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8042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5: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等优势,工程建设施工快,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及工作。而且可靠性强,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的隔震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隔震加固是指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一种特殊装置把建筑物和地面分开,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传递,减轻地址灾害。隔震加固过得建筑就是隔震建筑。隔震加固所起到的效果可降低水平地震作用2-6倍:①大震时,建筑物不倒塌、甚至不破坏;②室内设备、贵重物品、信息系统不损坏;③基本不中断业主的正常生活与服务。建筑隔震技术从结构体系到设计思想均是对现行抗震技术的发展与突破。隔震加固理念是用隔震层削弱房屋和基础的连接,从而隔离地震能量向房屋输入,隔震层起到了滤波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作为优选,所述隔震支座具有上预埋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墩的底部,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型钢支撑是H型钢,H型钢支撑于托梁底部,接触面不小于50%。当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时,在建筑四周设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上部结构之间留有隔震沟。以保证地震时建筑物上部结构能自由滑动。当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时,在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以减少结构的地震响应。本专利技术同时提出上述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具体地,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步骤2,预埋件定位、固定;步骤3,浇筑下支墩;步骤4,联接隔震支座与预埋件;步骤5,浇筑上支墩。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若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E.配料搅拌;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应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对高强螺栓进行拧紧。具体地,所述托换体系安拆施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既有建筑物各个方面进行加固;步骤2,将既有建筑物基础全部或部分支托住;步骤3,根据工程需要,对既有建筑物地基或基础进行加固;步骤4,当既有建筑物基础下有新建地下工程时,应将荷载传到新建的地下工程上;步骤5,有必要时拆除托换结构。托换工艺流程包括:室内外放置水平线,基础土方开挖,底板制作,浇筑上夹梁及梁板,安装调试支撑体系装置,摆放隔震下支座下预埋板,摆放隔震支座上预埋板,灌浆料填充上支墩与托梁之间的缝隙,拆除托换系统及破除隔离墙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了抗震设计领域的新技术——隔震设计,非常适合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隔震改造中抗震构造措施按8度(0.2g),框架抗震登记按二级,结构复杂且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具有创面小、工期短、造价低、抗震安全性高等优势,工程建设时,因施工快,对教学秩序的影响小,不影响周围的居民及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及工作。因本工法可靠性强,施工技术进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除了上面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外,本专利技术的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托换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1;图3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2;图4是隔震支座的安装步骤3。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一、安装隔震支座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在隔震支座下支墩施工前,测量隔震支座中心的竖向投影的位置,使用隔震支座安装钢模板在底板混凝土面上预先标定隔震支座四个预埋件的竖向投影的位置,以避免预埋件被下支墩的主筋阻挡。预埋件:指预埋于隔震支座上下支墩中,使隔震支座与基础和上部结构相互连接的构件,由套筒、钢筋组成。钢筋拧入套筒。2、预埋件定位、固定(1)预埋件定位:下支墩钢筋笼绑扎完毕,使用预埋定位钢模板将4根预埋件固定,固定时将螺栓,并将安装用模板夹紧,然后放置于钢筋笼上,测量模板标高、平面位置及平整度,调准后对预埋件进行固定。(2)预埋件固定:调准在预埋件底部点焊定位箍筋。预埋件上部使用短钢筋与下支墩钢筋笼做适当固定,保证定位精度在规定范围内。3、下支墩浇筑下支墩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进行定位复测,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及中心位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初凝前,将钢模板拆除进行找平,然后对隔震支座预埋件进行定位复测并记录,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中心位置及平整度。为避免砂浆、混凝土等杂物进入套筒孔内,螺栓应拧入套筒内。4、隔震支座安装混凝土强度达到强度的80%后可进行隔震支座安装,安装前必须进行定位复测并记录,复测内容包括预埋件标高、中心位置及平整度。复测满足要求后可进行隔震支座安装。安装时应将下支墩面清理干净,吊装隔震支座,并拧紧高强螺栓。隔震支座安装完后,复测隔震支座标高及平面位置并记录。5、上支墩浇筑(1)上支墩预埋件固定将上部预埋件用高强螺栓连接到隔震支座上。(2)上支墩底模安装钢筋绑扎依次安装上支墩底模,绑扎上支墩钢筋、支侧模、浇筑混凝土。此部分施工方法与常规做法相同。(3)由于隔震支座安装过程和模板支撑、拆除过程中不可避免对隔震支座油漆造成损坏及污染,待上支墩混凝土施工完毕,模板拆除后,对隔震支座油漆进行修补并清洁除污。6、隔震支座安装偏差处理措施隔震支座安装前,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如不能满足规定要求,则应进行处理。(1)如下支墩安装位置标高高于规定要求,则应凿除多余混凝土,重新找平,满足要求后方可安装隔震支座安装。(2)支墩安装位置标高低于规定要求如下A.已安装支座的下支墩,先要拆卸下隔震支座;B.混凝土表面下凿不少于20mm,支好模板,模板至套筒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50mm;C.使用垫块并调整至设计标高;D.用水充分润湿界面,但在灌浆前不得留有明水;E.配料搅拌: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应将灌浆料中按要求比例加入水(每100㎏灌浆料用水量为13㎏,具体加水量请参照出厂报告),边加入边搅拌,直至搅拌均匀。机械搅拌1~2min,手工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否则达不到所需流动度。F.坐浆法施工:将搅拌好的灌浆料灌入已支设好的模板中,灌入料应稍高于设计标高。立即吊装隔震支座,挤出多余灌浆料。注意此时,不要拧紧高强螺栓。灌浆完毕后30min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灌浆料强度达到80%后可拧紧高强螺栓。7、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保护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运至施工现场后,施工单位应妥善保管,以避免被污染和损坏,具体要求如下:(1)隔震支座及其预埋件存放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隔震托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托换结构,包括隔震支座和托换体系,其特征在于:建筑的基础承台上设有上支墩,建筑底部具有下支墩,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在上支墩和下支墩之间;所述托换体系包括建筑物加固和型钢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具有上预埋板和下预埋板,所述上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上支墩的底部,所述下预埋板固定连接在下支墩的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支撑是H型钢,H型钢支撑于托梁底部,接触面不小于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砖混结构的建筑,在建筑四周设挡土墙,挡土墙与建筑上部结构之间留有隔震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框架结构的建筑,在首层承重墙、柱下按一定间隔设置叠层橡胶隔震垫。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隔震支座安装和托换体系安拆施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震托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支座安装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隔震支座下支墩钢筋笼绑扎;步骤2,预埋件定位、固定;步骤3,浇筑下支墩;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娟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中谊抗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