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9份、麻黄5‑7份、五加皮5‑7份、苍术4‑6份、当归3‑5份、防风6‑8份、鹿茸3‑5份、皱木瓜3‑6份、广地龙5‑7份、川芎6‑8份、威灵仙3‑6份、赤芍6‑8份、炒荆芥穗4‑6份、乳香4‑6份、没药2‑5份、羌活3‑5份、淫羊藿3‑5份、姜黄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成分相辅相成,五行相生相克,阳起阴兴,邪祛而自安。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制剂
,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肩周炎被中医学称之为“漏肩风”、“锁肩风”、“肩凝症”、“冻结肩”等,将肩周炎的一系列症状归纳为痹证的范畴,故又有“肩痹”、“肩胛周痹”等。在《内经》(素问•痹论)中有骨痹、筋痹、脉痹、皮痹等分类,并认为其病因与风寒湿邪侵袭关系密切。在《灵枢•贼风》篇中,首次提出其发病与外伤相关,如若损伤后瘀血凝聚在肌肉筋骨之间,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极易受风感寒致湿邪侵犯,瘀血与外邪侵袭则发为痹证。古代医家又进一步认识到,其发病与劳伤致气血不足相关。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此由体虛,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邪客机关,则使筋挛,邪客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载:“带伤筋骨,肩背疼痛”,指出了其与外伤有直接关系。至清代《医宗金鉴》总结了数千年来对肩臂痛的认识,指出肩背痛有经络气滞、气虛、血虛、血瘀以及兼风、兼痰、兼湿等证候。现代中医学认为其发病与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湿及闪挫劳伤有关。若年老体虚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则筋失所养。所以说,久则筋骨衰颓,筋脉拘急而不用。若年老营卫虛弱,复因久居湿地,风雨露宿,夜寐露肩当风,以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而脉络拘急疼痛,寒湿之邪淫溢于筋肉则屈而不能伸,痿而不用。若劳累过度或外伤筋骨,筋脉受损,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久筋脉失养,拘急不用。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B超、CT、MRI等技术逐渐地被应用于临床,使人们对肩周炎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虽然在本病的病因认识上,现代医学未能令医学界达成共识学说,但在其临床的病理上,普遍认识到肩关节腔缩小,关节囊挛缩,关节囊下方的皱褶黏连,由此而引发的胶原纤维退行性变,周围软组织的纤维化,导致关节囊与滑膜紧密的粘于骨上二发生无菌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肩周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肩周炎包括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任何一部位的炎症,可分为肱二头肌腱炎和腱鞘炎、喙突炎、冈上肌腱炎,冈下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小圆肌腱炎、三角肌腱炎等肩周损伤。狭义的肩周炎,即冻结肩,指肩关节周围广泛的无菌性炎症,临床以疼痛、粘连和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所以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主要发病人群,临床表现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受限,又因为无肿胀、皮色不变,无热而沉重隐痛,遇风寒凉则感觉疼痛加剧;如因失治拖延日久可致关节粘连,患侧上肢变细、无力,甚至形成废用性萎缩。此病症属临床多发病、常见病,多年来通过大量的临床验证,本方剂的治疗优势,明显优于现有的技术,其临床的有效率、治愈率均为100%,若把它开发出去并推向市场,其社会与经济的价值都十分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9份、麻黄5-7份、五加皮5-7份、苍术4-6份、当归3-5份、防风6-8份、鹿茸3-5份、皱木瓜3-6份、广地龙5-7份、川芎6-8份、威灵仙3-6份、赤芍6-8份、炒荆芥穗4-6份、乳香4-6份、没药2-5份、羌活3-5份、淫羊藿3-5份、姜黄3-5份。