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9126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造领域,公开了一种钢木组合隔振垫基础及其安装方法,钢木组合隔振垫基础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组合隔震垫、钢套筒和木柱;钢筋混凝土基础包括下层基础和上层基础,下层基础内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横向钢筋Ⅰ、竖向钢筋和钢筋预埋件,组合隔震垫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盖板、若干层内夹板和下盖板,钢套筒套在组合隔震垫外侧,木柱插在钢套筒内,与钢套筒通过螺栓连接,竖向钢筋贯穿木柱并伸出木柱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增大现有基础结构的震时耗能,减少地震发生时对现有结构的破坏,通过橡胶球产生的水平位移消耗地震能量,增加结构的安全性,通过SMA橡胶螺栓使隔振垫在地震结束后,具有较好的自复位性能以及变形恢复能力。

Steel wood composite isolation pad foundation and its install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构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木组合基础,及其该基础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地震频发的现实情况,建筑物的抗震设防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建筑设计中,抗震部件的设计,关系着结构建筑后期的安全性。而隔震结构因其良好的减震效果,得到了工程界的认可。隔震结构的工作原理为在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滑移层或者隔震层,阻止地震能量向上传递,从而减轻结构的地震反应。现有的比较成熟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多的隔震体系主要有传统叠层橡胶垫隔震体系、摩擦滑移隔震体系和摩擦摆隔震体系等。但上述体系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对竖向振动一般没有减振效果,易与自振周期较长的水平振动产生共振,影响到隔震支座本身的安全;且传统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存在着自重大、造价昂贵、安装工艺复杂等问题,其生产工艺虽已基本成熟,但材料性能方面还有改进和提高的空间,此外,早期的摩擦滑移隔震多为沿条形基础设置带状滑移层,这无疑是经济的,但存在施工找平难、不易复位等诸多问题。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组合隔震垫(2)、钢套筒(3)和木柱(4),木柱(4)通过组合隔震垫(2)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组合隔震垫(2)包裹在钢套筒(3)内;/n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1)为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下层基础(11)和上层基础(12),下层基础(11)内设置有若干横向钢筋Ⅰ(111)、竖向钢筋(112)和钢筋预埋件(113),横向钢筋Ⅰ(111)、竖向钢筋(112)和钢筋预埋件(113)绑扎在一起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下层基础(11);钢筋预埋件(113)包裹在下层基础(11)内,横向钢筋Ⅰ(111)的两端和竖向钢筋(112)的顶端凸出于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混凝土基础(1)、组合隔震垫(2)、钢套筒(3)和木柱(4),木柱(4)通过组合隔震垫(2)固定在钢筋混凝土基础(1)上,组合隔震垫(2)包裹在钢套筒(3)内;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基础(1)为混凝土现浇结构,包括下层基础(11)和上层基础(12),下层基础(11)内设置有若干横向钢筋Ⅰ(111)、竖向钢筋(112)和钢筋预埋件(113),横向钢筋Ⅰ(111)、竖向钢筋(112)和钢筋预埋件(113)绑扎在一起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下层基础(11);钢筋预埋件(113)包裹在下层基础(11)内,横向钢筋Ⅰ(111)的两端和竖向钢筋(112)的顶端凸出于下层基础(11)外;
所述的组合隔震垫(2)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盖板(21)、若干层内夹板(22)和下盖板(23),上盖板(21)的底面、内夹板(22)的上下两面以及下盖板(23)的顶面上均对应设置有半球形凹槽(24),上盖板(21)与内夹板(22)之间、相邻的内夹板(22)之间、内夹板(22)与下盖板(23)之间形成的球型凹槽内均设置有橡胶球(25),橡胶球(25)的直径大于半球形凹槽(24)的直径;竖向钢筋(112)贯穿整个组合隔震垫(2)且凸出于组合隔震垫(2)顶端;
所述的钢套筒(3)套在组合隔震垫(2)外侧,钢套筒(3)相对的两个侧面分别固定设置横向钢筋Ⅱ(32);
上层基础(12)为混凝土现浇结构,其包裹住下层基础(11)全部和钢套筒(3)的螺栓孔(33)以下的部分;
所述的木柱(4)底端插在钢套筒(3)内并与钢套筒(3)固定连接,竖向钢筋(112)贯穿木柱(4)并凸出木柱(4)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其特征在于,钢筋预埋件(113)包括横板(1131)和固定在横板(1131)上的若干组π形钢筋(1132),每组π形钢筋(1132)包括对称的两个L形钢筋,每个钢筋预埋件(113)上设置有2-3组π形钢筋(1132)。


3.根据权利要2所述的钢木组合隔震垫基础,其特征在于,横向钢筋Ⅰ(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犇刘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