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光片、LCD屏幕和OLED屏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偏光片、LCD屏幕和OLED屏幕,偏光片包括透光基板,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包括有偏光区和非偏光区,透光基板表面在偏光区的位置涂覆有二向色性物质,透光基板表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位置为非偏光区,透光基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平坦层,透光基板下表面设有第二平坦层,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均覆盖偏光区和非偏光区设置。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基板上设置相对的凹槽,使得偏光片在凹槽的位置形成高透过非偏光的区域,使得偏光片的偏光区域和非偏光区域之间没有任何断差,并且非偏光区域没有裂纹,提高了偏光片的性能。

Polarizer, LCD screen and OLED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片、LCD屏幕和OLED屏幕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偏光片、LCD屏幕和OLED屏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高屏占比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设计方案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与此同时,将摄像头或人脸识别等光学模组安置于显示屏非显示或弱显示区域下是一种既能提高屏占比又能美化整体显示屏器件的研发工艺而受到广泛关注。模组结构的偏光板具有相对较低的透过率,其理论透过率为50%,较低的透过率会影响光学电子设备的性能。在偏光板上制备非偏光区域是一种为光学设备提供窗口的有效方案,目前已有冲切、激光切割等工艺对偏光片单体进行图案加工,将图案区域的偏光片全部进行切割,尽管此工艺也能为摄像头等模组结构提供开口,但是冲切会使偏光片形成一定的断差和裂纹,断差结构在柔性贴合中容易造成气泡、光学胶溢胶和柔性显示器背板或盖板凹陷等不良,最终导致拍摄功能异常,另一方面,裂纹也会对偏光片的信赖性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偏光片、LCD屏幕和OLED屏幕。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透光基板,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包括有偏光区和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表面在所述偏光区的位置涂覆有二向色性物质,所述透光基板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为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平坦层,所述透光基板下表面设有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均覆盖所述偏光区和非偏光区设置。第二方面,提供一种LCD屏幕,包括上述的偏光片。第三方面,提供一种OLED屏幕,包括上述的偏光片。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光基板上设置相对的凹槽,使得偏光片在凹槽的位置形成高透过非偏光的区域,使得偏光片的偏光区域和非偏光区域之间没有任何断差,并且非偏光区域没有裂纹,提高了偏光片的性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一实施例中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偏光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偏光片,包括透光基板1,所述透光基板1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13,所述第一凹槽12和所述第二凹槽13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基板1上下表面分别包括有偏光区和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表面在所述偏光区的位置涂覆有二向色性物质11,所述透光基板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凹槽12和所述第二凹槽13的位置为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1上表面设有第一平坦层2,所述透光基板1下表面设有第二平坦层3,所述第一平坦层2和所述第二平坦层3均覆盖所述偏光区和非偏光区设置。本实施中在透光基板上下表面设置凹槽,设置凹槽的位置定义为凹槽区,透光基板其他区域定义为平坦区,两凹槽相对设置并且凹槽的位置不涂覆二向色性物质,使得该偏光片在凹槽的位置形成高透过非偏光的区域,最终偏光片上的偏光区域和非偏光区域之间没有任何断差,且在非偏光区域没有裂纹,进一步的提高了偏光片的性能,在后续的使用中不会出现气泡或者溢胶等问题;本实施例中涂覆的二向色性物质为碘或者染料等起偏物质,同时在透光基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平坦层,该平坦层覆盖透光基板的上表面以及相应的凹槽,对透光基板的上下表面进行保护和平坦化;本实施例中形成在透光基板上下表面的凹槽可以设置为不同的形状,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根据形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具进行研磨刻蚀,工艺步骤简单易操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凹槽12和所述第二凹槽13深度为1-5μm,所述透光基板1厚度为5-20μm。本实施例中的透光基板中间为PVA膜(聚乙烯醇薄膜),上下表面分别涂覆二向色性物质,该透光基板的厚度设置为5-20μm,通过研磨等方式在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形成两个相对的凹槽,需要通过研磨去除透光基板上下表面相对位置的二向色性物质,将凹槽的深度设置我1-5μm,能够去除上下偏光物质的同时稍微的刻蚀PVA层,形成非偏光区域。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坦层2和所述第二平坦层3厚度为1-10μm。本实施例中还在偏光片的上下表面分别形成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通过两个平坦层一方面对透光基板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填平研磨后的透光基板,消除透光基板产生的断差,厚度设置为1-10μ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坦层2和所述第二平坦层3材料为聚酰亚胺或者聚丙烯酸酯或者压敏胶。本实施例中可采用多种材料进行平坦层的制备,例如聚酰亚胺(PI)或者亚克力系列胶材,例如聚丙烯酸酯,这些物质流动性较好,平坦层的制备更加简单方便,并且具有较好的平坦效果;进一步的,还可以采用压敏胶进行该平坦层的制备,使得平坦层不仅具有平坦的效果,还能通过压敏胶实现两层材料的粘接;上述材料进行平坦层的制备还保证形成的平坦层具有较高的通过率,保证该偏光片的使用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坦层1上表面设有保护层4,所述第二平坦层3下表面设有保护层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在上下两层平坦层之外设置保护层,贴合保护层后的偏光片可用于进行LCD屏幕的制备。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4材料为三醋酸纤维素(TAC)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环烯烃聚物(COP)。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保护层材料,例如但不限于使用上述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坦层1上表面设有保护层4,所述第二平坦层3下表面设有相位差膜层5。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在第一平坦层上表面设置保护层,在第二平坦层下表面设置相位差膜层,通过设置该相位差膜层能够将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正光,得到拥有透明非偏光区的圆偏光片,使得该偏正片能够用于进行OLED屏幕的制备。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层4材料为三醋酸纤维素(TAC)或者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者环烯烃聚物(COP);所述相位差膜层5材料为聚合性液晶材料或者拉伸型聚合物材料。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材料进行保护层的制备,例如但不限于使用上述材料,其中采用广泛使用的聚合性液晶材料或者拉伸型聚合物材料制备相位差膜。本实施例中制备的偏光片无需通过打孔的方式进行非偏光区域的设置,操作简单,并且形成的偏光区域和非偏光区域之间没有任何断差,同时非偏光区域没有裂纹,提高了偏光片的性能。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LCD屏幕,包括上述的偏光片。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如附图1所示的偏光片进行LCD屏幕的制备,其中偏光片上下两层最后均设置为保护层。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OLED屏幕,包括上述的偏光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板,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包括有偏光区和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表面在所述偏光区的位置涂覆有二向色性物质,所述透光基板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为非偏光区,/n所述透光基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平坦层,所述透光基板下表面设有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均覆盖所述偏光区和非偏光区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光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板,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对设置,所述透光基板上下表面分别包括有偏光区和非偏光区,所述透光基板表面在所述偏光区的位置涂覆有二向色性物质,所述透光基板表面设有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位置为非偏光区,
所述透光基板上表面设有第一平坦层,所述透光基板下表面设有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均覆盖所述偏光区和非偏光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深度为1-5μm,所述透光基板厚度为5-2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厚度为1-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偏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层材料为聚酰亚胺或者聚丙烯酸酯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陈立强崔国意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