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230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沟盖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包括U型钢板底板、滑轮组件、U型钢板侧板、U型钢板顶板、升降装置、悬挂装置、电动推杆控制器和电池放置盒,所述U型钢板底板的右侧面与U型钢板侧板的底部左侧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的顶部左侧面与U型钢板顶板的右侧面连接,两侧的滑轮组件相对的面分别与U型钢板底板和U型钢板侧板相背的面连接,U型钢板底板的内侧设置有方口,U型钢板顶板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由于电缆沟盖板一般由水泥钢筋构成,质量很重,运维人员移动电缆沟盖板往往需要弯腰用双手抬起电缆沟,而导致运维人员的腰部受力较大,且容易压伤手指,用力非常不便的问题。

A lifting device for cable trench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沟盖板
,具体为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沟盖板用于保护电缆的装置,当变电站内需要对电缆沟内电缆进行运维检修时,需要将电缆沟盖板移动,由于电缆沟盖板一般由水泥钢筋构成,质量很重,运维人员移动电缆沟盖板往往需要弯腰用双手抬起电缆沟,而导致运维人员的腰部受力较大,且容易压伤手指,用力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达到通过采用电力的方式提拉电缆沟盖板,即提升了方便电缆沟盖板的提拉移动,也保证了操作人员使用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缆沟盖板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包括U型钢板底板、滑轮组件、U型钢板侧板、U型钢板顶板、升降装置、悬挂装置、电动推杆控制器和电池放置盒,所述U型钢板底板的右侧面与U型钢板侧板的底部左侧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的顶部左侧面与U型钢板顶板的右侧面连接,两侧的滑轮组件相对的面分别与U型钢板底板和U型钢板侧板相背的面连接,U型钢板底板的内侧设置有方口,U型钢板顶板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口,U型钢板顶板的顶部与升降装置的底部连接,升降装置的顶部与悬挂装置的头部连接,U型钢板顶板的正面与电池放置盒的背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的正面与电动推杆控制器的背面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放置盒、推杆、滑块一、支撑座和电动推杆,放置盒的内壁设置有滑槽一,滑槽一的内壁与滑块一的外表面连接,两侧的滑块一相对的面分别与支撑座的两侧连接,支撑座的顶部与推杆的底部连接,推杆的顶部贯穿放置盒并延伸至外端,支撑座的底部与电动推杆的输出杆连接,电动推杆的底座与放置盒的内侧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悬挂装置包括手柄、衔接杆、固定钢板、滑块二、钢丝绳和挂钩,手柄的底部与衔接杆的顶部连接,衔接杆的底部与固定钢板的顶部连接,固定钢板的底部设置有滑槽二,滑槽二的内壁与滑块二的外表面连接,滑块二的底部与钢丝绳的顶部连接,钢丝绳的底部与挂钩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衔接杆贯穿活动口并延伸至顶端,固定钢板位于方口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底部与推杆的顶部连接,放置盒的底部与U型钢板顶板的顶部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控制器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的输入端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滑动组件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携带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以便于对电缆沟盖板进行提拉移动。(2)、本技术通过滑块二能够在滑槽二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改变钢丝绳在固定钢板上的位置,以便于挂钩能够方便地勾住不同型号的电缆沟盖板,此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电动推杆控制器使电动推杆运行,滑块一便会在滑槽一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支撑座在放置盒内部稳定的上升,并给予推杆向上运动的力,从而手柄便借助推杆的力逐渐远离U型钢板顶板的顶部,衔接杆便拉动固定钢板向上运动,从而促使挂钩提拉电缆沟盖板移动,达到通过采用电力的方式提拉电缆沟盖板,即提升了方便电缆沟盖板的提拉移动,也保证了操作人员使用安全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电缆沟盖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U型钢板底板的立体图。图中:1U型钢板底板、2滑轮组件、3U型钢板侧板、4U型钢板顶板、5升降装置、6活动口、7悬挂装置、8方口、9电动推杆控制器、10电池放置盒、501放置盒、502推杆、503滑槽一、504滑块一、505支撑座、506电动推杆、701手柄、702衔接杆、703固定钢板、704滑块二、705滑槽二、706钢丝绳、707挂钩。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包括U型钢板底板1、滑轮组件2、U型钢板侧板3、U型钢板顶板4、升降装置5、悬挂装置7、电动推杆控制器9和电池放置盒10,U型钢板底板1的右侧面与U型钢板侧板3的底部左侧面固定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顶部左侧面与U型钢板顶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两侧的滑轮组件2相对的面分别与U型钢板底板1和U型钢板侧板3相背的面固定连接,U型钢板底板1的内侧开设有方口8,U型钢板顶板4的内侧开设有活动口6,U型钢板顶板4的顶部与升降装置5的底部固定连接,升降装置5的顶部与悬挂装置7的头部固定连接,U型钢板顶板4的正面与电池放置盒10的背面固定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正面与电动推杆控制器9的背面固定连接。