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42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包括震荡底盘、活动底板和第一驱动机构;在震荡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连接有悬摆臂,所述悬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底板位于震荡底盘的上方并与震荡底盘之间具有间距,该活动底板与悬摆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活动底板下方,其输出轴为偏心轴,该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与活动底板的下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和转轴的轴向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软包装在装箱过程中的快速、整齐的排列,避免了人工进行整理,提高了软包装的装箱效率。

A vibration structure of flexible pack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
本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
技术介绍
软包装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容器形状可发生变化的包装。用纸、铝箔、纤维、塑料薄膜以及它们的复合物所制成的各种袋、盒、套、包封等均属于软包装。软包装以绚丽的色彩、丰富的功能、形式多样的表现力,成为货架销售最主要的包装形态之一。软包装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食品、油脂、果汁、果酱、乳品、饮料、酒类、茶品、卷烟、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小家电、服装、玩具、体育用品等行业和产品包装配套等行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行业然而,软包装由于其填充物不定形、大小不一、含有液体等情况,使得软包装在装箱时存在外形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差,不易堆叠整齐的问题。而且,由于难以承受较大的外力作用,在采用自动装箱设备进行装箱时,容易出现夹持不可靠、软包装容器出现破损等问题。由于软包装存在上述缺点,虽然市面上已有很多自动装箱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都是针对外形比较整齐固定、具有一定强度和刚性的盒装、瓶装、罐装包装,并不适用于软包装的装箱。目前软包装的自动装箱主要采用机械手或机器人包装。但是机械手或机器人包装时,需要考虑软包装的上述缺点,因而每次夹持的软包装受到限制,工作效率虽较人工包装有所提高,但是仍难以满足生产的需求。通过机械手或者机器人将软包装放入包装箱后,由于软包装的不定形和一致性差,容易出现排列不整齐的情况,需要人工整理,严重影响了软包装的装箱效率。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由于软包装的不定形和一致性差,导致的排列不整齐的情况、需要人工整理的问题,提供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能够实现软包装在装箱过程中的快速、整齐的排列,避免了人工进行整理,提高了软包装的装箱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包括支撑底架,还包括震荡底盘、活动底板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震荡底盘设于支撑底架上方;在震荡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底座,在支撑底座上连接有悬摆臂,所述悬摆臂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底板位于震荡底盘的上方并与震荡底盘之间具有间距,该活动底板与悬摆臂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位于活动底板下方,并与震荡底盘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为偏心轴,该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与活动底板的下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轴向和转轴的轴向一致。通过设置震荡底盘和活动底板,并且通过悬摆臂和转轴将活动底板连接到震荡底盘上,使得活动底板能够相对震荡底盘摆动。在活动底板下方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并且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为偏心轴,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与活动底板相连,这样,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传动摆臂带动活动底板摆动,从而实现软包装在装箱过程中的快速、整齐的排列,避免了人工进行整理,提高了软包装的装箱效率。进一步,所述活动底板与震荡底盘之间的间距为1-10cm,这样,活动底板能够相对震荡底盘振动,设计合理。进一步,在活动底板上开有至少一个条形孔,所述条形孔位于活动底板的一侧,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的轴向垂直;在活动底板下方设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的两端分别与震荡底盘固定,该无杆气缸的滑块的滑动方向与条形孔的长度方向一致,无杆气缸的滑块上对应条形孔的位置设有一推杆,所述推杆下端与所述滑块相连,上端穿过所述条形孔后延伸至活动底板上方。这样,通过伸出条形孔的推杆将完成装箱后的包装箱推出活动底板,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使得整个装箱设备更加操作方便,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整理,提高了软包装装箱的效率。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为一个;在推杆位于活动底板上方的一侧设有一推板。通过推板增大与包装箱的接触面积,使得在推动包装箱时更加平稳。进一步,所述条形孔为两个,这样,推动包装箱时更加平稳,不易发生偏移。进一步,所述支撑底座与悬摆臂之间、所述悬摆臂与活动底板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活动底板的摆动更加顺畅,设计合理。