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及履带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304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履带及履带车辆,涉及履带行进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履带包括:履带板、主轴和轴套,相邻两个履带板通过主轴连接;主轴包括第一直径段,第一直径段的两端面上均连接有第二直径段,且第一直径段和第二直径段的轴线重合;履带板的链轨节连接在第二直径段上,轴套套接在第一直径段上,轴套与第一直径段间隙配合,且轴套的长度小于第一直径段的长度;第一直径段的端面面积大于第二直径段的端面面积,第一直径段的端面用于止挡链轨节。第一直径段上较大的端面对套接在第二直径段上的链轨节起到了止挡的作用。

Track and tracke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及履带车辆
本技术涉及履带行进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履带及履带车辆。
技术介绍
履带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目前工程机械最常用的是主销式履带,其有着可靠性较高、制造相对简单的优点。履带包括主轴和轴套,轴套套接在主轴上,且二者间隙配合。轴套与驱动轮齿块啮合,二者相互挤压产生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在轴套的两端侧套接有小头端的左链轨节和右链轨节,小头端的左链轨节和右链轨节分别与主轴间隙配合,在小头端的左链轨节和右链轨节的两端侧分别设置有大头端的左链轨节和右链轨节,小头端的左链轨节位于轴套和大头端的左链轨节之间,小头端的右链轨节位于轴套和大头端的右链轨节之间。现有技术中,履带运行时,小头端的左链轨节和右链轨节将会发生沿轴向上的晃动或者变形,从而挤压到轴销的两端,轴销转动时,轴销两端将受到滑动摩擦,从而导致轴套的两端磨损严重,并且增加轴套的转动阻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履带及履带车辆,以缓解了现有的履带中滚动的轴套两端磨损严重,且转动受阻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包括:履带板(100)、主轴(200)和轴套(300),相邻两个所述履带板(100)通过所述主轴(200)连接;/n所述主轴(200)包括第一直径段(210),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两端面上均连接有第二直径段(220),且所述第一直径段(210)和第二直径段(220)的轴线重合;/n所述履带板(100)的链轨节连接在所述第二直径段(220)上,所述轴套(300)套接在所述第一直径段(210)上,所述轴套(300)与所述第一直径段(210)间隙配合,且所述轴套(3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长度;/n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包括:履带板(100)、主轴(200)和轴套(300),相邻两个所述履带板(100)通过所述主轴(200)连接;
所述主轴(200)包括第一直径段(210),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两端面上均连接有第二直径段(220),且所述第一直径段(210)和第二直径段(220)的轴线重合;
所述履带板(100)的链轨节连接在所述第二直径段(220)上,所述轴套(300)套接在所述第一直径段(210)上,所述轴套(300)与所述第一直径段(210)间隙配合,且所述轴套(300)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长度;
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端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直径段(220)的端面面积,所述第一直径段(210)的端面用于止挡所述链轨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200)连接前一个履带板(100)的大头端左链轨节(110)和大头端右链轨节(120),以及后一个履带板(100)的小头端左链轨节(130)和小头端右链轨节(140);
位于同一根主轴(200)上的大头端左链轨节(110)、大头端右链轨节(120)、小头端左链轨节(130)和小头端右链轨节(140)中,所述大头端左链轨节(110)和大头端右链轨节(120)套接在所述主轴(200)上,且二者均与所述主轴(200)固定连接;
所述小头端左链轨节(130)和小头端右链轨节(140)套接在所述主轴(200)上,且二者均与所述主轴(200)间隙配合;
所述小头端左链轨节(130)位于大头端左链轨节(110)和第一直径段(210)之间;所述小头端右链轨节(140)位于所述大头端右链轨节(120)和所述第一直径段(2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头端左链轨节(110)和大头端右链轨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乾秩桂鹏孙传东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