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
本技术涉属于离心式离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
技术介绍
离心式离合器是一种依靠离心体产生的离心力来达到自动分离或接合的离合器。其工作原理为:位于中轴处的转子联接动力输入,套接在中轴处的转子的外周的转子则联接负载端,中轴处的转子带动甩块转动产生离心力,甩块在离心力作用下接合联接负载端的转子,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将中轴处的转子的扭矩传递至联接负载端的转子。但面对高转速、且重量轻的需求场景时(例如无人机),电机的输出端联接在中轴处的转子上,由于重量轻的要求,离合器不能做得太大,因此中轴处的转子的直径受到限制,此时,连接于中轴处的转子上的电机无法满足高转速时需求的大扭矩,导致了电机容易损坏。鉴于该问题,技术人提出了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位于中轴处的转子作为动力的输出转子,套接在输出转子外周的转子作为动力的输入转子,使得用于联接动力的输入转子的电机的轴径能够做大,从而达到能够满足更大的扭矩的需求的技术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包含输入转子、输出转子以及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含与所述输入转子同步转动的离心组件、以及与输出转子同步转动的摩擦接合组件;所述输入转子以相对所述输出转子能够转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输出转子的外周,所述输出转子的外周沿轴向具有离合固定部和转子支承部,所述摩擦接合组件安装在离合固定部上且具有一离合腔室,所述输入转子沿轴向具有以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包含输入转子(1)、输出转子(2)以及离合机构(3),所述离合机构(3)包含与所述输入转子(1)同步转动的离心组件(35)、以及与输出转子(2)同步转动的摩擦接合组件(31);/n其特征在于,/n所述输入转子(1)以相对所述输出转子(2)能够转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输出转子(2)的外周,所述输出转子(2)的外周沿轴向具有离合固定部(21)和转子支承部(22),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安装在离合固定部(21)上且具有一离合腔室(34),/n所述输入转子(1)沿轴向具有以相对所述输出转子(2)和摩擦接合组件(31)能够转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上的离合安装部(111)、以及套接于所述转子支承部(22)外周的转子安装部(121);所述离心组件(35)安装在所述离合安装部(111)的外周、且收纳于所述离合腔室(34)内;/n所述离心组件(3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沿径向活动以接合或脱离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以切换所述输出转子(2)的运动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包含输入转子(1)、输出转子(2)以及离合机构(3),所述离合机构(3)包含与所述输入转子(1)同步转动的离心组件(35)、以及与输出转子(2)同步转动的摩擦接合组件(31);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转子(1)以相对所述输出转子(2)能够转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输出转子(2)的外周,所述输出转子(2)的外周沿轴向具有离合固定部(21)和转子支承部(22),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安装在离合固定部(21)上且具有一离合腔室(34),
所述输入转子(1)沿轴向具有以相对所述输出转子(2)和摩擦接合组件(31)能够转动的方式套接于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上的离合安装部(111)、以及套接于所述转子支承部(22)外周的转子安装部(121);所述离心组件(35)安装在所述离合安装部(111)的外周、且收纳于所述离合腔室(34)内;
所述离心组件(35)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沿径向活动以接合或脱离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以切换所述输出转子(2)的运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转子(1)包含动力输入件(12)、以及具有所述离合固定部(21)且用于联接所述动力输入件(12)和离心组件(35)的连接套(11),所述连接套(11)通过一第一轴承组件(4)沿轴向固定于摩擦接合组件(31)上,所述动力输入件(12)通过一第二轴承组件可转动地支撑于转子支承部(22),所述动力输入件(12)沿轴向上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第一轴承组件(4)的内圈和所述第二轴承组件的外圈、以使所述连接套(11)和所述动力输入件(12)沿轴向相对所述输出转子(2)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11)沿轴向具有离合安装部(111)和第一键连接部(112),所述动力输入件(12)的内周沿轴向具有第二键连接部(122)和转子支承部(22),第二键连接部(122)适配于所述第一键连接部(112)以使所述连接套(11)与所述动力输入件(12)能够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轴联接负载的离心式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接合组件(31)包含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以及沿轴向夹于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间的离合联动件(36);所述第一支撑板(32)和第二支撑板(33)之间夹设有位于所述离合联动件(36)内周侧和输出转子(2)外周侧的离心腔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鹏生,林剑荣,陶欢,王辉,陈俊宏,丘国强,陈淋,陈源,杨銮,丰飞,董金进,李曙,赖文辉,杨龙,丘友青,陈智鹏,赖永芳,陈聪,徐艳,钟峰和,王雪莲,陈志佳,郑坤华,李玉兰,骆书芳,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南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