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817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隔热阻燃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包括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四者均为方形并且四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硬质泡沫层位于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中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热片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特性,同时能够很好地对气凝胶毡起到固定作用。

A kind of heat insulation sheet for battery pack of new energy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
本技术属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组隔热阻燃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
技术介绍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范布局。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由于新能源汽车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环保要求,其销售额逐年增加,应用范围越来越大,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其动力电源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由于汽车行驶需要的动力很大,采用电力提供动力的新能源汽车为了保证能够正常行驶,需要电池仓长时间提供较大电流,保证动力的提供。当车载电池长时间输出电能后,电池内长时间进行化学反应会使得电池体明显发热,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传统的芯模组都是采用塑料隔板将电池相互隔开,并没有实际用处,这样不仅重量大还无法起到保护作用,且容易造成电池温度过高导致隔板溶解、着火等问题。现有的采用的防护毡结构简单,容易变形,使其不能很好地与电池组全面接触,且在电池发热严重时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因此如何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隔热阻燃问题是新能源实现长远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技术内容针对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用气凝胶防护毡柔软易变形,电池组在高温环境及剧烈震动时发热严重,气凝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包括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四者均为方形并且四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硬质泡沫层位于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中间。较好地,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三者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或者一体成型。所述胶黏剂为环氧树脂胶、聚氨酯胶、光学环氧胶、饱和聚酯胶、聚乙烯醇缩醛胶等有机胶黏剂中的一种。所述一体成型是指将硬质泡沫层通过发泡技术成型在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中间,具体为:将硬质泡沫层的发泡原料体系分别涂覆在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的一侧面,然后将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的涂覆面叠加贴合,发泡成型;发泡成型的压力为0.5-1Mpa,温度为100-110℃,时间为8-12min。较好地,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和硬质泡沫层的长度、宽度均相同。较好地,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的厚度均为1-3mm。较好地,所述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均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毡。较好地,所述硬质泡沫层为聚氨酯泡沫层、聚乙烯泡沫层或聚丙烯酸泡沫层。较好地,所述封装层为PET膜或聚乙烯亚胺膜。有益效果:本技术隔热片采用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气凝胶毡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特性,但其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移位会对隔热性能造成很大的影响,本技术在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之间设置一层硬质泡沫层,硬质泡沫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特性,能够很好地对气凝胶毡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增加隔热保温效果;其次,本隔热片采用一体化成型,很好地防止了目前已有的叠层隔热毡密封性能不好,容易造成燃料泄漏,对隔热效果产生影响问题;本技术隔热片能够大大提高新能源行业的安全保证,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1-第一气凝胶毡层,12-第二气凝胶毡层,2-硬质泡沫层,3-封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包括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硬质泡沫层2和封装层3,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硬质泡沫层2和封装层3四者均为长方形并且四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和硬质泡沫层2的长度、宽度均相同,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的厚度均为1mm,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硬质泡沫层2内置于封装层3内并且硬质泡沫层2位于第一气凝胶毡层11和第二气凝胶毡层12中间;其中,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硬质泡沫层2三者之间通过聚氨酯胶粘贴在一起,所述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均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毡,所述硬质泡沫层2为聚氨酯泡沫层,所述封装层3为PET膜。使用时,直接将本技术隔热片固定在两排电池组中间,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特性,加之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之间设置的硬质泡沫层2,具有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隔热保温特性,能够很好地对第一气凝胶毡层11、第二气凝胶毡层12起到固定作用,进一步增加隔热保温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四者均为方形并且四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硬质泡沫层位于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和封装层四者均为方形并且四者的长度方向中心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内置于封装层内并且硬质泡沫层位于第一气凝胶毡层和第二气凝胶毡层中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硬质泡沫层三者之间通过胶黏剂粘贴或者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隔热片,其特征在于:第一气凝胶毡层、第二气凝胶毡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宗董会娜吕多军姚栋嘉张东生何凤霞李静郭金建
申请(专利权)人: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