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特别是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技术,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联箱,及可连接于联箱和水箱的传热系统,所述联箱为两组,两组联箱呈L形布置,每组联箱上分别接插若干玻璃真空集热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来一组平面布置的集热管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另一组集热管,增加热水管的集热管支数,加大吸热面积,以获得更多热能,为人们所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特别是其集热装置的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太阳能热水器以玻璃真空集热管和联箱共同构成的集热装置呈平面布置,限制了集热装置的吸热面积。当此类热水器无论安装在屋顶,还是紧贴墙面布置,就无法充分、最大面积地利用所能接受到的阳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为太阳能热水器尽可能多地提供吸热装置,以提高光热利用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本技术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联箱,及可连接于联箱和水箱的传热系统,所述联箱为两组,两组联箱呈L形布置,每组联箱上分别接插若干玻璃真空集热管。本技术在原来一组平面布置的集热管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另一组集热管,增加热水管的集热管支数,加大吸热面积,以获得更多热能,为人们所用。本技术呈L形布置的两组集联箱,可使分别连接在其上的两组集热管亦呈L形布置,可安装在墙面外,一组集热管顺墙面布置,另一组伸出墙面,既提高吸热效果,又避免了集热器下方的雨滴,也起到遮阳的作用。本技术如安装在屋顶,可有效增加吸热面积,提高水箱内热水温度。为适应不同安装环境,同时尽量防止两组集热管间相互造成的阳光阴影,本技术两组联箱间夹角呈80°~165°。为方便安装,至少在一组联箱底部设置支撑架或支撑板;同时,两组联箱支撑在L形支撑架或断面呈L形支撑板上,L形支撑架的两个臂之间或断面呈L形支撑板的两个板面之间的夹角为80°~165°。为利用光反射原理进一步吸收反射光能,也为了进一步防止集热器下方产生雨水,两组联箱的底部分别布置反光板。本技术同时可应用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玻璃真空集热管,也可以应用两端开口的直通式玻璃真空集热管。玻璃真空集热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其开口端与联箱连接,封闭端插置在尾座内,尾座也支撑在支撑架上;联箱成对设置,并分别与两端开口的直通式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两端串接。另外,联箱可呈直线条状或曲线条状。直线状,方便生产;而曲线条状则利于产品的美观,也能对建筑物的美观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样,每组玻璃真空集热管构成的面可为平面或曲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支撑架1安装在垂直与墙面外的预制板2上,支撑架1的两臂为呈90°的L形,支撑架1的一个臂紧贴预制板2上方的墙面布置,另一个臂安装在预制板2上,在两个臂上分别固定联箱3-1、3-2,并相应地各布置一组玻璃真空集热管4-1、4-2。还可在L形支撑架1与两组联箱3-1、3-2之间分别布置反光板5-1、5-2。两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玻璃真空集热管4的开口端串接在相应的联箱3上,密封端由连接在支撑架1上的尾座支撑。为增加美观效果,联箱3-1、3-2和相应的尾座都呈曲线条状。图2中,将两板面臂呈105°的L形支撑板6直接由膨胀螺丝固定在墙面上,支撑板6的两个上表面分别设反光板5’-1、5’-2。在竖向反光板5’-2上固定竖向的一对联箱3’-2,在该对联箱3’-2之间串接互为平行布置的一组两端开口的直通式玻璃真空集热管4’-2,在支出墙面的反光板5’-1上固定另一对集热联箱3’-1,在该对集热联箱3’-1之间串接互为平行布置的两端开口的直通式另组玻璃真空集热管4’-1,上述每组联箱3’-1、3’-2可通过如水管等传热系统与布置在室内的水箱连接。本例中联箱3’-1、3’-2呈直线条状。图3中,在L形的支撑架1″的水平面上布置呈曲线条状的集热联箱3″-1,在其上布置相互平行且构成曲面的一组玻璃真空集热管4″-1,在L形的支撑架1″的竖直面上布置呈曲线条状的集热联箱3″-2,在其上布置相互平行且构成平面的另一组玻璃真空集热管4″-2。权利要求1.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联箱,及可连接于联箱和水箱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为两组,两组联箱呈L形布置,每组联箱上分别接插若干玻璃真空集热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联箱间夹角呈80°~1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组联箱底部设置支撑架或支撑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联箱支撑在L形支撑架或断面呈L形的支撑板上,L形支撑架的两个臂之间的夹角或断面呈L形的支撑板的两个板间的夹角为80°~16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联箱的底部分别布置反光板。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真空集热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其开口端与联箱连接,封闭端插置在尾座内,尾座支撑在支撑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成对设置,并分别与两端开口的直通式玻璃真空集热管的两端串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联箱呈直线条状或曲线条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玻璃真空集热管构成的面为平面或曲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技术,特别是太阳能集热装置的技术,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联箱,及可连接于联箱和水箱的传热系统,所述联箱为两组,两组联箱呈L形布置,每组联箱上分别接插若干玻璃真空集热管。本技术在原来一组平面布置的集热管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另一组集热管,增加热水管的集热管支数,加大吸热面积,以获得更多热能,为人们所用。文档编号F24J2/05GK2695863SQ20042002514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永年 申请人:黄永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集热装置,包括玻璃真空集热管、与集热管相连接的联箱,及可连接于联箱和水箱的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箱为两组,两组联箱呈L形布置,每组联箱上分别接插若干玻璃真空集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