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758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该执手换向结构包括面板、执手、扭簧、转片、卡簧、联动轴和换向片,其中,联动轴头部与执手的执手转轴相接,联动轴尾部与门锁锁体相连接;面板内侧的轴孔一处设有轴套,执手转轴装在轴套上;面板内侧设有凸柱一、凸块和凸柱二,在凸块上设有插舌孔,换向片上设有插舌,插舌与凸块上的插舌孔相配合,所述换向片固定在凸柱二上;所述的扭簧套在面板上的轴套上,扭簧一端抵在转片的凸耳一和面板的凸柱一上,扭簧另一端抵在转片的凸耳二和换向片的插舌上;转片上设有轴孔二,转片套在执手转轴上;卡簧随扭簧、转片套装在执手转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配合顺畅,换向安装时便捷的特点。

A handle reversing structure of handle door 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
本技术属于门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分为右向开门执手和左向开门执手,使用时根据开门的方向来确定所采用的执手,若选用错误则就无法安装使用,传统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在组织生产、市场销售及安装时存在着许多不便之处。针对传统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这些不便之处,有人设计出了可左右换向安装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结构,然而现有的可左右换向安装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结构存在着结构复杂,各零件之间配合不顺畅,换向安装时不便捷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可左右换向安装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结构所存在的结构复杂,各零件之间配合不顺畅,换向安装时不便捷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配合顺畅,换向安装时便捷的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完成: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该执手换向结构包括面板、执手、扭簧、转片、卡簧、联动轴和换向片,其中,执手设在面板上,执手上设有执手转轴,联动轴的头部与执手转轴尾端相连接,联动轴的尾部与门锁锁体相连接;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执手上的执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一,在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处设有轴套,执手转轴装配在轴套上;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的上方设有凸柱一,在轴孔一的下方设有凸块和凸柱二,在凸块上设有插舌孔,所述换向片的头上设有插舌,所述插舌与凸块上的插舌孔相配合,所述换向片固定在凸柱二上;所述的扭簧套在面板上的轴套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一和面板上的凸柱一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二和换向片上的插舌上;所述转片上设有轴孔二,所述转片上的轴孔二套在所述执手转轴上;所述执手的执手转轴上设有卡簧槽,在所述执手转轴的径向设有齿槽,所述转片上的轴孔二内壁上设有两固定齿,所述转片的轴孔二内壁上的两固定齿卡在所述执手的执手转轴上的齿槽上;卡簧随扭簧、转片套装在执手转轴上,卡簧与执手转轴上的卡簧槽相配合。在所述的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中,所述执手转轴的尾端设有方孔,联动轴的头部插入执手转轴尾端的方孔内。在所述的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中,所述凸柱二上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换向片上设有两个螺栓孔,两个螺栓通过两个螺栓孔及两个螺纹孔将所述换向片固定在凸柱二上。本技术与现有的可左右换向安装的执手门锁上的执手结构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各零件之间配合顺畅,换向安装时便捷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的面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当执手位于右侧时的结构示意后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当执手位于左侧时的结构示意后视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的转片结构示意图。