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永年专利>正文

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真空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157164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真空管,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包括一根内玻璃管和套装的一根外玻璃管,所述内玻璃管的两端均为封闭端,在内玻璃管内设置热管介质,所述外玻璃管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内玻璃管密封熔接,内玻璃管的一部分穿出所述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的密封熔接处,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涂层,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聚光反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大提高光热转化效率,又由于玻璃管内设置的是热管介质,不怕冻,既便是在严寒地带,也能安全地使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减排的意识的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正逐渐地被家庭、宾馆、工矿所大量 应用,为人们提供生活、生产用热水,其中,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在我国太阳能热水管行业中 是应用最广的集热元件,其优点很多,但是在严寒地区的应用有被冻坏的危险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抗冻性好的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真空管。本技术包括一根内玻璃管和套装的一根外玻璃管,所述内玻璃管的两端均为 封闭端,在内玻璃管内设置热管介质,所述外玻璃管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内玻璃管密封 熔接,内玻璃管的一部分穿出所述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的密封熔接处,在内玻璃管与外玻 璃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涂层,在内玻璃管 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聚光反射板;所述聚光反射板的反射面形状为一空间曲面,该空间曲 面的截线为至少三段顺序相连的抛物线k、L1, L2……Li组成,各抛物线的焦点均位于平面 极坐标系的极点,各段抛物线Li满足下列方程

【技术保护点】
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内玻璃管和套装的一根外玻璃管,所述内玻璃管的两端均为封闭端,在内玻璃管内设置热管介质,所述外玻璃管的一端为盲端,另一端与内玻璃管密封熔接,内玻璃管的一部分穿出所述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的密封熔接处,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外表面设置太阳能吸热涂层,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聚光反射板;所述聚光反射板的反射面形状为一空间曲面,该空间曲面的截线为至少三段顺序相连的抛物线L↓[0]、L↓[1]、L↓[2]……L↓[i]组成,各抛物线的焦点均位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点,各段抛物线L↓[i]满足下列方程:ρ=P↓[i][1+Sin(θ-φ↓[i])]/Cos↑[2](θ-φ↓[i])其中,i=0,1,2,3,4,5......;ρ为抛物线上的点到极点的距离即极径;P↓[i]为抛物线的焦参数,为相应抛物线的顶点至焦点距离的二倍;θ为极坐标系中抛物线上的点的极角或幅角,90°<θ≤270°;φ↓[i]为抛物线轴的偏转角,指抛物线轴以极点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L↓[1]与L↓[0]的交点A↓[1](ρ↓[1],θ↓[1])L↓[2]与L↓[1]的交点A↓[2](ρ↓[2],θ↓[2])L↓[i]与L↓[i-1]的交点A↓[i](ρ↓[i],θ↓[i])抛物线L↓[0]的轴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轴的垂线间的夹角为0,此时,抛物线L↓[0]未旋转,旋转角φ↓[0]为0;抛物线L↓[1]的轴相对L↓[0]的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为平面极坐标系的极点,旋转的角度为φ↓[1]称偏转角为φ↓[1];抛物线L↓[2] 旋转的角度为φ↓[2]抛物线L↓[i] 旋转的角度为φ↓[i]相邻抛物线的焦参数P值满足下列方程:P↓[i]=P↓[i-1][1+Sin(θ↓[i]-φ↓[i-1])]/1+Sin(θ↓[i]-φ↓[i]).Cos↑[2](θ↓[i]-φ↓[i])/Cos↑[2](θ↓[i]-φ↓[i-1])其中:i=0,1,2,3……φ↓[0]=00<φ↓[1]<φ↓[2]<φ↓[3]<……<φ↓[i];曲线上任意一点A↓[i](ρ↓[i],θ↓[i])对于集热聚焦圆的张角为2β↓[i],β↓[i]为正值;当仅在平面极坐标系的极轴的过点A↓[i]处的垂线的同一侧有入射光线到达A↓[i]点时,在A↓[i]处的入射光线相对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轴的过点A↓[i]处的垂线的...

【技术特征摘要】
1.全玻璃热管式太阳能真空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内玻璃管和套装的一根外玻璃 管,所述内玻璃管的两端均为封闭端,在内玻璃管内设置热管介质,所述外玻璃管的一端为 盲端,另一端与内玻璃管密封熔接,内玻璃管的一部分穿出所述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的密 封熔接处,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真空腔,在外玻璃管内的内玻璃管外表面设置 太阳能吸热涂层,在内玻璃管与外玻璃管之间设置聚光反射板;所述聚光反射板的反射面形状为一空间曲面,该空间曲面的截线为至少三段顺序相连 的抛物线I^L1I2……Li组成,各抛物线的焦点均位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点,各段抛物线Li 满足下列方程P = Pf Cl+SinOe -cpu)] Co sXb -φι)其中,i = 0,1,2,3,4,5......;P为抛物线上的点到极点的距离即极径; Pi为抛物线的焦参数,为相应抛物线的顶点至焦点距离的二倍; θ为极坐标系中抛物线上的点的极角或幅角,90° < θ彡=≤270° ; (pi为抛物线轴的偏转角,指抛物线轴以极点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角; L1与Ltl的交点A1 (P1, Θ》 “与“的交点A2 (Ρ2,θ2) Li 与 L^=1 的交点 Ai (Pi, θ j)抛物线Ltl的轴与平面极坐标系的极轴的垂线间的夹角为0,此时,抛物线Ltl未旋转,旋 转角Φ0为0 ;抛物线L1的轴相对Ltl的轴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为平面极坐标系的极点,旋转 的角度为Φι,称偏转角为屮1;抛物线L2 旋转的角度为φ2 抛物线Li 旋转的角度为<Pi 相邻抛物线的焦参数P值满足下列方程Pin (θ^φ^ι)] Codm—Φ 1 一 l+SinCe^Cpi)CoLqJi-i)其中i = 0,1,2,3…… φ0=00<φι<φ2<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黄永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