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27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的相关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仿鱼类形状的机器人主体,平时作为玩具供儿童玩耍,语言单元则实现各个物种的信息播放或者音乐的播放使得儿童在玩乐中学习,通过配合有驱动电机的尾钩的设置,可作为钓鱼钩使用,使用时,利用控制芯片控制的尾钩调节模块将尾钩调节至钩状物,再利用仿真单元的声音模仿模块以及异性声音模仿模块分别模仿目标鱼类以及该鱼类异性的声音,将其吸引至尾钩处,实现钓鱼的功能,无须鱼饵,避免接触鱼饵导致的物种感染,此外,机器人主体还可作为水下风景拍摄的作用,便于摄像爱好者的拍摄或者供研究,也使得儿童更加形象的认识到水中的风景。

A bionic robot based on Inter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仿生机器人的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
技术介绍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目前在西方国家,机械宠物十分流行,另外,仿麻雀机器人可以担任环境监测的任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二十一世纪人类将进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仿人机器人”将弥补年轻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家庭服务和医疗等社会问题,并能开辟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在此基础上的机器人体系结构,就是指为完成指定目标的一个或几个机器人在信息处理和控制逻辑方面的结构方式。针对儿童而言,其注意力有限,故此,急需一款仿生机器人,使其既可以当做玩具,又可以在玩乐中帮助儿童成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充当其小助手功能,在游戏中学习到百科知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设有嘴部、眼部、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设有嘴部(2)、眼部(3)、气囊(4)和尾部(22),所述尾部(22)的一侧设有尾钩(5),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2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有控制芯片(6),所述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语言单元(7)、仿真单元(8)、摄像单元(9)和驱动单元(10),所述语言单元(7)包括语言播放模块(11)、歌唱模块(12)和存储模块(13),所述仿真单元(8)包括物种存储模块(14)、声音模仿模块(15)和异性声音模仿模块(16),所述摄像单元(9)包括眼部摄像模块(17)和尾部摄像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主体(1),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设有嘴部(2)、眼部(3)、气囊(4)和尾部(22),所述尾部(22)的一侧设有尾钩(5),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底部安装有驱动轮(21),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设有控制芯片(6),所述控制芯片(6)电性连接语言单元(7)、仿真单元(8)、摄像单元(9)和驱动单元(10),所述语言单元(7)包括语言播放模块(11)、歌唱模块(12)和存储模块(13),所述仿真单元(8)包括物种存储模块(14)、声音模仿模块(15)和异性声音模仿模块(16),所述摄像单元(9)包括眼部摄像模块(17)和尾部摄像模块(18),所述驱动单元(10)包括气囊控制模块(19)、尾钩调节模块(20)和机器人行走控制模块(2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为仿鱼类形状,为密封防水结构,具体根据需求确定品种,所述尾钩(5)通过驱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机器人主体(1)的尾部(22)一侧,所述驱动电机一端的转轴和尾钩(5)的一侧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语言单元(7)设置于机器人主体(1)的嘴部(2)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仿生机器人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秋刘帅孟岩高泽飞单榕赵伟薛源李彦刚路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新起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