在附图1至附图6中,1表示面板;1a表示凸柱一;1b表示轴套;1c表示轴孔一;1d表示凸块;1d1表示插舌孔;1e表示凸柱二;1e1表示螺纹孔;2表示执手;2a表示执手转轴;2a1表示卡簧槽;2a2表示齿槽;2b表示方孔;3表示扭簧;4表示转片;4a表示凸耳一;4b表示凸耳二;4c表示止转片;4d表示轴孔二;4e表示固定齿;5表示卡簧;6表示联动轴;7表示换向片;7a表示螺栓孔;7b表示插舌;8表示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1至附图6,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该执手换向结构包括面板1、执手2、扭簧3、转片4、卡簧5、联动轴6和换向片7,其中,执手2设在面板1上,执手2上设有执手转轴2a,执手转轴2a的尾端设有方孔2b;联动轴6的头部插入执手转轴2a尾端的方孔2b内,联动轴6的尾部与门锁锁体相连接,执手转轴2a上设有卡簧槽2a1,执手转轴2a的径向设有齿槽2a2;面板1上设有与执手2上的执手转轴2a相配合的轴孔一1c,在面板1内侧的轴孔一1c处设有轴套1b,轴套1b与执手转轴2a相配合,增大了面板1上的轴孔一1c与执手转轴2a之间的接触面,提高了使用寿命,轴孔一1c的上方设有凸柱一1a,在轴孔一1c的下方设有凸块1d和凸柱二1e,在凸块1d和凸柱二1e上分别设有插舌孔1d1和螺纹孔1e1;换向片7上设有两个螺栓孔7a,两个螺栓8通过两个螺栓孔7a及螺纹孔1e1固定在凸柱二1e上,换向片7上设有插舌7b,插舌7b与凸块1d上的插舌孔1d1相配合,其中:所述的扭簧3套在面板1上的轴套1b上,所述扭簧3的一端同时抵在转片4上的凸耳一4a和面板1上的凸柱一1a上,所述扭簧3的另一端同时抵在转片4上的凸耳二4b和换向片7上的插舌7b上;所述的执手2上的执手转轴2a穿过面板1上的轴孔一1c及转片4上的轴孔二4d,所述的转片4上的轴孔二4d上的两固定齿4e卡在执手2的执手转轴2a上所述的齿槽2a2上,卡簧5与执手2的执手转轴2a上的卡簧槽2a1相配合,所述的联动轴6套装在执手2上所设的方孔2b上。当执手2受到外力作用时,执手2转动,执手2带动转片4转动,这时转片4上的凸耳一4a或凸耳二4b拨动扭簧3的一端,使扭簧3产生形变,当转片4转动到相应的位置时,转片4上的止转片4c的一侧顶在凸柱二1e或凸柱一1a上,使执手2无法转动;当执手2失去外力作用时,由于在扭簧3的回复力作用下,执手2恢复原位。在所述的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中,当松开螺栓8,卸下换向片7后,转动执手2翻转180°后再通过螺栓8将换向片7恢复原位,这时扭簧3的一端同时抵在转片4上的凸耳一4a和换向片7上的插舌7b的另一侧上,扭簧3的另一端同时抵在转片4上的凸耳二4b和面板1上的凸柱一1a上,从而达到执手2换向的要求。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执手换向结构包括面板、执手、扭簧、转片、卡簧、联动轴和换向片,其中,执手设在面板上,执手上设有执手转轴,联动轴的头部与执手转轴尾端相连接,联动轴的尾部与门锁锁体相连接;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执手上的执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一,在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处设有轴套,执手转轴装配在轴套上;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的上方设有凸柱一,在轴孔一的下方设有凸块和凸柱二,在凸块上设有插舌孔,所述换向片的头上设有插舌,所述插舌与凸块上的插舌孔相配合,所述换向片固定在凸柱二上;所述的扭簧套在面板上的轴套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一和面板上的凸柱一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二和换向片上的插舌上;所述转片上设有轴孔二,所述转片上的轴孔二套在所述执手转轴上;所述执手的执手转轴上设有卡簧槽,在所述执手转轴的径向设有齿槽,所述转片上的轴孔二内壁上设有两固定齿,所述转片的轴孔二内壁上的两固定齿卡在所述执手的执手转轴上的齿槽上;卡簧随扭簧、转片套装在执手转轴上,卡簧与执手转轴上的卡簧槽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执手门锁的执手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执手换向结构包括面板、执手、扭簧、转片、卡簧、联动轴和换向片,其中,执手设在面板上,执手上设有执手转轴,联动轴的头部与执手转轴尾端相连接,联动轴的尾部与门锁锁体相连接;所述面板上设有与所述执手上的执手转轴相配合的轴孔一,在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处设有轴套,执手转轴装配在轴套上;所述面板内侧的轴孔一的上方设有凸柱一,在轴孔一的下方设有凸块和凸柱二,在凸块上设有插舌孔,所述换向片的头上设有插舌,所述插舌与凸块上的插舌孔相配合,所述换向片固定在凸柱二上;所述的扭簧套在面板上的轴套上,所述扭簧的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一和面板上的凸柱一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同时抵在转片上的凸耳二和换向片上的插舌上;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赤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巨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