进一步,升降装置5包括放置盒501、推杆502、滑块一504、支撑座505和电动推杆506,放置盒501的内壁开设有滑槽一503,滑槽一503的内壁与滑块一50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两侧的滑块一504相对的面分别与支撑座505的两侧固定连接,支撑座505的顶部与推杆502的底部固定连接,推杆502的顶部贯穿放置盒501并延伸至外端,支撑座505的底部与电动推杆506的输出杆固定连接,电动推杆506的底座与放置盒50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进一步,悬挂装置7包括手柄701、衔接杆702、固定钢板703、滑块二704、钢丝绳706和挂钩707,手柄701的底部与衔接杆702的顶部固定连接,衔接杆702的底部与固定钢板703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钢板703的底部开设有滑槽二705,滑槽二705的内壁与滑块二70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滑块二704的底部与钢丝绳706的顶部固定连接,钢丝绳706的底部与挂钩707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衔接杆702贯穿活动口6并延伸至顶端,固定钢板703位于方口8的正上方。进一步,手柄701的底部与推杆502的顶部固定连接,放置盒501的底部与U型钢板顶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电动推杆控制器9的输出端与电动推杆506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使用时,通过滑块二704能够在滑槽二705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改变钢丝绳706在固定钢板703上的位置,以便于挂钩707能够方便地勾住不同型号的电缆沟盖板,此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电动推杆控制器9使电动推杆506运行,滑块一504便会在滑槽一503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支撑座505在放置盒501内部稳定的上升,并给予推杆502向上运动的力,从而手柄701便借助推杆502的力逐渐远离U型钢板顶板4的顶部,衔接杆702便拉动固定钢板703向上运动,从而促使挂钩707提拉电缆沟盖板移动。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滑动组件2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携带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以便于对电缆沟盖板进行提拉移动,本技术通过滑块二704能够在滑槽二705的内部进行滑动,从而改变钢丝绳706在固定钢板703上的位置,以便于挂钩707能够方便地勾住不同型号的电缆沟盖板,此时操作人员只需操作电动推杆控制器9使电动推杆506运行,滑块一504便会在滑槽一503的内部滑动,从而使支撑座505在放置盒501内部稳定的上升,并给予推杆5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包括U型钢板底板(1)、滑轮组件(2)、U型钢板侧板(3)、U型钢板顶板(4)、升降装置(5)、悬挂装置(7)、电动推杆控制器(9)和电池放置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底板(1)的右侧面与U型钢板侧板(3)的底部左侧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顶部左侧面与U型钢板顶板(4)的右侧面连接,两侧的滑轮组件(2)相对的面分别与U型钢板底板(1)和U型钢板侧板(3)相背的面连接,U型钢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方口(8),U型钢板顶板(4)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口(6),U型钢板顶板(4)的顶部与升降装置(5)的底部连接,升降装置(5)的顶部与悬挂装置(7)的头部连接,U型钢板顶板(4)的正面与电池放置盒(10)的背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正面与电动推杆控制器(9)的背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包括U型钢板底板(1)、滑轮组件(2)、U型钢板侧板(3)、U型钢板顶板(4)、升降装置(5)、悬挂装置(7)、电动推杆控制器(9)和电池放置盒(10),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底板(1)的右侧面与U型钢板侧板(3)的底部左侧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顶部左侧面与U型钢板顶板(4)的右侧面连接,两侧的滑轮组件(2)相对的面分别与U型钢板底板(1)和U型钢板侧板(3)相背的面连接,U型钢板底板(1)的内侧设置有方口(8),U型钢板顶板(4)的内侧设置有活动口(6),U型钢板顶板(4)的顶部与升降装置(5)的底部连接,升降装置(5)的顶部与悬挂装置(7)的头部连接,U型钢板顶板(4)的正面与电池放置盒(10)的背面连接,U型钢板侧板(3)的正面与电动推杆控制器(9)的背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沟盖板提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5)包括放置盒(501)、推杆(502)、滑块一(504)、支撑座(505)和电动推杆(506),放置盒(501)的内壁设置有滑槽一(503),滑槽一(503)的内壁与滑块一(504)的外表面连接,两侧的滑块一(504)相对的面分别与支撑座(505)的两侧连接,支撑座(505)的顶部与推杆(502)的底部连接,推杆(502)的顶部贯穿放置盒(5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李源汪杨凯许悦宋兵赵然吴有俊许涛许克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