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相较于单层细胞培养技术,为了能够建立更接近体内环境的培养体系,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细胞共培养技术应运而生。细胞共培养又称为复合培养或混合培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共同培养于同一环境中,由于它考虑到活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最大程度地模拟体内微环境,弥补了单层细胞培养的缺陷,所以能更好地研究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细胞共培养的技术主要包括直接接触共培养和间接接触共培养两种。直接接触共培养是将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按照一定的接种比例放在同一培养环境中共同混合培养,其缺陷是无法对单类细胞进行后续转录组或蛋白组的分析处理;间接接触共培养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细胞分别接种于不同的载体上,然后再将这两种载体置于同一培养环境中,较为典型的方法是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包含上室和下室两部分,其中,上室内盛装上层培养液,下室内盛装下层培养液,上、下层培养液以聚碳酸酯膜相隔。将两种细胞分别接种于上、下室内,由于聚碳酸酯膜具有通透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是由皿体(1)和皿盖(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1)为上开口的中空结构,皿体(1)开口处设有皿盖(2),皿体(1)的内部设有隔离圈(4),隔离圈(4)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隔离圈(4)将皿体(1)的内部分割为区域Ⅰ和区域Ⅱ,隔离圈(4)的内部为区域Ⅰ,隔离圈(4)与皿体(1)之间为区域Ⅱ,隔离圈(4)的内部设有爬片(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细胞共培养的装置,是由皿体(1)和皿盖(2)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1)为上开口的中空结构,皿体(1)开口处设有皿盖(2),皿体(1)的内部设有隔离圈(4),隔离圈(4)为上下开口的中空结构,隔离圈(4)将皿体(1)的内部分割为区域Ⅰ和区域Ⅱ,隔离圈(4)的内部为区域Ⅰ,隔离圈(4)与皿体(1)之间为区域Ⅱ,隔离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宝,苏晓彤,王亚宁,李安奇,成功,昝林森,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