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9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属于感应加热装置技术领域。感应器单元箱包括箱体、护罩和感应加热线圈,感应加热线圈固定在箱体的内部,感应加热线圈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一和出水口一,并通过电气连接板与汇流母线连接。感应加热线圈的顶部的冷却管与绕成感应加热线圈的铜管内部相连通,冷却管的端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内衬管位于感应加热线圈的内部,箱体侧壁上的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内衬管的挡板。箱体设置有缺口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护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能够解决感应器不易定位,内衬管易滑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具有加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 small diameter wire heating sensor unit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
本技术涉及感应加热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小口径线材的加热感应器单元箱。
技术介绍
感应加热设备是金属热处理工艺过程中广泛采用的加热方式,多用于金属管材、棒材的加热过程。加热感应器是感应加热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加热感应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加热设备的运行安全可靠性及工作效率。现在的金属线材普遍是采用10X10以上的矩形铜管绕制而成的感应加热线圈进行加热,感应加热线圈内径大,与小规格的钢丝之间的间隙过大,致使设备效率偏低。而且目前市场上的线材感应器一般由感应加热线圈、线圈固定板组成,感应器重复定位过程繁琐,感应器找中心定位不方便,更换一只感应器所用时间较长。感应器的内衬管外需要缠绕玻璃丝布带,更换一次同样用时较长。内衬管在感应器内没有固定,很容易被移动的工件带出。感应器的连接铜排裸露在金属粉尘浓度极高的空气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金属粉尘堆积在铜排上。如不及时清理,极易造成铜排短路打火,损伤设备及危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解决感应器不易定位,内衬管易滑动,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包括箱体、护罩和感应加热线圈,所述感应加热线圈固定在箱体的内部,绕成感应加热线圈的铜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一和出水口一,感应加热线圈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气连接板与汇流母线连接;感应加热线圈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冷却管与绕成感应加热线圈的铜管内部相连通,冷却管的端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和出水口二;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二及出水口二均通过胶管与外置的冷却装置连通,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二及出水口二均从箱体侧壁上设置的缺口处伸出箱体;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使内衬管贯穿箱体的通孔,内衬管位于感应加热线圈的内部,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内衬管的挡板,挡板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箱体设置有缺口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护罩,进水口一、出水口一、进水口二、出水口二及电气连接板均位于护罩内部。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为采用横截面长×宽×厚为6×6×1mm的矩形紫铜管绕制而成,感应加热线圈的内径不小于9mm。优选的,感应加热线圈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感应加热线圈的安装板,安装板通过固定板固定在箱体的底板上。优选的,所述挡板包括两块子板,子板靠近内衬管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内衬管的半圆弧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内衬管为耐温1100℃的云母管。优选的,所述护罩采用绝缘板拼装组成。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靠近护罩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置有U型的定位槽;箱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耳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感应加热线圈的内径可小到9mm,缩小感应加热线圈与工件之间的间隙,提高加热效率。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内衬管的挡板,防止内衬板在感应加热线圈内滑动。感应加热线圈上的电气连接板伸出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护罩,电气连接板位于护罩内部,防止粉尘落在电气连接板上,提高安全性能。箱体底部的定位槽方便加热感应器的定位与安装。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箱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护罩侧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护罩;3、感应加热线圈;4、安装板;5、固定板;6、进水口一;7、出水口一;8、电气连接板;9、冷却管;10、进水口二;11、出水口二;12、内衬管;13、挡板;14、定位板;15、定位槽;16、耳板;17、缺口。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箱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箱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实施例的护罩侧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包括箱体1、护罩2和感应加热线圈3。感应加热线圈3为采用横截面长×宽×厚为6×6×1mm的矩形紫铜管绕制而成,感应加热线圈3的内径可以小到9mm,较小的内径缩小了感应加热线圈3与工件之间的间隙,提高了感应加热设备的效率。感应加热线圈3的紫铜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一6和出水口一7,进水口一6和出水口一7通过胶管与外置的冷却装置连通,用于对感应加热线圈3的紫铜管进行冷却。感应加热线圈3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气连接板8与汇流母线(未画出)连接。感应加热线圈3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9,冷却管9与紫铜管的内腔连通。冷却管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10和出水口二11,进水口二10和出水口二11也通过胶管与外置的冷却装置连通。冷却管9可以分阶段的对紫铜管进行冷却,多重冷却管9路对感应加热线圈3的紫铜管进行冷却,提高了冷却效果。感应加热线圈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感应加热线圈3的安装板4,安装板4通过紧固螺钉对感应加热线圈3进行固定。安装板4的底部通过螺钉与L型的固定板5固定连接,固定板5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1的底板上。固定板5为绝缘板。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缺口1717,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及出水口二11均从缺口1717处伸出箱体1。箱体1设置有缺口1717的一侧外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护罩2,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出水口二11及电气连接板8均位于护罩2内部。护罩2的侧壁上设置有可使导线及水管通过的通孔。护罩2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将箱体1的上方进行封盖。盖板与箱体1及护罩2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护罩2采用绝缘板通过螺钉拼装组成。护罩2可以盖住电气连接板8,防止粉尘落入,提高加热感应器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箱体1的底部靠近护罩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板14,定位板14上设置有U型的定位槽15。箱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安装固定用的耳板16。加热感应器安装时,将箱体1放入安装平台上,将安装平台上的两个定位销卡入定位槽15内,然后将螺丝从耳板16上的螺纹孔内拧入安装平台,实现加热感应器的定位。感应加热器的定位安装方便。箱体1的两端侧壁上设置有一对通孔,内衬管12通过通孔插入箱体1内。内衬管12位于感应加热线圈3的内部。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内衬管12的挡板13,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护罩(2)和感应加热线圈(3),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固定在箱体(1)的内部,绕成感应加热线圈(3)的铜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一(6)和出水口一(7),感应加热线圈(3)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气连接板(8)与汇流母线连接;感应加热线圈(3)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9),冷却管(9)与绕成感应加热线圈(3)的铜管内部相连通,冷却管(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10)和出水口二(11);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及出水口二(11)均通过胶管与外置的冷却装置连通,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及出水口二(11)均从箱体(1)侧壁上设置的缺口(17)处伸出箱体(1);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使内衬管(12)贯穿箱体(1)的通孔,内衬管(12)位于感应加热线圈(3)的内部,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内衬管(12)的挡板(13),挡板(13)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箱体(1)设置有缺口(17)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护罩(2),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出水口二(11)及电气连接板(8)均位于护罩(2)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口径线材加热感应器单元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护罩(2)和感应加热线圈(3),所述感应加热线圈(3)固定在箱体(1)的内部,绕成感应加热线圈(3)的铜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一(6)和出水口一(7),感应加热线圈(3)的两端分别通过电气连接板(8)与汇流母线连接;感应加热线圈(3)的顶部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冷却管(9),冷却管(9)与绕成感应加热线圈(3)的铜管内部相连通,冷却管(9)的端头分别设置有进水口二(10)和出水口二(11);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及出水口二(11)均通过胶管与外置的冷却装置连通,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及出水口二(11)均从箱体(1)侧壁上设置的缺口(17)处伸出箱体(1);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使内衬管(12)贯穿箱体(1)的通孔,内衬管(12)位于感应加热线圈(3)的内部,通孔处设置有固定内衬管(12)的挡板(13),挡板(13)固定在箱体(1)的内壁上;箱体(1)设置有缺口(17)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护罩(2),进水口一(6)、出水口一(7)、进水口二(10)、出水口二(11)及电气连接板(8)均位于护罩(2)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三正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