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6219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7:20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两个侧梁、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梁中部的横向连接装置、车轴以及轴箱;在每个所述轴箱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单拉杆;沿所述车轴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抗侧滚的抗侧滚连杆。该转向架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抗侧滚连杆,防止两侧侧梁之间产生较大的高度差,能够抑制转向架发生侧滚。

A kind of railway vehicle and its bog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
技术介绍
转向架作为轨道车辆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对车体进行承载并实现走行和转向功能。传统的转向架主要包括具有车轮和车轴的轮对、安装于车轴上的轴箱、安装于轴箱上的一系悬挂和安装于一系悬挂顶部的构架;转向架包括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动力转向架还包括用于驱动车轮转动的驱动装置。专利技术人发现,在采用轻型材料制备转向架的侧梁而实现转向架轻量化设计的过程中,当采用的制备材料具有挠性且可变形时,两个侧梁在载荷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使构架两侧和轮对之间的相对位移差较大,转向架易发生侧滚,使运行中的轨道车辆具有产生侧翻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侧滚的转向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转向架,该转向架通过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抗侧滚连杆,防止两侧侧梁之间产生较大的高度差,能够抑制转向架发生侧滚。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该转向架包括车轴、轴箱、两个侧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梁中部的横向连接装置;在每个所述轴箱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单拉杆;沿所述车轴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抗侧滚的抗侧滚连杆。优选地,所述单拉杆与所述抗侧滚连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单拉杆与所述抗侧滚连杆之间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抗侧滚连杆与所述车轴平行设置;所述抗侧滚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单拉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侧梁中部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侧梁穿过的通道;所述单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轴箱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单拉杆包括:第一拉杆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轴箱;第二拉杆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优选地,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拉杆孔;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芯轴和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一芯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拉杆孔内,两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一拉杆孔,并在伸出所述单拉杆的两端部上均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轴箱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穿孔一一对应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过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将所述第一芯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轴箱;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芯轴之间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芯轴包括:第一芯轴体;第一芯轴缓冲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芯轴体的外周部;第一芯轴外套,套设在所述第一芯轴缓冲套的外周部,且与所述第一拉杆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一穿孔形成于所述第一芯轴体的两端部。优选地,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拉杆孔;所述第二拉杆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芯轴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芯轴插设于所述第二拉杆孔内,两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二拉杆孔,并在伸出所述单拉杆的两端部上均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连接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穿孔一一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过相互对应的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用于将所述第二芯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座;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芯轴之间转动连接。优选地,第二芯轴包括:第二芯轴体;第二芯轴缓冲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芯轴体的外周部;第二芯轴外套,套设在所述第二芯轴缓冲套的外周部,且与所述第二拉杆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穿孔形成于所述第二芯轴体的两端部。优选地,所述侧梁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在轴箱和横向连接装置之间活动连接有单拉杆,通过单拉杆在轴箱和横向连接装置之间传递横向载荷和纵向载荷;并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抗侧滚连杆,通过抗侧滚连杆将同一车轴两侧的单拉杆固定连接为一体,使两个单拉杆始终具有保持在同一高度的趋势,防止两侧侧梁之间产生较大的高度差,能够抑制转向架发生侧滚,进而降低轨道车辆发生侧翻的可能性,提高轨道车辆安全运行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拉杆与连接座和轴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单拉杆与连接座和轴箱的装配结构爆炸示意图;图5为图3中单拉杆与轴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单拉杆与轴箱的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图3中单拉杆与连接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单拉杆与连接座的装配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9为图3中单拉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单拉杆的第一芯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转向架;10-侧梁;11-横向连接装置;12-车轴;13-车轮;14-轴箱;15-单拉杆;16-抗侧滚连杆;17-一系悬挂;18-驱动装置;112-连接座;1121-通道;1122-第二安装孔;1123-第二拉杆安装座;141-第一安装孔;142-第一拉杆安装座;151-第一端;152-第二端;153-第一拉杆连接组件;154-第二拉杆连接组件;155-第一拉杆孔;156-第二拉杆孔;1531-第一芯轴;1532-第一紧固件;15311-第一穿孔;15312-第一芯轴体;15313-第一芯轴外套;15314-第一芯轴缓冲套;15321-第一螺柱;15322-第一螺母;15323-第一垫圈;1541-第二芯轴;1542-第二紧固件;15411-第二穿孔;15412-第二芯轴体;15421-第二螺栓;15422-第二螺母;15423-第二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轨道车辆可以为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还可以为动车组、地铁、轻轨或有轨电车等;将车轴的轴心线方向称为横向方向,将轨道车辆行驶的方向称为纵向,将竖直方向称为垂向。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转向架1,该转向架1包括车轴12、轴箱14、两个侧梁10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梁10中部的横向连接装置11;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转向架1包括沿纵向延伸的两个侧梁10、固定连接于两个侧梁10中部的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架,包括车轴和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梁中部的横向连接装置;两个所述侧梁之间平行设置;/n在每个所述轴箱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单拉杆;/n沿所述车轴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抗侧滚的抗侧滚连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架,包括车轴和轴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侧梁以及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梁中部的横向连接装置;两个所述侧梁之间平行设置;
在每个所述轴箱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之间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单拉杆;
沿所述车轴的轴心线的延伸方向,在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单拉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用于抗侧滚的抗侧滚连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杆与所述抗侧滚连杆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单拉杆与所述抗侧滚连杆之间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抗侧滚连杆与所述车轴平行设置;所述抗侧滚连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单拉杆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每个所述侧梁中部的连接座;
所述连接座设置有用于供所述侧梁穿过的通道;
所述单拉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轴箱之间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杆包括:
第一拉杆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用于将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轴箱;
第二拉杆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用于将所述单拉杆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拉杆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拉杆孔;
所述第一拉杆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芯轴和第一紧固件;
所述第一芯轴插设于所述第一拉杆孔内,两端部均伸出于所述第一拉杆孔,并在伸出所述单拉杆的两端部上均设置有第一穿孔;
所述轴箱设置有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娜张云龙张杰陈翠梅马荣王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