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30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包括中空罐体,所述中空罐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支撑架及缺氧填料,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中空罐体内,所述缺氧填料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形成反硝化脱氮区域,所述中空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泵,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污水经所述反硝化脱氮区域反应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在实现污水反硝化脱氮过程中,采用单独的罐体结构,易于填埋地下,不占用土地,采用PE材料,耐腐蚀,且使用寿命达30年。

Underground anoxic tank for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
技术介绍
传统的缺氧池一般为混凝土浇筑的方形池,施工周期长,易出现腐蚀、渗漏污染地下水等潜在危险。在缺氧工艺应用于农村污水处理过程中,传统一体化设备中的缺氧区处理能力较弱,难以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占用土地、使用寿命长、潜在危险小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包括中空罐体,所述中空罐体的顶端设置井盖,所述中空罐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支撑架及缺氧填料,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中空罐体内,所述缺氧填料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形成反硝化脱氮区域,所述中空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泵,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污水经所述反硝化脱氮区域反应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管道末端位于所述缺氧填料中下部。进一步地,所述管道部分位于所述支撑架中。进一步地,所述管道呈L形。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罐体包括底板、侧壁及顶盖,所述侧壁固定于所述底板,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侧壁,且所述井盖凸出的设置于顶盖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侧壁的截面呈弧形。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呈弧形。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设置于所述顶盖上。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罐体采用聚乙烯制成。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在实现污水反硝化脱氮过程中,采用单独的罐体结构,易于填埋地下,不占用土地,采用PE材料,耐腐蚀,且使用寿命达30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A-A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B-B处的剖视图;图5为图1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0、中空罐体;11、底板;12、侧壁;13、顶盖;130、进水口;131、出水口;20、井盖;30、支撑架;40、缺氧填料;50、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包括中空罐体10、井盖20、支撑架30、缺氧填料40及管道50。中空罐体10包括底板11、侧壁12及顶盖13。侧壁12固定于底板11,顶盖13固定于侧壁12。底板11、侧壁12及顶盖13共同围成中空罐体10。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1呈圆形,侧壁12的截面呈圆形,顶盖13呈弧形。顶盖13上设有进水口130及出水口131。进水口130及出水口131分别位于顶盖13的相对两侧并位于同一水平高度。中空罐体10采用聚乙烯制成。井盖20可拆卸地安装于顶盖13上方,具体的井盖20通过井盖颈部(井盖20与顶盖13之间的圆筒状连接部)凸出的连接至所述顶盖13上。支撑架30收容于中空罐体10的内部,缺氧填料40安装于支撑架30上形成反硝化脱氮区域。管道50一端与进水口130连通,另一端位于缺氧填料40中下部。管道50部分位于支撑架30中。在本实施例中,管道50呈L形。参见图3,在中空罐体10的底部设置搅拌泵。使用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时,污水从进水口130进入中空罐体10,沿管道50进入缺氧填料40的底部,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反应后从出水口131溢流而出。本技术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在实现污水反硝化脱氮过程中,采用单独的罐体结构,易于填埋地下,不占用土地,采用PE材料,耐腐蚀,且使用寿命达30年。以上,所有的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包括中空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罐体的顶端设置井盖,所述中空罐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支撑架及缺氧填料,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中空罐体内,所述缺氧填料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形成反硝化脱氮区域,所述中空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泵,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污水经所述反硝化脱氮区域反应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包括中空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罐体的顶端设置井盖,所述中空罐体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支撑架及缺氧填料,所述支撑架收容于所述中空罐体内,所述缺氧填料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形成反硝化脱氮区域,所述中空罐体的底部设有搅拌泵,从所述进水口进入的污水经所述反硝化脱氮区域反应后从所述出水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还包括管道,所述管道与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管道末端位于所述缺氧填料中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用地埋式缺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部分位于所述支撑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晛黄帆李海利李征文
申请(专利权)人:优德太湖水务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