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包括厌氧池,厌氧池内设置有档板,档板交错分布,档板将厌氧池内部分隔成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位于第一厌氧池侧壁设置有进水管,位于第一厌氧池内的进水管端口设置有第一滤网,第三厌氧池侧壁设置有出水管,厌氧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厌氧池与沉淀池通过出水管连通,沉淀池侧壁设置有排水管,厌氧池外侧壁设置有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污泥循环泵、污泥回流管可将沉淀池底部的活性淤泥通过污泥回流管输送至厌氧池内,提高活性淤泥的利用率,通过在厌氧池底部侧壁均设置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污水与污泥通过搅拌的方式增大其接触面积,从而使其充分反应,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
A multistage baffled anaerobic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
技术介绍
目前,厌氧池是污水处理系统经常用的一个生化工艺,特别是应用于较高浓度的污水处理预处理,像IC、UASB等经常用于水解酸化预处理、脱氮除磷,但这些工艺都有一定局限性,投资造价成本高,实际运行中难稳定,传统厌氧反应池因为其效率低下,反应时间长,占地面积大而渐渐在高浓度有机废水领域很少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包括厌氧池,所述厌氧池内设置有档板,所述档板一端垂直固定在厌氧池内侧壁,所述档板交错分布,所述档板将厌氧池内部分隔成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所述第一厌氧池侧壁设置有进水管,所述第一厌氧池内的进水管端口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三厌氧池侧壁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沉淀池通过出水管连通,所述沉淀池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外侧壁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交错分布,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厌氧池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优选的,所述厌氧池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储气罐,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储气罐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档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滤网。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进水管内设有流量感应器。优选的,所述沉淀池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置有污泥循环泵,所述污泥回流管分别与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横截面均为矩形。优选的,所述厌氧池上端设置有视窗。优选的,所述厌氧池侧壁靠第二滤网设置有法兰盖。本技术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滤网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通过设置第二滤网防止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之间的活性淤泥大量流通,造成单一区域活性淤泥大量堆积,造成清洗效率低下。(2)本技术通过设置污泥循环泵、污泥回流管可将沉淀池底部的活性淤泥通过污泥回流管输送至厌氧池内,提高活性淤泥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第三厌氧池底部侧壁均设置电机、搅拌轴、搅拌叶片,污水与污泥通过搅拌的方式增大其接触面积,从而使其充分反应,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4)本技术通过设置出气管、储气罐,活性污泥与污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储气罐储存处理,防止活性污泥酸化,避免直接排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5)本技术通过设置视窗便于随时观测厌氧池内部反应情况,当发生第二滤网堵塞、部件脱落等突发情况便于及时应对;通过设置法兰盖一方面便于第二滤网堵塞时,通过打开法兰盖取出第二滤网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可定时清理厌氧池内的活性淤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厌氧池,101-第一厌氧池,102-第二厌氧池,103-第三厌氧池,2-档板,3-进水管,4-第一滤网,5-电磁控制阀,6-流量感应器,7-出水管,8-沉淀池,9-出水阀,10-排水管,11-排水阀,12-污泥循环泵,13-污泥回流管,14-第二滤网,15-电机,16-搅拌轴,17-搅拌叶片,18-法兰盖,19-视窗,20-储气罐,21-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包括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内设置有档板2,所述档板2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厌氧池1内侧壁,所述档板2交错分布,通过设置档板2便于增加活性淤泥与污水的接触时间,提高处理效率;所述档板2将厌氧池1内部分隔成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所述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横截面均为矩形,所述第一厌氧池101侧壁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5,所述进水管3内设有流量感应器6,污水从进水管3进入第一厌氧池101内,流量感应器感6应进水管3内污水的流量,通过与电磁控制阀5一电性连接来控制污水的流量,保证厌氧池1内水位稳定;所述第一厌氧池101内的进水管3端口设置有第一滤网4,第一滤网4便于过滤污水中的杂质;所述档板2的另一端与厌氧池1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滤网14,第二滤网14防止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之间的活性淤泥大量流通,造成单一区域活性淤泥大量堆积,造成清洗效率低下;所述第三厌氧池103侧壁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厌氧池1一侧设置有沉淀池8,所述厌氧池1与所述沉淀池8通过出水管7连通,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9,所述沉淀池8底部设置有污泥回流管13,所述污泥回流管13上设置有污泥循环泵12,所述污泥回流管13分别与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连通,污泥循环泵12可将沉淀池8底部的活性淤泥通过污泥回流管13输送至厌氧池1内,提高活性淤泥的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所述沉淀池8侧壁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上设置有排水阀11,所述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外侧壁均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交错分布,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连通厌氧池1侧壁,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轴16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7,通过设置电机15、搅拌轴16、搅拌叶片17,污水与活性污泥通过搅拌的方式增大其接触面积,从而使其充分反应,提高污水的处理效果;所述厌氧池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厌氧池1一侧设置有储气罐20,所述出气管与储气罐20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单向阀21,通过设置出气管、储气罐20,活性污泥与污水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储气罐20储存处理,避免直接排入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通过设置单向阀21防止气体回流。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优化,具体的是,所述厌氧池1上端设置有视窗19;所述厌氧池1侧壁靠第二滤网14设置有法兰盖18。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视窗19便于随时观测厌氧池1内部反应情况,当发生第二滤网14堵塞、部件脱落等突发情况便于及时应对;通过设置法兰盖18一方面便于第二滤网14堵塞时,通过打开法兰盖18取出第二滤网14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可定时清理厌氧池1内的活性淤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寿命。工作原理本技术为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各部件分布如图1所示,使用时,污水从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内设置有档板(2),所述档板(2)一端垂直固定在厌氧池(1)内侧壁,所述档板(2)交错分布,所述档板(2)将厌氧池(1)内部分隔成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所述第一厌氧池(101)侧壁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第一厌氧池(101)内的进水管(3)端口设置有第一滤网(4),所述第三厌氧池(103)侧壁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9),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8),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沉淀池(8)通过出水管(7)连通,所述沉淀池(8)侧壁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上设置有排水阀(11),所述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外侧壁均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交错分布,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厌氧池侧壁,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轴(16)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厌氧池(1),所述厌氧池(1)内设置有档板(2),所述档板(2)一端垂直固定在厌氧池(1)内侧壁,所述档板(2)交错分布,所述档板(2)将厌氧池(1)内部分隔成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所述第一厌氧池(101)侧壁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第一厌氧池(101)内的进水管(3)端口设置有第一滤网(4),所述第三厌氧池(103)侧壁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9),所述厌氧池一侧设置有沉淀池(8),所述厌氧池与所述沉淀池(8)通过出水管(7)连通,所述沉淀池(8)侧壁设置有排水管(10),所述排水管(10)上设置有排水阀(11),所述第一厌氧池(101)、第二厌氧池(102)、第三厌氧池(103)外侧壁均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交错分布,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贯穿厌氧池侧壁,所述电机(15)的输出轴固定设置有搅拌轴(16),所述搅拌轴(16)上固定设置有搅拌叶片(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折流厌氧反应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顶部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厌氧池(1)一侧设置有储气罐(20),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储气罐(20)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奉友,张玉,李剑勤,刘敏,李慧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清绿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