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及运输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候舱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及运输车辆。
技术介绍
气候舱需要进入不同区域进行测量,因此需要频繁进行较远距离的运输。目前的气候舱为方便运输卸载,常设计成集装箱结构的外形,通过集装箱装卸设备,比如普遍采用的轮胎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和跨运车等大型工程机械进行装卸和搬运。但是,这种大型工程机械其对作业环境有一定要求,田间等环境中往往没有充足的空地供这些大型工程机械进行装卸作业。也就是说,现有集装箱式的气候舱,其装载受到外部大型工程机械的制约,不便移动,这有悖于气候舱集装箱的设计初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及运输车辆,本专利技术将表型舱集装箱装卸设备进行改进,使其结构简洁化,使得表型舱集装箱的升降和运输只需一个专用车辆即可完成,无需采用传统的“吊装+货车”运输方式,节约成本,节省时间。本专利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上,包括:液压支腿,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一侧,所述液压支腿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所述液压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或所述液压支腿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所述液压支腿的底板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车底的高度;导轨,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上,包括:/n液压支腿(1),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一侧,所述液压支腿(1)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所述液压支腿(1)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或所述液压支腿(1)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所述液压支腿(1)的底板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车底的高度;/n导轨(3),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所述导轨(3)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n滑块(4),其分别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前后两侧的所述导轨(3)上,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沿导轨(3)从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另一侧平移至接近液压支腿(1)的一侧;/n液压升降吊车(5),其与所述滑块(4)固定连接,由滑块(4)带动沿导轨(3)平移,并在此过程中吊装气候舱集装箱,将气候舱集装箱搬运至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中设置液压支腿(1)的一侧,卸载下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上,包括:
液压支腿(1),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一侧,所述液压支腿(1)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所述液压支腿(1)的下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支撑在地面上;或所述液压支腿(1)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所述液压支腿(1)的底板收缩至接近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车底的高度;
导轨(3),其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所述导轨(3)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
滑块(4),其分别设置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前后两侧的所述导轨(3)上,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沿导轨(3)从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另一侧平移至接近液压支腿(1)的一侧;
液压升降吊车(5),其与所述滑块(4)固定连接,由滑块(4)带动沿导轨(3)平移,并在此过程中吊装气候舱集装箱,将气候舱集装箱搬运至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中设置液压支腿(1)的一侧,卸载下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集成座,所述集成座包括有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设置的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开设有平行于所述气候舱集装箱的宽度方向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所述导轨(3);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开口,所述液压支腿(1)安装在所述开口内,在搬运气候舱集装箱下车时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或在气候舱集装箱运输车辆行驶状态下向上收缩进入开口内。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座的另一侧还设置有散热窗,所述集成座内还设置有液压泵(2),所述液压泵(2)连接所述液压支腿(1),所述液压泵(2)驱动液压介质输出动力至所述液压支腿(1),驱动所述液压支腿(1)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或垂直向上收缩进入所述开口内。
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于气候舱集装箱的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支腿(1)的上部与集成座的内部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水平伸缩装置,所述水平伸缩装置在所述液压支腿(1)垂直向下伸出支撑在地面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傅秀清,吴劼,周国栋,丁艳锋,毛江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慧瞳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