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12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滑板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包括前车筒,前车筒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车头,车头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前车筒左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块,前车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U形块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前车轮,前车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拉杆,倾斜拉杆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踏板,踏板另一侧的前后两端通过后车轮活动套接。该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通过设置固定框和倾斜拉杆,将倾斜拉杆绕着固定框旋转即可对该脚踏驱动滑板车进行折叠,将三角块卡进套块内腔开设的卡口中即可对折叠后的滑板车进行固定,避免折叠不牢固,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A foldable pedal driven scoo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
,具体为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
技术介绍
脚踏驱动滑板车区别于传统的脚踏车,它的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但是现有的脚踏驱动滑板车不具备折叠的功能,滑板车的携带十分不便,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具备滑板车可折叠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包括前车筒,所述前车筒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车头,所述车头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前车筒左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块,所述前车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所述U形块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前车轮,所述前车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拉杆,所述倾斜拉杆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踏板,所述踏板另一侧的前后两端通过后车轮活动套接,所述踏板顶部的右侧和U形块内腔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盖分别位于前车轮和后车轮的外围,右侧所述保护盖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块。优选的,所述前车筒内腔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顶部的左侧啮合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左侧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筒与前车筒的内腔活动套接,所述转块的右侧贯穿并延伸至前车筒的内部且与主动轮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轮的内腔螺纹套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与车头螺纹套接,且车头为矩形设计。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设计,所述固定框顶部的右侧为开口设计,所述固定框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活动套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另一侧通过卡块与固定框活动套接,所述固定框前后两侧的右端通过限位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车头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前后两侧的内腔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通过弹性块与三角块固定连接,所述套块内腔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三角块相适配的卡口。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内腔的中部开设有与螺杆相适配的通孔,且固定板内腔中部开设的通孔与螺杆活动套接。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通过设置固定框和倾斜拉杆,将倾斜拉杆绕着固定框旋转即可对该脚踏驱动滑板车进行折叠,将三角块卡进套块内腔开设的卡口中即可对折叠后的滑板车进行固定,避免折叠不牢固,提高装置的实用性。2、该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通过设置从动轮和主动轮,通过转动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则车头沿着螺杆所在的直线运动,从而改变把手所在的高度,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高调节把手所在的高度,十分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车头的高度调节装置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倾斜拉杆的固定装置示意图。图中:1、前车筒;2、保护盖;3、前车轮;4、U形块;5、固定框;6、踏板;7、后车轮;8、套块;9、限位杆;10、挡块;11、倾斜拉杆;12、插杆;13、三角块;14、把手;15、车头;16、转块;17、螺杆;18、从动轮;19、第一支撑筒;20、固定板;21、第二支撑筒;22、主动轮;23、卡块;24、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包括前车筒1,前车筒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车头15,车头15右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12,插杆12前后两侧的内腔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底部通过弹性块与三角块13固定连接,套块8内腔的前后两侧均开设有与三角块13相适配的卡口,三角块13的设计便于三角块13与套块8的卡接,即可对折叠后的滑板车进行固定,避免折叠不牢固,车头1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前车筒1左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块16,前车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4,U形块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前车轮3,前车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拉杆11,倾斜拉杆11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框5,通过设置固定框5和倾斜拉杆11,将倾斜拉杆11绕着固定框5旋转即可对该脚踏驱动滑板车进行折叠,固定框5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设计,固定框5顶部的右侧为开口设计,固定框5顶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杆24,固定杆24上活动套接有挡块10,挡块10的另一侧通过卡块23与固定框5活动套接,固定框5前后两侧的右端通过限位杆9固定连接,固定框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踏板6,踏板6另一侧的前后两端通过后车轮7活动套接,踏板6顶部的右侧和U形块4内腔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盖2,保护盖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保护盖2分别位于前车轮3和后车轮7的外围,右侧保护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块8,前车筒1内腔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板20固定连接,固定板20内腔的中部开设有与螺杆17相适配的通孔,且固定板20内腔中部开设的通孔与螺杆17活动套接,固定板20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筒19,第一支撑筒19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顶部的左侧啮合有主动轮22,主动轮22左侧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筒21与前车筒1的内腔活动套接,转块16的右侧贯穿并延伸至前车筒1的内部且与主动轮22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从动轮18的内腔螺纹套接有螺杆17,螺杆17的顶部与车头15螺纹套接,且车头15为矩形设计,通过转动主动轮22带动从动轮18转动,则车头15沿着螺杆17所在的直线运动,从而改变把手14所在的高度,不同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高调节把手14所在的高度,十分便捷。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根据自己的身高调节把手14所在的高度,转动转块16,转块16转动带动主动轮22转动进而带动从动轮18转动,从动轮18转动带动螺杆17转动,由于车头15呈矩形设计,则螺杆17转动带动车头15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从而改变把手14所在的高度,把手14所在的高度调节完毕即可使用该脚踏驱动滑板车,当使用完毕需要对该脚踏驱动滑板车进行折叠时,将把手14调到最低的高度,再将卡块23向上拿起,使得卡块23与固定框5和挡块10分离,转动倾斜拉杆11,限位杆9对倾斜拉杆11起到限制的作用,当倾斜拉杆11与限位杆9贴合时,三角块13恰好卡进套块8内腔开设的卡口中,则滑板车折叠固定牢固,若需要再次使用该滑板车时,将套块8内腔卡入的三角块13同时向中间按压,则三角块13与套块8分离,转动倾斜拉杆11直至倾斜拉杆11与固定框5内腔顶部的左侧贴合,旋转挡块10使得挡块10与固定框5贴合,再将卡块23卡进固定框5内腔开设的卡槽中,则整个滑板车被固定牢固,再进行使用,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包括前车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筒(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车头(15),所述车头(1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所述前车筒(1)左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块(16),所述前车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4),所述U形块(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前车轮(3),所述前车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拉杆(11),所述倾斜拉杆(11)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踏板(6),所述踏板(6)另一侧的前后两端通过后车轮(7)活动套接,所述踏板(6)顶部的右侧和U形块(4)内腔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盖(2),所述保护盖(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盖(2)分别位于前车轮(3)和后车轮(7)的外围,右侧所述保护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块(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包括前车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筒(1)内腔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车头(15),所述车头(1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4),所述前车筒(1)左侧的顶部活动套接有转块(16),所述前车筒(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4),所述U形块(4)的内腔活动套接有前车轮(3),所述前车筒(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倾斜拉杆(11),所述倾斜拉杆(11)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固定框(5),所述固定框(5)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踏板(6),所述踏板(6)另一侧的前后两端通过后车轮(7)活动套接,所述踏板(6)顶部的右侧和U形块(4)内腔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保护盖(2),所述保护盖(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护盖(2)分别位于前车轮(3)和后车轮(7)的外围,右侧所述保护盖(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套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脚踏驱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筒(1)内腔的左右两侧通过固定板(20)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0)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筒(19),所述第一支撑筒(19)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从动轮(18),所述从动轮(18)顶部的左侧啮合有主动轮(22),所述主动轮(22)左侧的中部通过第二支撑筒(21)与前车筒(1)的内腔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安尔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