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825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包括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母口及可插入所述承接母口中的插入公头,其中集液管两侧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截流碟翼,且截流碟翼上设置有连接孔,两组截流碟翼之间的集液管上半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疏水孔,所述集液管内上半部设置有将疏水孔覆盖的疏水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多层由截流收液装置串接的V形导流槽所组成的截流收液网将向下渗流的稀土浸出液进行截流收集,防止稀土浸出液渗流至矿地下土壤和地下水系中,保护了环境,同时减少了稀土资源流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发明专利技术中由截流收液装置所构成的V形导流槽可进行拆卸回收利用,使得开矿成本降低。

A kind of ion type device for in-situ leaching of rare earth 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子型稀土开采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
技术介绍
离子型稀土开采方式主要采用原地浸矿工艺。该工艺原理是,在矿体(也是山体)顶部布置若干注液孔(井),通过注液孔(井)注入浸矿剂,经过矿体与稀土离子交换形成稀土浸出液往下渗流;在矿体底部无矿带布置有截流收液工程,收集渗流下来的稀土浸出液。截流收液工程是原地浸矿最关键的工艺环节,收液不完全会使稀土浸出液渗漏至地下土壤和地下水系,造成稀土资源流失以及污染环境,采用目前的工艺方法收液率多数在50-70%,因此提高收液率是及待解决的问题。原地浸矿工艺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练,应用较多、较为成熟的方法是采用导流孔+集液巷道(或集液沟)收集稀土浸出液。即在矿体底部错位布置多层导流孔,孔径约20-30厘米,两孔距约1米,每层高差50厘米左右,导流孔底部敷设防渗材料;导流孔纵向深度从十余米到几十米,稍微向上(或向下)倾斜穿越矿体底部,形成密集截流网,具体如CN108374097A的一种中国南方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浸出液截流技术及CN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母口及可插入所述承接母口中的插入公头,其中集液管两侧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截流碟翼,且截流碟翼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截流碟翼的其中一端向上翘起,其中两组截流碟翼之间的集液管上半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疏水孔,所述集液管内上半部设置有将疏水孔覆盖的疏水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液管,所述集液管两端分别设置有承接母口及可插入所述承接母口中的插入公头,其中集液管两侧分别倾斜向上设置有截流碟翼,且截流碟翼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截流碟翼的其中一端向上翘起,其中两组截流碟翼之间的集液管上半部侧壁上均匀设置有疏水孔,所述集液管内上半部设置有将疏水孔覆盖的疏水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截流收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网呈网状结构,其中疏水网的孔径与疏水孔的孔径之间交叉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离子型稀土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