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919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将其浇在矩形丝瓜络上,真空干燥后压实,之后放入管式炉中进行碳化,得到CL/GNSs‑CNT复合材料,再将氰酸酯和环氧树脂混合搅拌,之后浇铸在CL/GNSs‑CNT复合材料上,固化,得到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CL/GNSs‑CNT/CE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优异且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能够满足航空航天、电子包装等领域的应用要求。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arbonated loofah / graphene carbon nanotube composi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器件和电磁波技术在民用和军用领域的发展,电磁波污染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附近器件固有性能的严重威胁。因此,设计和制备具有较强屏蔽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的高效电磁干扰(EMI)屏蔽材料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孔结构的形成是显著缓解电磁波从空气中传播到电磁屏蔽材料中的一个重大技术进步,使二次电磁辐射污染显著降低。近年来,生物质炭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环保的特性,在电催化剂、CO2吸附剂、超级电容器、电磁波吸收剂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丝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生物原料之一,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具有一定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它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关键是天然丝瓜经炭化后,呈现出微观的细胞结构,并保持原有的形态特征,这有利于构建完整的三维互连导电网络,并因其独特的蜂窝状多孔结构而被视为电磁屏蔽的先进候选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炭化生物质基原材料的导电性,从而提高其EMI-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步骤1,将聚乙烯醇颗粒溶于去离子水中,于90℃水浴锅中反应1~2h,得到质量浓度为80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n步骤2,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超声搅拌,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溶液;/n步骤3,制备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n步骤4,制备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将聚乙烯醇颗粒溶于去离子水中,于90℃水浴锅中反应1~2h,得到质量浓度为80mg/mL的聚乙烯醇溶液;
步骤2,将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分散在聚乙烯醇溶液中,超声搅拌,得到石墨烯-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溶液;
步骤3,制备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步骤4,制备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氰酸酯树脂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墨烯、碳纳米管和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0.025-0.062:0.008:10;搅拌时间为30min~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制备碳化丝瓜/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将丝瓜络清洗干净,切成尺寸为40×30mm的矩形丝瓜络,放置在60℃的真空烘箱中干燥4h,将石墨烯-碳纳米管/聚乙烯醇溶液浇在矩形丝瓜络上,放置在60℃真空烘箱中干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刚郭铮铮宗泽任芳靳彦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