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包括:主箱体,所述主箱体的左下侧设有一个斜面,右上侧设有另一个斜面,滤网板同时与两个斜面垂直安装,所述螺旋轴与所述滤网板平行相配,使螺旋轴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斜角。所述主箱体的左下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带动螺旋轴做回转运动,将滤网板上的残渣提取排出,实现机械自动除渣功能,解决隔油器设备需人工提渣的问题。
Oil separator equipment mechanical slag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酒店、餐厅、城市综合体、职工食堂及肉类加工厂等场所,会产生大量含有动植物油脂及残渣的废水,这些废水如直接排放,油脂及残渣会附着在下水管道内壁上不但产生腐蚀,而且逐渐会将管道堵塞,对城市地下管网产生严重威胁。另外,废水中油脂及残渣如排入内城河道,会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及氨氮等污染物质,使河道水体变黑变臭。基于上述原因,我国环保法规定,含有动植物油脂及残渣的废水在排入下水道时,要先经隔油器对油脂及残渣进行隔除,达标后方能排放。所以,隔油器设备中除渣是必须要具备的功能。在公告号为CN20536081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隔油器,其采用的是通过格栅筐过滤残渣,实施方式为:“进水口7与格栅6相连,格栅6通过格栅支持架5设置在格栅水箱4上”。上述专利技术的除渣方式为简单的滤筐隔离,其最大的缺陷是需要人工及时清掏格栅筐,不然渣满后就会溢出到箱体内,清理过程中臭味外泄且渣物跌落易造成二次污染,所以这种除渣方式非常的原始落后。但现有隔油器行业还是有很多依然在应用这种技术。在另一个公告号为CN20472763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一种隔油器,其除渣技术实施方式为:“油废水通过过滤沉淀区2的进水管22注入隔油器中,油废水经过排渣装置8过滤掉固体废弃物,固体废弃物被排入排渣装置8的储渣区19”。上述专利中没有就排渣装置如何将固体废弃物排入储渣区作进一步详述,但从已有描述中可判断并没有实现机械自动化除渣,还是需要人工进行干预清理。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注意到,现有隔油器采用的除渣技术,机械化、自动化程序不高,大部分隔油器设备仍然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并且在清理过程中极易对设备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隔油器自动将废水中的残渣过滤出来并排出,实现机械自动除渣而无需人工干预清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隔油器机械除渣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螺栓、电机、连接螺丝、电机法兰、法兰垫片、电机支座、螺帽、连接法兰、下轴承座、轴承、油封、下水管、三通支座管、快拆连接管、进水管、主箱体、挡水板、盖板垫片、卡扣、盖板、接近传感器、感应板、螺旋轴、滤网板、上轴承座法兰、上轴承座、轴承座螺丝。所述进水管安装于主箱体的左上侧,进水入口处设置有挡水板。更优的,挡水板设计有一个向下的水力斜面。优点是:可以抵消进水的冲击力,防止飞溅。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上方设有盖板,盖板与主箱体之间夹有盖板垫片。所述盖板还设有卡扣与主箱体紧扣相连。优点是:可使盖板与主箱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有臭味外泄。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的侧面还安装有接近传感器,与之匹配的感应板则安装在盖板上。优点是:设备在运行过程如果盖板被打开,接近传感器会发出控制信号,让螺旋轴立即停止,防止人员受到意外伤害。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的底面安装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末端设有连接法兰。优点是:连接法兰便于与隔油器设备相连,使除渣装置可作为独立的模块,安装检修方便。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的左下侧设有一个斜面,右上侧设有另一个斜面,且两斜面互相平行,滤网板同时与两个斜面垂直安装,所述螺旋轴与所述滤网板平行相配。优点是:可以使所述螺旋轴与水平方向形成一个斜角,便于将滤出的固体残渣提取排出,但又不会将水带出。进一步的,下轴承座及电机支座由连接螺丝固定在左下侧斜面上。优点是:便于轴承安装于所述下轴承座内径,支承住螺旋轴的下端。油封夹装于轴承与斜面之间,起水密作用。进一步的,电机法兰对夹法兰垫片后,由连接螺丝固定在电机支座上,电机则由螺栓紧固在电机法兰上。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轴插入所述电机的套筒内。