式,推动旋锁杆13上升,并通过底部螺旋杆导向杆2作用,使旋锁杆13在上升同时旋转90度,完成由锁闭状态到解锁状态的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包括用于集装箱固定锁闭的旋锁机构,旋锁机构包括旋固定的锁座和可转动的旋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锁机构通过联接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n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固定板、螺旋导向杆、活塞杆、导向钢珠和外壳缸体;螺旋杆固定板位于缸体底部并固定,螺旋导向杆垂直固定于螺旋杆固定板上、其杆表面布置有螺旋滑槽,活塞杆下部为沿气缸上下移动的活塞环、杆中心是可沿螺旋导向杆滑动的空腔,活塞杆空腔内壁设置导向钢珠并在螺旋导向杆表面的螺旋滑槽中移动,活塞环将缸体内分为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对应的缸体壁设置上进气口或下进气口;/n所述联接机构包括活塞凸块和联轴节,活塞凸块下端与驱动机构的活塞杆连接、上端与旋锁头通过联轴节可分离驱动联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自动旋锁装置,包括用于集装箱固定锁闭的旋锁机构,旋锁机构包括旋固定的锁座和可转动的旋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锁机构通过联接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螺旋杆固定板、螺旋导向杆、活塞杆、导向钢珠和外壳缸体;螺旋杆固定板位于缸体底部并固定,螺旋导向杆垂直固定于螺旋杆固定板上、其杆表面布置有螺旋滑槽,活塞杆下部为沿气缸上下移动的活塞环、杆中心是可沿螺旋导向杆滑动的空腔,活塞杆空腔内壁设置导向钢珠并在螺旋导向杆表面的螺旋滑槽中移动,活塞环将缸体内分为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上驱动腔和下驱动腔对应的缸体壁设置上进气口或下进气口;
所述联接机构包括活塞凸块和联轴节,活塞凸块下端与驱动机构的活塞杆连接、上端与旋锁头通过联轴节可分离驱动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自动旋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皓张森林毛廷华林武王凯孙满平吴波李强蒋晗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中车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