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申请涉及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同时掺烧煤矸石加煤泥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煤矸石硬度大,燃烧过程中破碎性差,不易完全燃尽,就会增加底渣及飞灰含碳量,同时由于煤矸石密度大,不易被流化,所以运行中会适当增加一次风量,维持正常流化,这样就会增加风机电耗、加剧受热面磨损,由于煤泥持水性强,水分含量高,灰分含量高,发热量较低,导致了掺烧煤泥后床温波动显著,短期甚至将下降50℃左右,影响了密相区的燃烧份额,不利于煤泥着火和燃烬,投入煤泥系统后,大量煤泥在炉膛上部燃烧,高负荷期间造成分离器进出口温度升高,由于煤泥粒度细、微粒含量多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导致掺烧煤泥后炉内物料浓度增加,加剧受热面磨损同时给返料系统的平稳运行带来隐患,导致床压波动剧烈,易出现冷渣器流渣,给冷渣器安全运行及文明生产带来隐患,所以如何通过燃烧优化试验掌握混煤掺烧技术,确定最佳的混煤配比,优化锅炉燃烧,适当降低锅炉床压,减少炉内物料量,提高床温,提高锅炉负荷适应能力和锅炉效率,降低燃料成本,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尤为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同时掺烧煤矸石加煤泥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1)煤矸石单独破碎:保证煤矸石最大颗粒不大于6mm,煤矸石破碎后与原煤进行混配;(2)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混配后给煤粒径10~13mm比例3%,6~10mm 比例12%,6~3mm比例20%,0.5~3mm比例50%,0~0.5mm比例15%;(3)对各负荷段一、二次风量的调整原则为:适当增加一次风比例,一次风量按上线运行,运行中应保证物料的流化质量,任何情况下,一次风量都要大于临界流化风量,且参照床温进行调整:二次风量的调整,根据负荷高低,二次风占总送风量60~40%,由于矸石比重偏大应增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比例同时掺烧煤矸石加煤泥方法,其特征是:由以下步骤构成:(1)煤矸石单独破碎:保证煤矸石最大颗粒不大于6mm,煤矸石破碎后与原煤进行混配;(2)严格控制入炉煤粒度:混配后给煤粒径10~13mm比例3%,6~10mm比例12%,6~3mm比例20%,0.5~3mm比例50%,0~0.5mm比例15%;(3)对各负荷段一、二次风量的调整原则为:适当增加一次风比例,一次风量按上线运行,运行中应保证物料的流化质量,任何情况下,一次风量都要大于临界流化风量,且参照床温进行调整:二次风量的调整,根据负荷高低,二次风占总送风量60~40%,由于矸石比重偏大应增加下二次风风量,减少上二次风风量,上二次风按设计风量下限调整,下二次风按设计风量上限调整;(4)床温的调整:使床温控制在850~930℃,正常负荷运行时为提高燃尽率提高床温,但不得低于800℃,不得高于960℃,控制两侧床温偏差0~30℃,同侧各点下部床温温差0~50℃,若超出此范围要及时调整,分离器出口温度不得超过1030℃;(5)床压的调整:床压越高,床层蓄热就越大,对着火和排放指标越有利,但会增加风机电耗及锅炉磨损等,如果床压过高容易出现翻床和踏床事故,相反,床压过低,燃烧不稳定,机组增带负荷困难会造成底渣含碳量超标,所以床压保持在7.0~7.5Kpa,高负荷时床压按照上限±0.5调整,低负荷时床压按照下限±0.5调整;(6)控制过燃烧过剩空气系数合格:维持氧量3%~3.5%之间;(7)按煤炭灰分确定吹灰次数:由于给煤灰分较大,尾部受热面积灰严重,降低工质吸热量增加排烟热损失,同时给尾部再燃烧带来隐患,所以应完成每班吹灰一次定期工作外,根据当省煤器出口烟温,一般高于正常温度16℃,增加吹灰次数;(8)当负荷变化时需控制床温:增减负荷时,严格控制床温在允许范围内,即下部床温不得低于800℃,做到升负荷先加风后加煤,降负荷先减煤后减风,燃烧调节要做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彪,贾勇,康云志,许方伟,张代军,金哲浩,刘宪,毕玉坤,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鸡西第二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