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烈专利>正文

可折叠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12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折叠式自行车。该可拆装式自行车包含:前部,包括前叉,以及设置于该前叉上的两个把手;后部,包括横梁,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横梁的一端可拆卸地枢接于前叉上;可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横梁的该端可拆卸地套接于两个把手其中之一上。

Foldable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式自行车,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后能稳定站立,并可推拉的可折叠式自行车。
技术介绍
在自行车领域中,折叠式自行车已经较为普遍,但现有的折叠式自行车都是通过铰接系统将该自行车的前部与后部铰链连接,当折叠式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车架与脚蹬的干涉作用,使得该自行车只能靠人工搬运,或者拖行移动,导致该自行车的移动费力。此外,现有的折叠式自行车的另一缺点是,当该自行车处于折叠状态时,自行车的稳定性较差,即,无法保持其位于站立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后能稳定站立,并可推拉的可折叠式自行车,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公开一种可折叠式自行车,包含:前部,包括前叉,以及设置于前叉上的两个把手;后部,包括横梁,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横梁的一端可拆卸地枢接于前叉上;可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横梁的该端可拆卸地套接于两个把手其中之一上。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前叉包括凸缘,在凸缘上设置有转向轴,横梁的端具有穿孔,其内固设有的轴套,轴套与转向轴可拆卸地套接。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转向轴上设有弹性扣,用于轴套与转向轴套接时抵挡横梁向上运动。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后部还包括车座支撑杆,凸缘还包括卡扣,用于在折叠状态时卡固于车座支撑杆上。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后部还包括尾架,在尾架上固定有辅助轮。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在凸缘上设有垫片,用于在使用状态时支撑横梁的一端。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转向轴的形状为圆柱形或截头圆锥形,轴套的内孔的形状与转向轴的形状相匹配。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转向轴包含用于被轴套套设的凸台,凸台具有一锥面。前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中,前叉分为上段和下段,分别位于凸缘的上、下两侧,上段与下段位置对应或错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可折叠式自行车包含:前部和后部,前部主要包含转向轴、把手以及卡扣,后部主要包含横梁、车座支撑杆、后轮、辅助轮及脚蹬,其中横梁的一端固设有轴套,轴套可拆卸地套设于转向轴,以在使用状态实现自行车的转向功能,当需要将可折叠式自行车收纳为折叠状态时,轴套从转向轴上脱离,随后将把手插入轴套中,并将卡扣卡固于车座支撑杆上,以将前部固定于后部,最后,将折叠状态的自行车旋转为站立状态。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可方便地实现自行车使用状态和折叠状态的自由转换,并且在折叠状态时,脚蹬不会与其他部件产生干涉,如此,可推行或拉行移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靠人工搬运,或者拖行移动的弊端;而且,在折叠状态时,通过辅助轮和后轮同时接触地面的设计,可实现自行车保持稳定的处于站立位置。此外,可折叠式自行车通过采用自润滑式的轴套,可避免现有技术中需使用轴承来实现转向的功能,如此,可使本技术所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拆装更方便,结构更简单,且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前叉的局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轴套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后部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一部分的组装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站立于地面上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示意图,折叠式自行车1包括前部10和后部20,前部10可拆卸地枢接于后部20,即,可相对于后部20旋转,以实现折叠式自行车1的转向功能。图2为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前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前部10包含:前叉100,设置于前叉100上的两把手101以及与两把手101相对设置的前轮102。前叉100包含:上段100a、下段100b以及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凸缘1001。在凸缘1001上设置有转向轴1002,转向轴1002为一圆柱形、截头圆锥形、两者的组合或其他适合的形状,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只要转向轴1002能够可拆卸地枢接于轴套203(参考附图4,具体结构请容后述)内即可。转向轴1002与前叉100的下段100b布设于凸缘1001的上下两侧,且两者的位置相对应,前叉100的上段100a与下段100b错开。转向轴1002上设置有弹性扣1003,突出于转向轴1002的侧表面(即,弹性扣1003的初始状态),当弹性扣1003被按压时,弹性扣1003会缩进转向轴1002内,当释放按压时,弹性扣1003会恢复至初始状态,以使后部20与转向轴1002套接过程中,通过弹性扣1003的缩进使后部20能顺利地套接于转向轴1002,随后,通过弹性扣1003弹出于后部20的上方(如图1所示)而使其卡扣,以避免后部20脱离转向轴1002。凸缘1001上还设有卡扣1004,其与前叉100的上段100a相对设置,卡扣1004用于可折叠式自行车1在折叠状态时卡固于车座支撑杆204(参考图5)上。图3为前叉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轴套的立体示意图,如图3-4所示,在前叉100的凸缘1001上设有垫片1005,用于在使用状态时垫起横梁200的一端201(如图1所示)。垫片1005上具有一倒角或倒圆。垫片1005与凸缘1001为一体成型的,但本技术不以此为限,只要垫片1005能在使用状态时将后部20的横梁200垫高即可。在垫片1005与转向轴1002衔接处具有凸台1006,位于垫片1005的上表面,凸台1006上具有一锥面1007,以在轴套203套设于转向轴1002时增加两者之间的配合稳定性,使两者可相对稳定地旋转,其中,凸台1006被套设于轴套203内。轴套203具有内表面2031(或内孔)和外表面2032。内表面2031的形状与转向轴1002的形状相匹配。内表面2031具有自润滑的功效,以使轴套203套设于转向轴1002时,两者可以顺畅地相对转动。图5为可折叠式自行车的后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所示,后部20包含横梁2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包含:/n前部,包括前叉,以及设置于该前叉上的两个把手;/n后部,包括横梁,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该横梁的一端可拆卸地枢接于该前叉上;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该横梁的该端可拆卸地套接于该两个把手其中之一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包含:
前部,包括前叉,以及设置于该前叉上的两个把手;
后部,包括横梁,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在使用状态时,该横梁的一端可拆卸地枢接于该前叉上;该可折叠式自行车在折叠状态时,该横梁的该端可拆卸地套接于该两个把手其中之一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前叉包括凸缘,在该凸缘上设置有转向轴,该横梁的该端具有穿孔,其内固设有的轴套,该轴套与该转向轴可拆卸地套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转向轴上设有弹性扣,用于该轴套与该转向轴套接时抵挡该横梁向上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后部还包括车座支撑杆,该凸缘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烈
申请(专利权)人:赵烈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