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21490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14:20
一种偏振膜,其依次包含起偏器层、树脂层、粘接层和硬涂层,上述树脂层由树脂形成,上述树脂在制成厚度为1mm的膜时所测定的储能模量为1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上述粘接层与上述硬涂层直接相接。

Polarizing film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偏振膜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等中所使用的起偏器中,具有例如对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膜实施利用二向色性物质的染色处理等所得到的起偏器,上述起偏器具有容易因温度、湿度、紫外线、机械力等使用环境而导致劣化的性质。因此,为了保护起偏器,会在起偏器上设置硬涂层等保护层(专利文献1、2)。此外,还有使用具有保护层的转印箔将保护层转印到偏振片等成型品的表面(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029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009027号公报(对应公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1/004373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01/092006号(对应公报: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4/0028910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由于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对于包含起偏器的偏振膜也要求薄型化。另一方面,即使将偏振膜制成薄型,也仍然需要充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振膜,其依次包含起偏器层、树脂层、粘接层和硬涂层,/n所述树脂层由树脂形成,所述树脂在制成厚度为1mm的膜时所测定的储能模量为1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n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硬涂层直接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31 JP 2017-2104901.一种偏振膜,其依次包含起偏器层、树脂层、粘接层和硬涂层,
所述树脂层由树脂形成,所述树脂在制成厚度为1mm的膜时所测定的储能模量为10MPa以上且1000MPa以下,
所述粘接层与所述硬涂层直接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树脂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且13μ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起偏器层的厚度为1μm以上且25μ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大于0μm且为5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其进一步包含粘合层,所述粘合层设置在与所述起偏器层的所述树脂层侧相对的一侧,所述粘合层的厚度为2μm以上且25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树脂在制成厚度为100μm的膜时所测定的在40℃、90%RH的水蒸气透过率小于5g/(m2·day)。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树脂包含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选自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氢化物、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α-烯烃的加成共聚物、以及具有降冰片烯结构的单体和α-烯烃的加成共聚物的氢化物中的1种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膜,其中,所述具有脂环式结构的聚合物为嵌段共聚物氢化物E,
所述嵌段共聚物氢化物E为嵌段共聚物D的氢化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猪股贵道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