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
本专利技术属于设备检验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
技术介绍
在电力传输网络中,输变电线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电力能源传输的任务。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超大规模、距离跨度大的输变电网络将越来越多。在长期的运行中相关设备和传输路线可能会受到损坏,影响电力传输网络的正常运行,严重的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的发生。因而需要定期对电路进行巡检。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低、强度高且代价巨大,特别是髙压线路,容易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无人机巡检方式进入人们视线,但是无人机在携带摄像头巡检时,摄像头常常因为灰尘、鸟屎、雨滴等不确定的情况影响拍摄效果,影响后续设备的准确检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旨在解决无人机在携带摄像头巡检时,摄像头常常因为灰尘、鸟屎、雨滴等不确定的情况影响拍摄效果,影响后续设备的准确检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设备,包括无人机本体、支撑柱、防护帘、防护门: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摄像头;支撑柱为四个,四个支撑柱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设置,支撑柱一端连接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有底板,支撑柱上设有竖直滑槽;防护帘为三个,防护帘设于两个支撑柱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的竖直滑槽滑动,三个防护帘相邻设置;防护门为两扇,两扇防护门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上,且与摄像头的镜头相对,两个防护门可相向移动闭合,防护门及防护帘通过闭合防护摄像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无人机本体设有容纳箱,支撑柱与容纳箱相连,容纳箱内转动设置三个收纳杆,容纳箱底面设有四个开口,其中三个开口与三个容纳杆一一对应设置,三个容纳杆与三个防护帘一一对应设置,容纳杆上缠绕防护帘,防护帘穿过所述开口伸出容纳箱,三个收纳杆同步转动驱动防护帘升降。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相邻两个收纳杆通过传动机构相连,其中一个收纳杆与电机同轴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收纳杆上、且与收纳杆同轴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与防护门相连的支撑柱设有空腔,空腔内转动设置卷轴,卷轴一端套设有扭簧,扭簧一端与所述容纳箱相连,另一端与卷轴相连,防护门缠绕于卷轴上,且可伸出支撑柱外,两扇防护门在驱动机构作用下开闭。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驱动机构包括丝杆与丝母,丝杆转动设于容纳腔内,丝杆一端设有驱动电机;丝母为两个,两个丝母滑动设置于丝杆上,两个丝母螺纹方向相反,两个丝母分别连接两个防护门,两个防护门穿过另一个开口与丝母相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防护门一端设有支撑板,丝母通过支撑板与防护门相连,其中一扇防护门的支撑板上设有插头,另一扇防护门的支撑板上设有插槽,两扇防护门通过插头和插槽插接闭合。提供一种无人机巡检设备停靠平台,包括底座、定位板及导向板,定位板为U形板,定位板上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用于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的镜头的伸出定位板;导向板为两个,两个导向板分别设有定位板的两端,导向板用于导向无人机进入定位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底座上方设有防护罩。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定位板内及底座的上平面铺设弹性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设置摄像头;无人机本体的底面设有四根支撑柱,四根支撑柱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设置,四根支撑柱底部连接底板,支撑柱上设有竖直滑槽;防护帘设于两个支撑柱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的竖直滑槽滑动,三个防护帘相邻设置,防护帘下降将两个支撑柱间封闭;位于与摄像头的镜头相对的支撑柱上分别设置有防护门,防护门闭合,则防护门与防护帘共同作用对摄像头进行防护,防护门打开,摄像头可进行拍照。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巡检设备可对摄像头起到防护作用,防止雨水、灰尘、鸟屎等落在摄像头上,影响拍摄质量。本专利技术无人机巡检设备停靠平台,设有U形的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用于无人机上的摄像头的镜头的伸出定位板;当无人机巡检设备进入定位板中,无人机的摄像头从避让孔伸出,定位板对摄像头进行支撑,保证摄像头拍摄的稳定性。定位板两端均设有导向板,使得无人机巡检设备顺利进入定位板中。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巡检停靠平台,方便无人机巡检设备停靠,保证摄像头拍摄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的正视图;图3为沿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图;图4为图3中的C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3中的D局部放大图;图6为沿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停靠平台的机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停靠于停靠平台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卷轴结构示意图。图中:1、无人机本体;2、防护帘;3、滑槽;4、支撑柱;5、滑块;6、底板;7、摄像头;8、防护门;9、滑轨;10、容纳箱;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收纳杆;14、丝母;15、开口;16、丝杆;17、支撑板;18、插头;19、卷轴;20、通道;21、容纳腔;22、定位板;23、避让孔;24、导向板;25、底座;26、防护罩;27、插槽;28、扭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进行说明。所述无人机巡检设备及其停靠平台,包括无人机本体1、支撑柱4、防护帘2、防护门8: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滑轨9,滑轨9上滑动设置摄像头7;支撑柱4为四个,四个支撑柱4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9设置,支撑柱4一端连接无人机本体1,另一端连接有底板6,支撑柱4上设有竖直滑槽3;防护帘2为三个,防护帘2设于两个支撑柱4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4的竖直滑槽3滑动,三个防护帘2相邻设置;防护门8为两扇,两扇防护门8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4上,且与摄像头7的镜头相对,两个防护门8可相向移动闭合,防护门8及防护帘2通过闭合防护摄像头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巡检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无人机本体1上设有滑轨9,滑轨9上滑动设置摄像头7;无人机本体1的底面设有四根支撑柱4,四根支撑柱4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9设置,四根支撑柱4底部连接底板6,支撑柱4上设有竖直滑槽3;防护帘2设于两个支撑柱4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4的竖直滑槽3滑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无人机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摄像头;/n支撑柱,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设置,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竖直滑槽;/n防护帘,为三个,所述防护帘设于两个支撑柱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的竖直滑槽滑动,三个所述防护帘相邻设置;以及/n防护门,为两扇,两扇所述防护门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相对,两个所述防护门可相向移动闭合,所述防护门及防护帘通过闭合防护摄像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无人机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摄像头;
支撑柱,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两两对称、且围绕滑轨设置,所述支撑柱一端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另一端连接有底板,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竖直滑槽;
防护帘,为三个,所述防护帘设于两个支撑柱间,且可沿其两侧支撑柱的竖直滑槽滑动,三个所述防护帘相邻设置;以及
防护门,为两扇,两扇所述防护门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支撑柱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的镜头相对,两个所述防护门可相向移动闭合,所述防护门及防护帘通过闭合防护摄像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设有容纳箱,所述支撑柱与容纳箱相连,所述容纳箱内转动设置三个收纳杆,所述容纳箱底面设有四个开口,其中三个所述开口与三个所述容纳杆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三个容纳杆与三个所述防护帘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容纳杆上缠绕所述防护帘,所述防护帘穿过所述开口伸出所述容纳箱,三个所述收纳杆同步转动驱动所述防护帘升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收纳杆通过传动机构相连,其中一个所述收纳杆与电机同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巡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分别设于两个相邻的收纳杆上、且与所述收纳杆同轴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平,周明,宫宁,代辉,邵洪林,贾晓辉,王金芷,韩奉辰,尹浩峰,郭颖超,谷雨,朱金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