进一步的,所述的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7-8份、麻黄6-7份、五加皮6-7份、苍术4-5份、当归4-5份、防风6-7份、鹿茸4-5份、皱木瓜4-5份、广地龙5-6份、川芎7-8份、威灵仙4-5份、赤芍7-8份、炒荆芥穗4-5份、乳香4-5份、没药3-4份、羌活4-5份、淫羊藿4-5份、姜黄3-4份。优选的,所述的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8份、麻黄6份、五加皮6份、苍术5份、当归4份、防风7份、鹿茸4份、皱木瓜5份、广地龙6份、川芎7份、威灵仙5份、赤芍7份、炒荆芥穗5份、乳香5份、没药3份、羌活4份、淫羊藿4份、姜黄4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以麻黄、荆芥穗透发阳气;防风、苍术祛风化湿兼除痰浊;赤芍药、皱木瓜和血宣血;全当归祛瘀生新;广地龙化瘀血通经络以涤荡顽浊;五加皮、威灵仙祛风通络宣痹止痛;淫羊藿疗风寒之痹且补阴虚而助阳;羌活治上肢之痹痛;姜黄、川芎行气活血,驱散风邪;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潞党参扶正以助气血运行,气盛则血旺;气血旺盛则瘀滞流通;鹿茸益肝肾填精益火,培元固本,五行相生相克,阳起阴兴,邪祛而自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g、麻黄5g、五加皮5g、苍术4g、当归3g、防风6g、鹿茸3g、皱木瓜3g、广地龙5g、川芎6g、威灵仙3g、赤芍6g、炒荆芥穗4g、乳香4g、没药2g、羌活3g、淫羊藿3g、姜黄3g。实施例2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9g、麻黄7g、五加皮7g、苍术6g、当归5g、防风8g、鹿茸5g、皱木瓜6g、广地龙7g、川芎8g、威灵仙6g、赤芍8g、炒荆芥穗6g、乳香6g、没药5g、羌活5g、淫羊藿5g、姜黄5g。实施例3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8g、麻黄6g、五加皮6g、苍术5g、当归4g、防风7g、鹿茸4g、皱木瓜5g、广地龙6g、川芎7g、威灵仙5g、赤芍7g、炒荆芥穗5g、乳香5g、没药3g、羌活4g、淫羊藿4g、姜黄4g。典型病例1潘某某,女,汉族,56岁,职工。亳州市谯城区玉兰苑小区。2009年3月21日初诊。主诉:左肩关节疼痛一年,一年前不慎受寒致左肩疼痛,遇冷加重,昼夜难安,用药效差。求诊中医治疗。现症见:肩部无红肿,肩前后、外则压痛明显,外展、上举功能受限,头晕,气短无力,舌淡紫,舌下脉络紫,苔白,脉弦紧。可定性为肩周炎,属血虚寒凝,气虚血瘀之肩凝风。治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益气化瘀。遂投以自创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暂取药一疗程,按日服三次,每次6.8克,温开水代服。遵医嘱:在服药期应忌食:生冷、海菜、紫菜等海鲜类食物等。药服完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外展、上举受限若失;在取一疗程,按上法服用,药服尽剂后,肩部关节活动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典型病例2范某,女,汉族,61岁,教师。亳州市谯城区青龙巷。2012年2月14日初诊。主诉:十年前因扛重物劳累并感受风寒,双肩疼痛难忍,遇冷加重,夜卧难安,曾服用汤药百余剂,仍遇冷复发疼痛。又易数医治疗未能根治,已失去信心。后经亲友介绍,故前来求诊余。现症见:肩周无红肿,肩周肌肉弹性较差,前后、外则压痛剧烈,外展、上举严重受限,双上肢无力,头昏沉,气短无力,舌暗紫,苔白滑腻,脉细紧。属血虚寒凝,久病风寒入络,导致气虚血瘀之肩周炎。治以益气温阳通络,散寒消瘀。遂投以自创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成药制剂。取药三疗程,按日服三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9份、麻黄5-7份、五加皮5-7份、苍术4-6份、当归3-5份、防风6-8份、鹿茸3-5份、皱木瓜3-6份、广地龙5-7份、川芎6-8份、威灵仙3-6份、赤芍6-8份、炒荆芥穗4-6份、乳香4-6份、没药2-5份、羌活3-5份、淫羊藿3-5份、姜黄3-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6-9份、麻黄5-7份、五加皮5-7份、苍术4-6份、当归3-5份、防风6-8份、鹿茸3-5份、皱木瓜3-6份、广地龙5-7份、川芎6-8份、威灵仙3-6份、赤芍6-8份、炒荆芥穗4-6份、乳香4-6份、没药2-5份、羌活3-5份、淫羊藿3-5份、姜黄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肩周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潞党参7-8份、麻黄6-7份、五加皮6-7份、苍术4-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彩侠,
申请(专利权)人:刘彩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