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解决了传统滴水线容易在外墙涂刷时被填满且后期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开设在墙体底面的凹槽,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墙体上,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回转筒,回转筒上设置有与回转筒垂直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回转筒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护板,防护板的直径小于凹槽的宽度,凹槽的顶部设置有限定防护板位置的弹性定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实用,而且可重复利用,可以被广泛地应用。
A kind of drip line to prevent the construction and filling of exterior wall co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
本技术涉及滴水线施工的
,特别是指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阻止水由竖向墙面流到底侧墙面而设计,沿结构下部周围布置的凹槽状部位,叫做滴水线,也叫做滴水槽。一般设置在雨棚、窗口、楼梯踏步下、阳台、女儿墙压顶和突出外墙的腰线等部位。一般是在底面与外墙面交界的地方,距拐角一定距离处,做一条凹槽,这样水就被隔断而不会向内流了。但是随着建筑业发展进入高周转、高穿插时代,外墙的装饰以涂料居多,外墙腻子随结构施工,爬架拆除后喷涂外墙涂料。在刮外墙腻子时容易将腻子刮入滴水线,虽要求工人注意此问题,但外墙腻子随爬架施工,工期紧,工人责任心差,仍然会有大量的滴水线被外墙腻子填满,PVC滴水线内腻子干固后难以清理干净,很多项目甚至忽略此问题,也未要求对滴水槽内腻子进行清理,造成滴水线失去截水作用,影响外墙耐久性及观感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解决了传统滴水线容易在外墙涂刷时被填满且后期难以清理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包括开设在墙体底面的凹槽,凹槽为滴水线的主要防水结构,水流经过凹槽的时候会被凹槽阻断,进而凹槽处滴下。沿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墙体上,固定轴上转动套设有回转筒,回转筒能够围绕固定轴转动。回转筒上设置有与回转筒垂直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与回转筒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护板。当手动操作防护板转动时,防护板会随着回转筒同步转动。防护板的直径小于凹槽的宽度,进而防护板能够相对凹槽自由地转动,当防护板位于凹槽槽口下方时,能够起到挡止作用,防止在墙体上粉刷涂料时,涂料进入凹槽内部。凹槽的顶部设置有限定防护板位置的弹性定位组件,通过弹性定位组件能够限定防护板相对凹槽的位置,当墙体上的涂料粉刷施工完成后,可将防护板转动至凹槽内部,通过弹性定位组件将防护板固定在凹槽,恢复滴水线正常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凹槽两个侧壁上的弧形板簧,弧形板簧与固定轴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防护板半径。当防护板位于凹槽槽口下方时,由防护板的自重实现对槽口的封堵;当墙体涂料施工完毕需要恢复滴水线的功能时,翻转防护板使其位于凹槽内,则防护板会卡接在两个弧形板簧之间固定;当需要对墙体进行涂料施工维护或者二次涂刷时,转动防护板时其从弧形板簧之间落下即可。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沿回转筒的周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充分保证防护板与回转筒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筒背离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止水板,止水板的高度小于防护板的半径,保证在翻转防护板时,止水板不会与凹槽的侧壁发生干涉。止水板沿回转筒的轴向方向设置,当防护板固定在两个弧形板簧之间时,止水板刚好位于凹槽槽口的下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滴水线的止水效果。本技术不仅解决了外墙涂料施工时滴水线槽内容易被涂料填平的问题,而且操作简便、实用,可以被广泛地应用。本技术可重复使用,当需要对滴水线凹槽防护时,转动防护板使其位于凹槽槽口的下方,由防护板的自重实现对槽口的封堵;当墙体涂料施工完毕需要恢复滴水线的功能时,翻转防护板使其位于凹槽内,则防护板会卡接在两个弧形板簧之间固定;当需要对墙体进行涂料施工维护或者二次涂刷时,转动防护板7时其从弧形板簧之间落下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在安装位置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防护板卡接在弧形板簧之间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如图1所示,包括开设在墙体1底面的凹槽2,凹槽2为滴水线的主要防水结构,水流经过凹槽2的时候会被凹槽2阻断,进而从凹槽2处滴下。凹槽2内设置有可调防护单元,如图2所示,可调防护单元沿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轴3,固定轴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墙体1上,固定轴3上转动套设有回转筒4,回转筒4能够围绕固定轴3转动。固定轴3可以为表面光滑的不锈钢,回转筒4可以为任意材质。所述回转筒4上设置有与回转筒4垂直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与回转筒4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护板7。优选回转筒4、连接杆6和防护板7均为不锈钢材质,回转筒4与连接杆6之间、连接杆6与防护板7之间均可通过焊接固定相连。当手动操作防护板7转动时,防护板7会随着回转筒4同步转动。所述防护板7的直径小于凹槽2的宽度,进而防护板7能够相对凹槽2自由地转动,当防护板7位于凹槽2槽口下方时,能够起到挡止防污作用,防止在墙体1上粉刷涂料时,涂料进入凹槽2内部。所述凹槽2的顶部设置有限定防护板7位置的弹性定位组件,通过弹性定位组件能够限定防护板7相对凹槽2的位置,当墙体1上的涂料粉刷施工完成后,可将防护板7转动至凹槽2内部,通过弹性定位组件将防护板7固定在凹槽2,恢复滴水线正常作用。所述弹性定位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凹槽2两个侧壁上的弧形板簧8,也可以为其他弹性卡接结构,弧形板簧8与固定轴3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防护板7半径。当防护板7位于凹槽2槽口下方时,由防护板7的自重实现对槽口的封堵;当墙体1涂料施工完毕需要恢复滴水线的功能时,翻转防护板7使其位于凹槽2内,则防护板7会卡接在两个弧形板簧8之间固定;当需要对墙体1进行涂料施工维护或者二次涂刷时,转动防护板7时其从弧形板簧8之间落下即可。实施例2,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所述连接杆6沿回转筒4的周向方向至少设置有两个,充分保证防护板7与回转筒4连接的可靠性。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所述回转筒4背离防护板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止水板9,止水板9的高度小于防护板7的半径,保证在翻转防护板7时,止水板9不会与凹槽2的侧壁发生干涉。止水板9沿回转筒4的轴向方向设置,当防护板7固定在两个弧形板簧8之间时,止水板9刚好位于凹槽2槽口的下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滴水线的止水效果。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或2相同。本技术未详尽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常规技术手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包括开设在墙体(1)底面的凹槽(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轴(3),固定轴(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墙体(1)上,固定轴(3)上转动套设有回转筒(4),回转筒(4)上设置有与回转筒(4)垂直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与回转筒(4)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护板(7),防护板(7)的直径小于凹槽(2)的宽度,凹槽(2)的顶部设置有限定防护板(7)位置的弹性定位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包括开设在墙体(1)底面的凹槽(2),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凹槽(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固定轴(3),固定轴(3)的两端固定设置在墙体(1)上,固定轴(3)上转动套设有回转筒(4),回转筒(4)上设置有与回转筒(4)垂直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一端与回转筒(4)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的防护板(7),防护板(7)的直径小于凹槽(2)的宽度,凹槽(2)的顶部设置有限定防护板(7)位置的弹性定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外墙涂料施工填平的滴水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开明,陈江伟,龚光凯,胡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