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的微米结构精细加工与制造等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为拟胚体形成和细胞3D培养提供新的手段。
技术介绍
生物体中的大多数细胞呈现三维结构,每个细胞与相邻细胞和细胞外基质(ECM)组分相互作用。细胞/细胞和细胞/ECM相互作用是形态发生,细胞信号传导,细胞活力和功能维持的关键因素。然而,大多数常规细胞培养方法基于2D培养系统。尽管它们已经很成熟,但这些2D单层培养物缺乏紧密的3D细胞/细胞相互作用,因此不能反映真实的体内环境,导致组织特异性丧失,并增加其有效性的不确定性。目前学者常用的形成3D细胞聚集体的方法主要有悬滴法,基底团修饰法,低黏附微坑法,材料包裹法等等。其中微坑法具有易于操作和可通量化的特点,在众多方法中脱颖而出,被广泛使用。微坑芯片的制备方法有很多,如用水珠冻成的冰珠做模板再倒模、利用真空使弹性膜变形再倒模、以及气动法等等。这些方法操作繁琐,并且冰珠模板法,气动法等方法稳定性都不够高,容易使形成的微坑阵列大小不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一、将加热后的光刻胶基底(3)置于可旋转平台(4)上;/n步骤二、调节平台支撑(5)的倾斜度;/n步骤三、曝光模板的选择;/n步骤四、可旋转平台(4)匀速旋转,竖直平行光源曝光;/n步骤五、显影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n步骤六、未固化的PDMS倒在上述步骤五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上,除泡、高温固化;/n步骤七:将上述步骤六中的PDMS剖离,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一次曝光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加热后的光刻胶基底(3)置于可旋转平台(4)上;
步骤二、调节平台支撑(5)的倾斜度;
步骤三、曝光模板的选择;
步骤四、可旋转平台(4)匀速旋转,竖直平行光源曝光;
步骤五、显影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
步骤六、未固化的PDMS倒在上述步骤五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模板上,除泡、高温固化;
步骤七:将上述步骤六中的PDMS剖离,得到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刻胶基底(3)材质为玻璃或者硅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光刻胶基底(3)表面光刻胶厚度为:100~80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台状微坑阵列芯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光刻胶基底(3)的加热温度为95℃,加热时间为0.5~5h。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建华,邓鹏伟,姜雷,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