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包括基座、装载架、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第五铰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调节板,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和第五铰接轴之间相互平行;基座与装载架铰接于第一铰接轴;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装载架铰接于第二铰接轴,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铰接于第三铰接轴;第二连杆与基座铰接于第四铰接轴,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铰接于第五铰接轴;第一铰接轴上还铰接有调节筒,调节筒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螺母,调节板上固定有第二螺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省力轻便等优点。
A glass flatness observation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
技术介绍
平板玻璃作为建筑及其他工艺品的装饰材料,其表面平整度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外观特征,作为平板玻璃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对生产出来的玻璃进行平整度抽样检查;抽样检查时,通常需要将玻璃移动至室外,通过观察玻璃上事物的倒影是否有歪曲来判断玻璃的平整度,由于抽样的玻璃单片一般都较大较重,搬运移动不便,故设计出一种方便抽检人员对于玻璃进行平整度观察检测的支架时很有必要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其装载着玻璃于室外进行观察检测时,可对玻璃进行适应性的移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其特征在于,本观察架包括基座、装载架、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第五铰接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调节板,所述第一铰接轴、第二铰接轴、第三铰接轴、第四铰接轴和第五铰接轴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基座与装载架铰接于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装载架铰接于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铰接于第三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杆与基座铰接于第四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调节板铰接于第五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上还铰接有调节筒,所述调节筒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螺母,所述调节板上固定有第二螺母;本观察架还包括一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分别套设在调节螺杆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上还固定设有转轮;所述装载架的下端设有若干向远离基座方向延伸的支撑脚,各所述支撑脚的轴线与装载架所在的面垂直,且各支撑脚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基座的下端固定有若干万向轮。本观察架于日常抽检活动中,抽检人员可于其装载架上装载好待检的玻璃;然后推着本观察架行进至合适的观察地点;接着转动转轮,其将带动调节螺杆转动,从而驱使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于调节螺杆上镜像运动,进而驱使调节板靠近或远离调节套筒,最终使装载架围绕第一铰接轴转动;于此过程中,抽检人员可通过观察玻璃上倒影是否出现歪曲现象来判断玻璃的平整度,以达到抽检的目的。在上述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中,各所述支撑脚的上表面和装载架远离基座的一个侧面上设有软质层。支撑脚及装载架远离基座的一个侧面是对玻璃起支撑作用的,于其上包裹软质层能够对玻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装载架和支撑脚的磕碰而损坏,且最好选用黑色软质材料来制作软质层,如此,玻璃与软质层的结合将形成镜子,其上的倒影更加明朗,更便于抽检人员的观察。在上述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中,所述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铰接轴与第四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五铰接轴与第五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若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铰接轴与第四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且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五铰接轴与第五铰接轴轴线之间的距离,则于同一平面内始终形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使调节板始终与调节螺杆平行,如此,能有效避免调节螺杆与调节过程中出现卡死现象。本技术优点:1、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2、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中,于基座底部安装有万向轮,使其移动起来很是轻便,便于抽检人员件待检玻璃移动至合适的地点。3、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中,支撑脚及装载架远离基座的一个侧面是对玻璃起支撑作用的,于其上包裹软质层能够对玻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装载架和支撑脚的磕碰而损坏,且最好选用黑色软质材料来制作软质层,如此,玻璃与软质层的结合将形成镜子,其上的倒影更加明朗,更便于抽检人员的观察。