进一步,在活动底板对应悬摆臂的位置竖向设有上支耳,所述活动底板通过上支耳与悬摆臂转动连接,使得活动底板与悬摆臂的连接更加方便。进一步,在活动底板靠近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侧对应所述传动摆臂的位置设有下支耳,所述传动摆臂通过下支耳与活动底板连接。这样,传动摆臂与活动底板的连接更加方便,并且使活动底板随传动摆臂的摆动更加顺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设置震荡底盘和活动底板,并且通过悬摆臂和转轴将活动底板连接到震荡底盘上,使得活动底板能够相对震荡底盘摆动。在活动底板下方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并且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为偏心轴,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与活动底板相连,这样,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传动摆臂带动活动底板摆动,从而实现软包装在装箱过程中的快速、整齐的排列,避免了人工进行整理,提高了软包装的装箱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软包装装箱设备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正视图。图4为图3的爆炸图(省略包装箱)。图5为图2中辅助定位装置的爆炸图。图6为图2中振动装置的仰视图。图中:支撑底架1、振动装置2、震荡底盘21、支撑底座21a、悬摆臂21b、活动底板22、条形孔22a、无杆气缸22b、推杆22c、上支耳22d、下支耳22e、辅助定位装置3、固定座31、导向架31a、导向板31b、滑动座32、第一定位板32a、第一传动板32b、分离架33、第二传动板33a、第二定位板33b、第一驱动机构41、传动摆臂41a、第二驱动机构42、第二丝杆42a、第二丝杆螺母42b、第三驱动机构43、第三丝杆43a、第三丝杆螺母43b、第四驱动机构44、位置调节装置5、滑架51、包装箱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包括支撑底架1,还包括震荡底盘21、活动底板22和第一驱动机构41。所述震荡底盘21设于支撑底架1的上方。在震荡底盘21的上侧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底座21a。在支撑底座21a上连接有悬摆臂21b,所述悬摆臂21b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底座21a转动连接。所述活动底板22位于震荡底盘21的上方,并且位于四个支撑底座21a的内侧。该活动底板22与震荡底盘21之间具有间距,优选该间距为1-10cm。这样,活动底板22才能相对震荡底盘21摆动。该活动底板22与悬摆臂21b的下端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时,在活动底板22对应悬摆臂21b的位置竖向设有上支耳22d。所述活动底板22通过上支耳22d与悬摆臂21b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21a与悬摆臂21b之间、悬摆臂21b与活动底板22之间分别通过轴承连接,使得活动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包括支撑底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荡底盘(21)、活动底板(22)和第一驱动机构(41);所述震荡底盘(21)设于支撑底架(1)上方;/n在震荡底盘(21)的上侧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底座(21a),在支撑底座(21a)上连接有悬摆臂(21b),所述悬摆臂(21b)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底座(21a)转动连接;/n所述活动底板(22)位于震荡底盘(21)的上方并与震荡底盘(21)之间具有间距,该活动底板(22)与悬摆臂(21b)的下端转动连接;/n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位于活动底板(22)下方,并与震荡底盘(21)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为偏心轴,该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41a)与活动底板(22)的下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的轴向和转轴的轴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包括支撑底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荡底盘(21)、活动底板(22)和第一驱动机构(41);所述震荡底盘(21)设于支撑底架(1)上方;
在震荡底盘(21)的上侧设置有呈矩形分布的四个支撑底座(21a),在支撑底座(21a)上连接有悬摆臂(21b),所述悬摆臂(21b)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支撑底座(21a)转动连接;
所述活动底板(22)位于震荡底盘(21)的上方并与震荡底盘(21)之间具有间距,该活动底板(22)与悬摆臂(21b)的下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位于活动底板(22)下方,并与震荡底盘(21)固定连接;其输出轴为偏心轴,该输出轴通过传动摆臂(41a)与活动底板(22)的下侧转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的轴向和转轴的轴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底板(22)与震荡底盘(21)之间的间距为1-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包装装箱设备的振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活动底板(22)上开有至少一个条形孔(22a),所述条形孔(22a)位于活动底板(22)的一侧,其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41)的输出轴的轴向垂直;在活动底板(22)下方设有无杆气缸(22b),所述无杆气缸(22b)的两端分别与震荡底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承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广久智科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