优点是:经传动联接件使电机带动螺旋轴做回转运动,实现螺旋机械提渣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三通支座管对夹法兰垫片后,安装在右上侧斜面,其朝下的出渣口焊接有一个快拆连接管。优点是:检修时,通过快拆连接管非常便于拆装。进一步的,上轴承座法兰对夹法兰垫片后,安装在三通支座管上。优点是:所述上轴承座则可安装在上轴承座法兰上,支承住螺旋轴的上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能自动将餐饮废水中的固体残渣过滤并螺旋提取排出,实现自动除渣;2、采用密闭性结构设计,运行过程没有臭味外泄,对周边环境非常友好;3、机电装置及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自动化运行,且安全可靠;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断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外形图。附图标记说明:1、螺栓;2、电机;3、连接螺丝;4、电机法兰;5、法兰垫片;6、电机支座;7、螺帽;8、连接法兰;9、下轴承座;10、轴承;11、油封;12、下水管;13、三通支座管;14、快拆连接管;15、进水管;16、主箱体;17、挡水板;18、盖板垫片;19、卡扣;20、盖板;21、接近传感器;22、感应板;23、螺旋轴;24、滤网板;25、上轴承座法兰;26、上轴承座;27、轴承座螺丝。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构件或零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进水管15安装于主箱体16的左上侧,进水入口处设置有挡水板17,更优的,挡水板17设计有一个向下的水力斜面,目的是抵消进水的冲击力防止飞溅。所述主箱体16上方设有盖板20,为防止有臭味外泄,盖板20与主箱体16之间夹有盖板垫片18,起到密封作用。进一步的,所述盖板20还设有卡扣19与主箱体16紧扣相连,密闭效果更佳。良好的密闭防臭气外泄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大优点。更优的,所述主箱体16的侧面还安装有接近传感器21,与之匹配的感应板22则安装在盖板20上,设备在运行过程如果盖板20被打开,接近传感器21会发出控制信号,让螺旋轴23立即停止,防止人员受到意外伤害。安全可靠的运行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大优点。进一步的,所述主箱体16的底面安装有下水管12,所述下水管12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包括:螺栓(1)、电机(2)、连接螺丝(3)、电机法兰(4)、法兰垫片(5)、电机支座(6)、螺帽(7)、连接法兰(8)、下轴承座(9)、轴承(10)、油封(11)、下水管(12)、三通支座管(13)、快拆连接管(14)、进水管(15)、主箱体(16)、挡水板(17)、盖板垫片(18)、卡扣(19)、盖板(20)、接近传感器(21)、感应板(22)、螺旋轴(23)、滤网板(24)、上轴承座法兰(25)、上轴承座(26)、轴承座螺丝(2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安装于主箱体(16)的左上侧,进水入口处设置有挡水板(17),挡水板(17)设计有一个向下的水力斜面,所述主箱体(16)上方设有盖板(20),盖板与主箱体之间夹有盖板垫片(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包括:螺栓(1)、电机(2)、连接螺丝(3)、电机法兰(4)、法兰垫片(5)、电机支座(6)、螺帽(7)、连接法兰(8)、下轴承座(9)、轴承(10)、油封(11)、下水管(12)、三通支座管(13)、快拆连接管(14)、进水管(15)、主箱体(16)、挡水板(17)、盖板垫片(18)、卡扣(19)、盖板(20)、接近传感器(21)、感应板(22)、螺旋轴(23)、滤网板(24)、上轴承座法兰(25)、上轴承座(26)、轴承座螺丝(27),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15)安装于主箱体(16)的左上侧,进水入口处设置有挡水板(17),挡水板(17)设计有一个向下的水力斜面,所述主箱体(16)上方设有盖板(20),盖板与主箱体之间夹有盖板垫片(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盖板(20)还设有卡扣(19)与主箱体(16)紧扣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油器设备机械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主箱体(16)的侧面还安装有接近传感器(21),与之匹配的感应板(22)则安装在盖板(20)上。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长飞,毛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全康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