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在延伸贴合制程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染色槽、洗净槽、延伸槽、补色槽、药液去除装置、切水轮、PVA干燥装置和贴合装置以及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在所述染色槽、所述洗净槽、所述延伸槽以及所述补色槽上均设置有投粉装置;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位于所述补色槽上方,所述切水轮下方;经所述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处理后的上/下TAC膜与经所述PVA干燥装置处理后的PVA膜直接进入所述贴合装置。本装置可以显著提升偏光板水胶贴合工艺机速,以进一步实现偏光片产能的提升。
High speed polar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属于偏光片
技术介绍
在现阶段偏光板制造领域,PVA延伸站采用水胶贴合工艺的偏光板,往往因药液浓度的不稳定、PVA膜表面切水效果差、TAC碱洗效率低等条件制约,严重影响PVA延伸站水胶贴合机速的提升。PVA膜化学处理站若药液浓度不稳定,会导致PVA膜染色不均一、化学药品吸附量波动性大,表现在偏光板产品性能上的Mura异常、光学指标不稳定。PVA膜表面去除水渍效果差,易造成产品点缺的爆量和线面状缺点的不良,影响产品品质和良率。目前的偏光板TAC站大都采用二段式的碱洗工艺,即先在TAC站将TAC膜碱洗至目标的接触角范围内,再在PVA站与PVA膜进行贴合,此类二段式处理工艺做法效率低,且TAC膜的生产损耗偏高,严重影响到生产稼动。在延伸站,采用水胶涂布贴合TAC与PVA膜,往往因水胶的粘度低,造成半成品Peeling和制程中剥离的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偏光板水胶贴合工艺机速的生产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在延伸贴合制程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染色槽、洗净槽、延伸槽、补色槽、药液去除装置、切水轮、PVA干燥装置和贴合装置以及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在所述染色槽、所述洗净槽、所述延伸槽以及所述补色槽上均设置有投粉装置;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位于所述补色槽上方,所述切水轮下方;经所述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处理后的上/下TAC膜与经所述PVA干燥装置处理后的PVA膜直接进入所述贴合装置。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投粉装置为自动投粉装置,且分别与SPC控制系统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为2组与PVA膜两面分别直接接触的刮刀装置,且相对PVA膜角度与位置可调。进一步的,所述刮刀装置包括固定机座、驱动气缸、角度刻度盘、刮刀以及刮刀固定件,所述刮刀固定件用于将所述刮刀固定在所述角度刻度盘上以调节所述刮刀相对PVA膜角度,所述驱动气缸用于调节所述刮刀相对PVA膜的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刮刀与PVA膜接触面为直角或倒角R=0.1~1.0。进一步的,所述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中碱槽和水槽采用自动穿膜链条对膜材进行引导。进一步的,所述碱槽顶部安装有自动排气装置。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一、本装置通过设置投粉装置,可以根据各槽实际浓度需求,设定不同流速范围,维持各槽体药液的浓度稳定度;二、本装置通过设置用于PVA膜表面的药液去除装置,且可通过调整刮刀的位置和角度,有效去除PVA膜表面多余的药液,降低药液的损耗,提高产品品质;三、本装置通过上下TAC膜与PVA膜同步贴合处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降低换卷损耗;综合以上有益效果,可将偏光板水胶贴合工艺机速提升至不低于35m/min,实现偏光片产能的飞跃提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自动投粉装置以及药液去除装置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药液去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自动投粉装置1,2-自动投粉装置2,3-自动投粉装置3,4-自动投粉装置4,5-投粉机SPC控制系统,6-PVA膜放卷,7-染色槽,8-洗净槽,9-延伸槽,10-补色槽,11-药液去除装置,12-PVA膜,13-药液去除装置机座,14-气压缸,15-角度刻度盘,16-刮刀夹套,17-刮刀,18-夹套固定锁扣,19-PVA烘箱,20-下TAC放卷,21-下TAC碱洗,22-下TAC水洗,23-三层贴合,24-上TAC放卷,25-上TAC碱洗,26-上TAC水洗,27-下TAC膜,28-上TAC膜,29-PVA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PVA膜放卷后,依次经过染色7、洗净8、延伸9、补色10制程处理,槽内药液浓度波动主要受2个因素影响:1.PVA膜在拉伸过程中,PVA-OH与HB、KI发生化学反应,消耗部分化学品;2.