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041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活动盖、输出管、智能循环装置、装置壳体、支撑座,通过内部的流道架将内部与外界的环境温度分隔成两个有温差的空间,同时通过流道架进入内部的热气,同时在流道架内部实现冷凝与分离工作,同时水流向下沿着水管向下集合,而内部的气体被挤出与上方分离的热气中和,通过弯管输出内部的气体,并且通过网状板进行二次的水流吸附,防止在气管内部冷凝造成霉变,然后通过接合管通过环境温度进行快速的降温,然后通过集合管向嵌入架输入气体,并且流道架以嵌入的方式通过由内而外的冷却内部的发酵物,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的进行发酵工作。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two-way circulation fermentation tank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by cold and hot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发酵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
技术介绍
酿酒工艺时通过在无氧的环境下使得内部的微生物发酵产生酒精的过程,同时通过向外连通的管道将内部发酵产生的生物热向外进行排出,但是以这样的方式:在进行发酵工作时,通过向外输出内部的热气时,因为热气内部的物料产生水汽会跟随着设备和管道一起输出,从而在关闭排出后,内部的水没有分离,使得水汽会慢慢在管道内部冷凝形成水滴,造成管道内部的霉变,同时输入的冷气冷气通常只对于发酵物的上层表面进行冷却,在没有搅动的情况下难以对于内部的发酵物进行气体的循环工作,从而使得发酵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活动盖、输出管一、智能循环装置、装置壳体、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装置壳体的下侧端面同时与装置壳体以圆弧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所述活动盖位于装置壳体的上侧表面同时与装置壳体活动贴合在一起,所述智能循环装置设于装置壳体的内部同时与装置壳体活动连接,所述输出管一位于活动盖上端表面的中央同时与活动盖贯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下侧端面设有圆盘型的橡胶块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智能循环装置设有输出管二、输出冷却架、热流冷凝架,所述热流冷凝架设于输出冷却架的内部同时与输出冷却架的通过管道以贯通接合的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输出管二设于输出冷却架的下侧端面同时两者垂直贯通连接,所述输出管二为中空的竖直向下的设有控制阀的管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输出冷却架设有水管、接合管、嵌入架、集合管,所述集合管位于嵌入架的外侧端面并且呈现“一”字形排列嵌入集合管的内部,所述接合管位于集合管的左右两端并且与集合管贯通连接,所述水管设于接合管的外侧端面同时与接合管固定连接,所述集合管为横向的表面设有多个输出管二的通孔管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嵌入架设有支流管、管道、通管、活动套、集料板、细孔板,所述细孔板设于支流管的外侧端面同时与支流管以面接触的贯通连接,所述管道位于支流管的下侧端面并且与支流管贯通接合在一起,所述通管设于支流管最上端的内侧两者以通管贯通连接,所述集料板设于通管的内侧端面两者为贴合式的一体化结构,所述活动套设于细孔板的上端表面同时与细孔板以螺纹连接固定接合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热流冷凝架设有轴座、流道架、网状板、弯管、发酵舱,所述轴座位于发酵舱内部的中央上端并且与发酵舱以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发酵舱的内部表面,所述流道架位于轴座的左右两侧同时与轴座以钢板贴合连接在一起,所述弯管设于流道架的外侧端面并且与流道架贯通接合在一起,所述网状板位于弯管的内部端面并且两者以铰合座铰合连接,所述网状板为网状体下端设有一块正方形的矩形翻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流道架设有细网、弧形块、流道、吸附板、弯曲块、输出道,所述输出道设于弯曲块的内部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弧形块位于流道内部端面的右侧两者为组合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吸附板设于弧形块的内部端面两者组合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细网位于弧形块的下侧端面并且与弧形块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细孔板的上端鞋面的外侧设于一圈的弧形向下的圆弧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吸附板的内侧端面设有弯角型的电磁板块,所述弯曲块为设有向上隆起的大弧度的块体。