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640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盘管和多根磁控管,所述加热盘管两端的原油进口和原油出口对应接入油管,以使所述加热盘管与所述油管相连通,各所述磁控管连续间隔设置于所述加热盘管内,各所述磁控管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磁控管连接线与控制器的供电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井口回油加热效果不佳、回油加热过程中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采油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我国一些油田的原油物性为稠油、特稠油或超稠油,如:辽河油田的部分油井的原油粘度在1500mpa.s以上,最高(超稠油)可达到20万mpa.s,其主要成分为沥青。开采时,由于井口原油粘度过高,原油在管线内的流动阻力很大,如果不采用井口加热装置对回油进行加热,非常容易发生管线冻堵的现象。因此,目前油田现场多采用火管炉作为井口加热设备对管线内的原油进行加热降粘,火管炉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着火灾安全隐患,具体问题如下:第一、火管炉采用天然气加热,而稠油区气源井较少,现阶段采用井口自产气为主,因井口自产气的产量少,对井口回油加热效果不佳;第二、井口自产天然气成分不纯,大多数井口自产天然气中含有硫化氢等杂质,一旦发生燃烧不充分或者火管炉熄灭,极易造成火管炉漏气,不仅污染环境,甚至会造成人员中毒等严重后果;第三、火管炉不具控温功能,会因为井口套管内压力的升高或降低引起燃烧波动,很容易引起加热时温度过高,造成炉管结焦,影响火管炉的正常工作。针对相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管(3)和多根磁控管(4),所述加热盘管(3)两端的原油进口(301)和原油出口(302)对应接入油管,以使所述加热盘管(3)与所述油管相连通,各所述磁控管(4)连续间隔设置于所述加热盘管(3)内,各所述磁控管(4)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磁控管连接线(401)与控制器的供电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盘管(3)和多根磁控管(4),所述加热盘管(3)两端的原油进口(301)和原油出口(302)对应接入油管,以使所述加热盘管(3)与所述油管相连通,各所述磁控管(4)连续间隔设置于所述加热盘管(3)内,各所述磁控管(4)的电源端分别通过磁控管连接线(401)与控制器的供电端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管(4)的外侧固定套设有防护套(5),所述防护套(5)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所述磁控管(4)的多个支撑定位件(6),所述支撑定位件(6)固定在所述磁控管(4)的外壁与所述防护套(5)的内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外壳(1),所述加热盘管(3)位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所述加热盘管(3)的所述原油进口(301)和所述原油出口(302)伸出至所述外壳(1)的外部,所述外壳(1)内填充有保温材料(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2)为保温棉。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1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油出口(302)的内部安装有温控传感器(7),所述温控传感器(7)的检测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检测信号接收端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电控箱(8),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控箱(8)内,所述电控箱(8)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控制器接入电源的空气开关(9)和控制接收所述温控传感器(7)检测信号的启动按钮(10)。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高压变压器(18),所述高压变压器(18)的一次线圈(1801)通过第一供电线路接入三相电源,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上设置有断路器(1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德林郭勇柳转阳宴岳石刚徐邈峰梁海龙韩兵许树琨林强姜宇鹏王军飞冯玉袁怡菲贾金红尹淋淋张泉尚路野欧毅宋鹏张孝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