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流式厌氧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旋流式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20世纪70年代以来,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以UASB、EGSB和IC等为代表的反应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负荷高、投资少。运行费用少、可以回收部分能源等优点。但在应用中,中低浓度废水常规的厌氧处理时存在①反应产气量低使得下降管回流量低,需要较大的外部回流量、能耗高;②有机负荷低不容易形成颗粒污泥,而絮状污泥容易流失等问题。一个良好的厌氧反应器要具备良好的污泥截留能力;具有生物污泥与进水基质充分接触的条件;需要提供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条件的功能这三个方面的特性。在同一个反应器内高效反应和水气泥分离是现代厌氧反应器的基本要求,但高效反应需要充分混合、而水气泥分离需要尽量少的扰动,二者失衡是造成厌氧反应器效率下降或污泥流失的重要原因,如何在反应器内实现及稳定这一平衡是厌氧反应器研究开发的重中之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造价低、运行管理方便、不易堵塞、能明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室体和设置在反应器室体上方的相连的气液分离器(1)和水封罐(2);所述反应器室体内由下至上设有立体旋流布水系统、分离液回流管(10)、一级三相分离器(8)、回流集水系统、二级三相分离器(5)和出水装置;所述反应器室体内还设有分别与一级三相分离器(8)、二级三相分离器(5)上侧连通的气体收集系统,所述气体收集系统与气液分离器(1)的气体进口相连,所述分离液回流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的分离液出口相连,另一端延伸在一级三相分离器(8)下方;所述立体旋流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布水装置和设于所述进水布水装置上方的回流水布水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包括反应器室体和设置在反应器室体上方的相连的气液分离器(1)和水封罐(2);所述反应器室体内由下至上设有立体旋流布水系统、分离液回流管(10)、一级三相分离器(8)、回流集水系统、二级三相分离器(5)和出水装置;所述反应器室体内还设有分别与一级三相分离器(8)、二级三相分离器(5)上侧连通的气体收集系统,所述气体收集系统与气液分离器(1)的气体进口相连,所述分离液回流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的分离液出口相连,另一端延伸在一级三相分离器(8)下方;所述立体旋流布水系统包括进水布水装置和设于所述进水布水装置上方的回流水布水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装置包括进水管(13)、与进水管(13)相连的若干进水分布管(14)以及若干个环状布水管;所述进水分布管(14)交叉设置在反应器室体内底部;所述若干环状布水管按同心圆方式布设在反应器室体内底部,并与各进水分布管(14)固定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分布管(14)、环状布水管均为穿孔管,穿孔处的出水口上设有螺旋喷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水布水装置包括回流水进水管(11)、与回流水进水管(11)相连的回流水分布管(12)以及若干个环状回流水布水管;所述若干个环状回流水布水管并列排布组合形成倒锥形结构,所述若干个环状回流水布水管分别与回流水分布管(12)固定且连通;所述回流水分布管(12)为多根呈辐射状排布设于倒锥形结构内表面的回流水分布管(12),各回流水分布管(12)的一端在倒锥形结构的顶点汇合后与回流水进水管(11)相连通,另一端位于倒锥形结构的底部圆截面上,且端口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水分布管(12)、环状回流水布水管均为穿孔管,穿孔处的出水口上设有螺旋喷嘴。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的旋流式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水布水装置的回流水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媛媛,俞阜东,吴伟,朱艳臣,杨继飞,郑国益,王远,施佳瑾,陈梦瑶,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