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硬质涂层的材料、凹部、通孔的形状的限制并且抑制大裂缝的产生的偏光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偏光板(17b)至少层叠有偏光元件(23)和硬质涂层(20),偏光板(17b)在外缘部具有凹部(16),或者具有贯穿板厚方向的通孔,遍及偏光元件(23)的整个区域地形成硬质涂层(20),当改变该偏光板(17b)的温度时,在形成有凹部(16)或者通孔的缘部之中、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24)未形成有硬质涂层(20)。
Polarizing pl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涉及偏光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面板等的显示面板的用途已经多样化,并且根据用途,需要各种形状的显示面板。在这种情况下,如今,在技术上已经可以制造在外缘部具有凹部的显示面板、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然而,在外缘部上具有凹部的显示面板、具有通孔的显示面板在形成凹部、通孔的缘部处容易发生裂缝,并由此容易发生显示不良等的问题。鉴于此问题,以往,已经尝试抑制在凹部、通孔的缘部产生裂缝(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偏光板包括偏光元件、和配置在偏光元件的两个面上的保护层,并且被设为通过由纤维素类树脂形成保护层来抑制裂缝的产生的构成。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在由纤维素类树脂形成保护层的基础上,通过凹部的形状来抑制裂缝的产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8-256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是想要通过保护层的材料来抑制裂缝的产生的构成,所以存在所谓选择材料的自由度降低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通过凹部的形状来抑制裂缝的产生,但是通常情况下,偏光板的形状根据使用环境、设计等来确定,因此难以改变形状以抑制裂缝的产生。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在抑制硬质涂层的材料、凹部、通孔的形状的限制的同时抑制大裂缝的产生的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案(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偏光板是至少层叠有偏光元件和硬质涂层的偏光板,所述偏光板中,在外缘部具有凹部,或者具有贯穿板厚方向的通孔,遍及所述偏光元件的整个区域地形成所述硬质涂层,当改变所述偏光板的温度时,在形成有所述凹部或者所述通孔的缘部之中、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未形成有所述硬质涂层。(2)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光板是在上述(1)的构成的基础上,包括:增亮膜,其介于所述偏光板与所述硬质涂层之间,所述增亮膜的厚度小于25μm。(3)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光板是在上述(1)或(2)的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应力集中部的端面形成有防水层。(4)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光板是在上述(1)至(3)中的任一个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应力集中部中,所述硬质涂层的外缘位于所述偏光板的内侧,并距离所述偏光元件的外缘的长度大于在所述偏光板中形成所述凹部或者所述通孔时的裂缝的长度的量。(5)此外,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包括上述(1)至(4)中的任一个构成的偏光板。(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是在上述(5)的构成的基础上,在所述应力集中部中,所述硬质涂层的外缘位于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位置。(7)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5)或(6)的显示面板、以及照明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硬质涂层的材料、凹部、通孔的形状的限制并且抑制大裂缝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沿图2所示的B-B线的剖视图。图2是液晶面板的俯视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示出构成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的显示区域中的平面构成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示出构成液晶面板的CF基板的显示区域中的平面构成的放大俯视图。图6是放大示出阵列基板和背偏光板的前侧的外缘部(图2中的间隔18)的截面的示意图。图7是放大示出实施方式3的液晶面板的沿图2所示的线A-A的局部截面(图2所示的间隔18)的示意图。图8是比较例的液晶面板的俯视图。图9是放大示出比较例的液晶面板中所示的阵列基板和背偏光板的局部截面的示意图。图10是示出暴露在热冲击试验之后的液晶面板(比较例)的俯视图。图11是示出暴露在热冲击试验之后的背偏光板(比较例)的后视图。图12是形成了凹部后的偏光板(比较例)的俯视图(小裂缝少的情况)。图13是形成了凹部后的偏光板(比较例)的俯视图(小裂缝多的情况)。图14是示出热冲击试验初期的背偏光板(比较例)的俯视图。图15是示出在热冲击试验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背偏光板(比较例)的俯视图。图16是示出每种条件和每种样品的热冲击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参考及条件1)。图17是示出每种条件和每种样品的热冲击试验的结果的图表(参考及条件2)。图18是比较例的偏光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根据图1至图6说明实施方式1。为了方便起见,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X方向称为左右方向,将Z方向称为上下方向,并将图2所示的Y方向称为前后方向。(1)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参照图1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用于便携式电话(包括智能手机等)、笔记本电脑(包括平板型笔记本电脑等)等的电子设备。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用途不限于此,可以用于任何用途。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液晶面板11(显示面板的一个例子),其在表面侧的板面上具有能够显示图像的显示面11DS;背光源装置12(照明装置的一个例子),其相对于液晶面板11配置在背面侧(与显示面11DS侧相反的一侧),并且向液晶面板11照射用于显示的光;箱体13,其收容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盖玻璃(保护面板)14,其相对于液晶面板11配置于表面侧;以及壳体15,其相对于箱体13和盖玻璃14配置于背面侧并将它们从背面侧覆盖。并且,图1中虽有省略,但是液晶显示装置10包括有驱动液晶面板11的驱动器、向驱动器提供各种输入信号的控制电路等。液晶面板11是例如TFT(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液晶,具体地是TN(扭曲向列,TwistedNematic)型、VA(垂直取向,VerticalAlignment)型、IPS(平面切换,InPlaneSwitching)型等。后续将描述液晶面板11的具体构成。背光源装置12包括未图示的光源(冷阴极管、LED、有机EL等)和未图示的光学部件。光学部件具有将从光源发出的光转换为面状等功能。箱体13由不具有导电性的合成树脂材料(非导电材料)构成。箱体13呈朝向表面侧开口的大致箱形,并且在其内部收容有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盖玻璃14被设置为从表面侧覆盖液晶面板11的整个区域,从而实现保护液晶面板11。壳体15由具有导电性的铁或铝等的金属材料(导电材料)构成。壳体15形成为在表面侧开口的大致箱形,并且该开口由盖玻璃14封闭。(2)液晶面板的构成图2示出了液晶面板11的整体形状。液晶面板11呈大致矩形,并且在上侧的外缘部处形成有U字形的凹部16。凹部16用于配置例如摄像机的镜头或操作按钮等。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包括一对透明的(透光性优异的)基板11a、液晶层11b以及一对偏光板17(表偏光板17a和背偏光板17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板,其至少层叠有偏光元件和硬质涂层,所述偏光板的特征在于,/n在外缘部具有凹部,或者具有贯穿板厚方向的通孔,/n遍及所述偏光元件的整个区域地形成所述硬质涂层,当改变所述偏光板的温度时,在形成有所述凹部或者所述通孔的缘部之中、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未形成有所述硬质涂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30 US 62/7737941.一种偏光板,其至少层叠有偏光元件和硬质涂层,所述偏光板的特征在于,
在外缘部具有凹部,或者具有贯穿板厚方向的通孔,
遍及所述偏光元件的整个区域地形成所述硬质涂层,当改变所述偏光板的温度时,在形成有所述凹部或者所述通孔的缘部之中、应力集中的应力集中部未形成有所述硬质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亮膜,其介于所述偏光板与所述硬质涂层之间,
所述增亮膜的厚度小于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应力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野慎也,绵谷启之,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