延伸槽温度高药液中水分易挥发流失。因此本装置在各槽的上方分别安装自动投粉装置1~4,自动投粉装置1~4均与SPC控制系统连接,自动投粉装置的化学品流量各槽都有SPC管控,可提供药粉稳定的流量,维持各槽体药液的浓度稳定,还可根据各槽实际浓度的需求,设定不同流速范围,还可设定安全范围值,超过安全值,系统自动报警,具体流量设置可参考如下:自动投粉装置1的化学品流量不低于5Kg/h,自动投粉装置2的化学品流量7~15Kg/h,自动投粉装置3的化学品流量8~15Kg/h,自动投粉装置4的化学品流量不低于2Kg/h。如图1所示,在补色槽10上方与切水轮下方还增设安装有一个用于PVA膜表面的药液去除装置11,可有效去除PVA膜表面多余的药液,降低滚轮表面的化学品结晶,防止药液结晶造成点缺的爆量,提高产品品质。该装置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固定机座13,位于机座13上的气缸14、位于气缸活塞杆上的角度刻度盘15、刮刀夹套16、刮刀17以及刮刀夹套固定锁扣18,刮刀17内置在刮刀夹套16间,间隙可采用聚丙烯、丁基橡胶、聚苯乙烯或铁氟龙材质的垫片中的任一种,刮刀夹套固定锁扣18用于调节刮刀17在角度刻度盘15上位置后,将其固定在角度刻度盘15上,气缸14用于调节刮刀17与PVA膜的相对距离,通过上述角度与位置的调节,可以针对PVA膜上药液去除进行更好的位置调节,优选的,刮刀与PVA膜的接触面为直角或倒角R=0.1~1.0,刮刀材质可以采用工程塑料、橡胶、玻璃、不锈钢、碳纤维、陶瓷、金属镀膜中的任一种。如图3所示,本装置将碱洗水洗处理后的上/下TAC膜直接与经过烘干后的PVA膜进行三层膜材贴合,采用上述同步生产贴合方式与原二段式生产方式相比,只需调整相关碱洗参数以配合膜材滞留时间,且使TAC膜碱洗处理后的膜材接触角范围位于15~45°,即可以提高生产稼动和效率,降低TAC膜材的换卷损耗,相关参数调整可参考如下:TAC膜的碱洗温度范围不低于40℃,碱洗的碱液浓度范围不低于7%,水洗温度范围不低于40℃。上/下TAC膜可采用碱洗、水洗一体化处理流程,在碱槽、水槽内部安装自动穿膜链条,在重新拉膜生产时可藉由穿膜链条引导膜材经过碱槽、水槽,防止药液腐蚀对人员造成的伤害,提高生产效率,在碱槽顶部还安装有自动排气装置,用于废气收集,集中处理。采用上述装置配合使用,可将偏光板水胶贴合工艺机速提升至不低于35m/min。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在延伸贴合制程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染色槽、洗净槽、延伸槽、补色槽、药液去除装置、切水轮、PVA干燥装置和贴合装置以及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n在所述染色槽、所述洗净槽、所述延伸槽以及所述补色槽上均设置有投粉装置;/n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位于所述补色槽上方,所述切水轮下方;/n经所述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处理后的上/下TAC膜与经所述PVA干燥装置处理后的PVA膜直接进入所述贴合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其特征是,在延伸贴合制程中,包括依次设置的染色槽、洗净槽、延伸槽、补色槽、药液去除装置、切水轮、PVA干燥装置和贴合装置以及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
在所述染色槽、所述洗净槽、所述延伸槽以及所述补色槽上均设置有投粉装置;
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位于所述补色槽上方,所述切水轮下方;
经所述上/下TAC膜碱洗、水洗装置处理后的上/下TAC膜与经所述PVA干燥装置处理后的PVA膜直接进入所述贴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投粉装置为自动投粉装置,且分别与SPC控制系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光片高机速生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药液去除装置为2组与PVA膜两面分别直接接触的刮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仲,郭育诚,张均铭,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之奇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