4、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中,采用双头螺杆来驱使装载架转动,使抽检人员翻转玻璃变得十分便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玻璃平整度观察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装载架;3、第一铰接轴;4、第二铰接轴;5、第三铰接轴;6、第四铰接轴;7、第五铰接轴;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10、调节板;11、调节套筒;12、第一螺母;13、第二螺母;14、调节螺杆;15、螺纹;16、转轮;17、支撑脚;18、万向轮;19、软质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观察架包括基座1、装载架2、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第五铰接轴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调节板10,所述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和第五铰接轴7之间相互平行;基座1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一铰接轴3;第一连杆8的一端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二铰接轴4,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三铰接轴5;第二连杆9与基座1铰接于第四铰接轴6,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五铰接轴7;第一铰接轴3上还铰接有调节套筒11,调节套筒11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螺母12,调节板10上固定有第二螺母13;本观察架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调节螺杆14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15,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3分别套设在调节螺杆14的两端,调节螺杆14上还固定设有转轮16;装载架2的下端设有若干向远离基座1方向延伸的支撑脚17,各支撑脚17的轴线与装载架2所在的面垂直,且各支撑脚17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基座1的下端固定有若干万向轮18。本观察架于日常抽检活动中,抽检人员可于其装载架2上装载好待检的玻璃;然后推着本观察架行进至合适的观察地点;接着转动转轮16,其将带动调节螺杆14转动,从而驱使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3于调节螺杆14上镜像运动,进而驱使调节板10靠近或远离调节套筒11,最终使装载架2围绕第一铰接轴3转动;于此过程中,抽检人员可通过观察玻璃上倒影是否出现歪曲现象来判断玻璃的平整度,以达到抽检的目的。各支撑脚17的上表面和装载架2远离基座1的一个侧面上设有软质层19;支撑脚17及装载架2远离基座1的一个侧面是对玻璃起支撑作用的,于其上包裹软质层19能够对玻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其受到装载架2和支撑脚17的磕碰而损坏,且最好选用黑色软质材料来制作软质层19,如此,玻璃与软质层19的结合将形成镜子,其上的倒影更加明朗,更便于抽检人员的观察。第一铰接轴3与第二铰接轴4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铰接轴3与第四铰接轴6轴线之间的距离,第二铰接轴4与第三铰接轴5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五铰接轴与第五铰接轴7轴线之间的距离若第一铰接轴3与第二铰接轴4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一铰接轴3与第四铰接轴6轴线之间的距离且第二铰接轴4与第三铰接轴5轴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四五铰接轴与第五铰接轴7轴线之间的距离,则于同一平面内始终形成了两个等腰三角形,使调节板10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其特征在于,本观察架包括基座(1)、装载架(2)、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第五铰接轴(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调节板(10),所述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和第五铰接轴(7)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基座(1)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一铰接轴(3);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二铰接轴(4),所述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三铰接轴(5);所述第二连杆(9)与基座(1)铰接于第四铰接轴(6),所述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五铰接轴(7);所述第一铰接轴(3)上还铰接有调节筒(11),所述调节筒(11)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螺母(12),所述调节板(10)上固定有第二螺母(13);本观察架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所述调节螺杆(14)的两端分别设有方向相反的螺纹(15),所述第一螺母(12)和第二螺母(13)分别套设在调节螺杆(14)的两端,所述调节螺杆(14)上还固定设有转轮(16);所述装载架(2)的下端设有若干向远离基座(1)方向延伸的支撑脚(17),各所述支撑脚(17)的轴线与装载架(2)所在的面垂直,且各支撑脚(17)的轴线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基座(1)的下端固定有若干万向轮(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平整度观察架,其特征在于,本观察架包括基座(1)、装载架(2)、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第五铰接轴(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和调节板(10),所述第一铰接轴(3)、第二铰接轴(4)、第三铰接轴(5)、第四铰接轴(6)和第五铰接轴(7)之间相互平行;所述基座(1)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一铰接轴(3);所述第一连杆(8)的一端与装载架(2)铰接于第二铰接轴(4),所述第一连杆(8)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三铰接轴(5);所述第二连杆(9)与基座(1)铰接于第四铰接轴(6),所述第二连杆(9)的另一端与调节板(10)铰接于第五铰接轴(7);所述第一铰接轴(3)上还铰接有调节筒(11),所述调节筒(11)的端部上固定有第一螺母(12),所述调节板(10)上固定有第二螺母(13);本观察架还包括一调节螺杆(14),所述调节螺杆(14)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秀丽,周红勋,唐爱民,黄强,王武元,
申请(专利权)人:咸宁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