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457816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加热模块、电池冷却模块及电池包回路;电池包回路包括电池包、第一换热结构及第二换热结构,电池包的出液端依次经由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与电池包的进液端连通;电池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与电池包相对设置,以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电池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结构,冷却结构与第一换热结构相对设置,以对第一换热结构进行冷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的能耗较大,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管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载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纯电客车、大巴车、物流车、重卡或轻卡的电池包的冷却方式为:采用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冷媒与电池包进行换热,以对电池包进行冷却,即只要电池包有制冷需求,压缩机就必须启动,导致电池管理系统的整体能耗增大,也降低了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管理系统的能耗较大,且压缩机的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加热模块、电池冷却模块及电池包回路;电池包回路包括电池包、第一换热结构及第二换热结构,电池包的出液端依次经由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与电池包的进液端连通;电池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与电池包相对设置,以对电池包进行加热;电池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结构,冷却结构与第一换热结构相对设置,以对第一换热结构进行冷却。进一步地,电池冷却模块还包括:电池冷却回路,电池冷却回路与第二换热结构连通,以对第二换热结构进行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加热模块、电池冷却模块及电池包回路;/n所述电池包回路包括电池包(10)、第一换热结构(20)及第二换热结构(30),所述电池包(10)的出液端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30)与所述电池包(10)的进液端连通;/n所述电池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结构(40),所述加热结构(40)与所述电池包(10)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电池包(10)进行加热;/n所述电池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结构(50),所述冷却结构(50)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进行冷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加热模块、电池冷却模块及电池包回路;
所述电池包回路包括电池包(10)、第一换热结构(20)及第二换热结构(30),所述电池包(10)的出液端依次经由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30)与所述电池包(10)的进液端连通;
所述电池加热模块包括加热结构(40),所述加热结构(40)与所述电池包(10)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电池包(10)进行加热;
所述电池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结构(50),所述冷却结构(50)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相对设置,以对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冷却模块还包括:
电池冷却回路,所述电池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30)连通,以对所述第二换热结构(30)进行冷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40)靠近所述电池包(10)设置,所述加热结构(40)为电热膜、或红外线加热器、或电阻式加热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回路还包括:
第一管路(60),所述电池包(10)的出液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60)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连通;
泵体结构(70),所述泵体结构(70)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6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结构(50)为风机,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包括换热本体,所述风机与所述换热本体相对设置,以对所述换热本体进行冷却,所述电池包回路还包括:
第二管路(80),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通过所述第二管路(80)与所述第二换热结构(30)连通,从所述出液端排出的防冻液经由所述第一管路(60)进入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0)内,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贤沙海建钱程胡静
申请(专利权)人:盾安汽车热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