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应用于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在进行固定工作的时候,在进行发酵工作的时候,通过活动盖上方的轴座通孔向内部送入发酵物后,然后在装置壳体中的发酵舱中进行发酵工作,在发酵工作进行一段时间后,然后通过内部的流道架中的弯曲块上方的弧形块,前方的吸附板间隔组成流道与弧形块下方的细网的小空间,从而将内部与外界的环境温度分隔成两个有温差的空间,同时通过流道架的细网进入内部的热气,同时在进入后,通过弧形块上的向上的弧度使得进入的气体流向前端较冷的气体的内部,同时吸附板通电,向流道的内部释放出电离子,使得内部的水汽电荷化后,被粘付在吸附板上,然后通过环境温度差来将吸附的水汽进行冷凝成滴的工作,气体流出,而液滴滴下后,通过弯曲块与内部的输出道集流输出,实现冷凝与分离工作,同时水流向下沿着水管向下集合,而内部的气体被挤出与上方分离的热气中和,通过弯管输出内部的气体,并且通过网状板进行二次的水流吸附,防止在气管内部冷凝造成霉变,然后通过接合管通过环境温度进行快速的降温,然后通过集合管向嵌入架中的通管中输入气体,同时通过内部的细孔板与发酵料形成多的间隔,使得通管中的气流能够通过多个的支流管向细孔板输出气流,并且在内部进入发酵物后,可以通过密封活动套使得内部的气流牵引将内部的发酵物带出,从而以嵌入的方式通过由内而外的冷却内部的发酵物,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的进行发酵工节。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要通过输出冷却架和热流冷凝架相配合,通过内部的流道架将内部与外界的环境温度分隔成两个有温差的空间,同时通过流道架进入内部的热气,同时在流道架内部实现冷凝与分离工作,同时水流向下沿着水管向下集合,而内部的气体被挤出与上方分离的热气中和,通过弯管输出内部的气体,并且通过网状板进行二次的水流吸附,防止在气管内部冷凝造成霉变,然后通过接合管通过环境温度进行快速的降温,然后通过集合管向嵌入架输入气体,并且流道架以嵌入的方式通过由内而外的冷却内部的发酵物,从而能够更加均匀的进行发酵工作。本专利技术通过流道架,通过内部细网进入热气,同时以弧形块和弯曲块形成的向上的弯曲角度,使得内部的气体沿着弯曲角度向上流动,同时通过吸附板通电释放电荷使得内部的水汽粘付在吸附板的上,然后冷凝,水滴会沿着弯曲块和其内部的流道集合流出,可以防止水汽的大量进入气管的内部。本专利技术通过嵌入架,以内部的细孔板上的弧形块的分隔,防止发酵物进入设备的内部,并且嵌入发酵物中,然后通过下方的通管向直流管输出气流,同时前端的细孔板的分隔,可以防止气流因为物料的堵塞无法吹出,从而利用内部的气流直接从发酵物的内部进行冷却工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主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清扫磨切装置的剖面机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输出冷却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嵌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热流冷凝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的流道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活动盖-1、输出管一-2、智能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活动盖(1)、输出管一(2)、智能循环装置(3)、装置壳体(4)、支撑座(5),所述装置壳体(4)的上端面与下侧表面设有活动盖(1)与支撑座(5),其特征在于:/n所述智能循环装置(3)设于装置壳体(4)的内部,所述输出管一(2)与活动盖(1)贯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结构包括:活动盖(1)、输出管一(2)、智能循环装置(3)、装置壳体(4)、支撑座(5),所述装置壳体(4)的上端面与下侧表面设有活动盖(1)与支撑座(5),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循环装置(3)设于装置壳体(4)的内部,所述输出管一(2)与活动盖(1)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循环装置(3)设有输出管二(31)、输出冷却架(32)、热流冷凝架(33),所述输出冷却架(32)的外侧与下端设有热流冷凝架(33)和输出管二(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冷却架(32)设有水管(321)、接合管(322)、嵌入架(323)、集合管(324),所述集合管(324)位于嵌入架(323)的外侧端面,所述接合管(322)与集合管(324)贯通连接,所述水管(321)设于接合管(322)的外侧端面同时与接合管(32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冷热循环对于发酵温湿度调控的控温双路循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架(323)设有支流管(3231)、管道(3232)、通管(3233)、活动套(3234)、集料板(3235)、细孔板(3236),所述细孔板(3236)设于支流管(3231)的外侧端面,所述管道(3232)位于支流管(3231)的下侧端面,所述通管(3233)与支流管(3231)贯通连接,所述集料板(3235)设于通管(323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海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