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套闸板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0756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套闸板阀,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机构,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两端各嵌设有一环形的橡胶阀座,橡胶阀座内具有与该橡胶阀座同轴设置的金属环,该金属环位于橡胶阀座靠近内端面的一侧,所述橡胶阀座的外环面上设有抵靠于阀体端面的肩台以及位于肩台与金属环之间的凸环,所述橡胶阀座的内端面上具有往另一橡胶阀座凸出设置的圆弧面该胶套闸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两橡胶阀座的圆弧面负间距配合而对顶设置,以解决现有的胶套闸板阀在闸板放下时存在损伤橡胶衬套的问题。

A kind of rubber sleeve gate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套闸板阀
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胶套闸板阀。
技术介绍
闸阀是管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用于控制输送通道的启闭。闸阀通常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阀体上需要设置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然后把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闸阀实际使用时,阀体的介质输送通道与外部管道相连通,在输送一些含有颗粒、灰渣、矿浆、粉料等介质物料时,部分介质物料容易积留在阀体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和闸板活动通道里,容易对阀体造成腐蚀和磨损,影响整个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因介质物料积留在闸板活动通道内,就会影响闸板的正常关闭,影响闸阀关闭状态的气密性,且给闸板造成非正常磨损。为了解决该问题,如公开号为CN104235411A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带有胶套的闸阀,其在闸板两侧的阀体介质输送通道上镶嵌有两个环形的橡胶衬套,以防止输送的介质物料进入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和阀体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该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的问题。由于闸板的密封性是通过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和闸板之间的密封接触,或者两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之间的密封接触来实现的,在闸板打开时,两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之间紧密贴合,闸板放下时,闸板挤开两个橡胶衬套使得两个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分别紧贴在闸板的两个侧面上。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橡胶衬套的密封端面通常都是平面,两者紧贴无间隙,由于存在安装误差,因此在闸板放下时,闸板会存在损伤橡胶衬套的情况,从而破坏其密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胶套闸板阀,以解决现有的胶套闸板阀在闸板放下时存在损伤橡胶衬套的问题。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胶套闸板阀,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机构,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两端各嵌设有一环形的橡胶阀座,该橡胶阀座具有与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相匹配设置的外环面、与外环面相对设置的内环面、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内的内端面和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外的外端面,橡胶阀座内具有与该橡胶阀座同轴设置的金属环,该金属环位于橡胶阀座靠近内端面的一侧,所述橡胶阀座的外环面上设有抵靠于阀体端面的肩台以及位于肩台与金属环之间的凸环,所述橡胶阀座的内端面上具有往另一橡胶阀座凸出设置的圆弧面,在该胶套闸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两橡胶阀座的圆弧面是负间距配合而对顶设置的。进一步的,两所述橡胶阀座的圆弧面之间的负间距为-1.5mm~-1.0mm。进一步的,所述在橡胶阀座的内环面上还具有与该内环面同轴设置的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位于肩台和金属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凹槽是其截面为圆弧形的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最低处位于凸环的顶点和金属环的截面的中心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阀体的外端面上设有与橡胶阀座的肩台相匹配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橡胶阀座的外端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凹孔,每个凹孔都连通金属环,且每个凹孔上都设有一盖帽,盖帽的内端面延伸至凹孔内且与金属环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环为截面为圆形的钢环。进一步的,所述闸板的底端为圆钝处理的尖状。本技术提供的胶套闸板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胶套闸板阀在橡胶阀座的外环面上设有一凸环,该凸环以使橡胶阀座的外环面和阀体的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从而提高该橡胶阀座的内端面的变形量,在此基础上在该橡胶阀座4的内端面上形成往另一橡胶阀座凸出设置的圆弧面,使得该胶套闸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两个橡胶阀座4的圆弧面形成喇叭口的结构,因此在闸板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不易损伤橡胶阀座。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胶套闸板阀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示出了橡胶阀座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图。图5示出了闸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4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套闸板阀,该闸板阀包括阀体1、闸板2和操作机构3。阀体1设有介质输送通道10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12,闸板2装在阀体1的闸板活动通道12中,阀体1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2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3。本实施例中的操作机构3为气缸,该气缸的活塞杆30与闸板2上端固定连接而带动闸板2上下移动。参考图1-图4,闸板2两侧的介质输送通道10上各嵌设有一环形的橡胶阀座4,该橡胶阀座4具有与介质输送通道10的内壁相匹配设置的外环面40、与外环面相对设置的内环面41、朝向介质输送通道10内的内端面42和朝向介质输送通道10外的外端面43。橡胶阀座4内具有与该橡胶阀座4同心设置的金属环5,该金属环5位于橡胶阀座4靠近内端面42的一侧,该金属环5能够加强橡胶阀座4的强度以及增加橡胶阀座4的回弹力度,能够增加密封性。本实施例中的金属环5的圆形钢圈,其力学性能好,且也便于加工。在橡胶阀座4的外端面43圆周均布有多个凹孔44,每个凹孔44都连通金属环5,且每个凹孔44上设有盖帽45,盖帽45为由端盖450和柱体451,柱体451的内端面延伸至凹孔44内且与金属环5之间存有一定的间隙,盖帽45的端盖450位于凹孔44外。当该胶套闸板阀外接管道时,外接管道的的法兰端面与盖帽45外端面相接触而施加往凹孔44内的压力,然后盖帽45可以把外接管道的法兰施加的压力传递给橡胶阀座4和金属环5,使得介质输送通道10两侧上的两个橡胶阀座4的内端面42能更紧密靠在一起,可以更好的防止介质物料进入阀体1的闸板活动通道12中,而盖帽45的柱体451的内端面与金属环5之间留有间隙可保证橡胶阀座4有足够的变形量,以确保闸板2能够顺利关闭。橡胶阀座4的外环面40在靠近外端面43的一侧上设置有肩台46,肩台46靠在阀体1的外端面上,为了便于橡胶阀座4能更好嵌在阀体1上,阀体1的外端面设有与橡胶阀座4的肩台46相匹配的凹槽13,安装时肩台46位于凹槽13内,便于橡胶阀座4的定位,而且可以使以橡胶阀座4的内环面41与外界形成阶梯状的路径,可以提高输送管路的密封性。橡胶阀座4的外环面40的中部上具有凸设于外环面40上的凸环47,该凸环47与橡胶阀座4的外环面40同轴设置,且该凸环47处于肩台46与金属环5之间,这里所说的凸环47处于肩台46与金属环5之间是指在介质输送通道10轴线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在本实施例中,该凸环47的截面优选为圆弧形。该凸环47的顶端与闸板2的介质输送通道10的内壁相抵而使得该橡胶阀座4的外环面与闸板2的介质输送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套闸板阀,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机构,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两端各嵌设有一环形的橡胶阀座,该橡胶阀座具有与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相匹配设置的外环面、与外环面相对设置的内环面、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内的内端面和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外的外端面,橡胶阀座内具有与该橡胶阀座同轴设置的金属环,该金属环位于橡胶阀座靠近内端面的一侧,所述橡胶阀座的外环面上设有抵靠于阀体端面的肩台以及位于肩台与金属环之间的凸环,所述橡胶阀座的内端面上具有往另一橡胶阀座凸出设置的圆弧面,在该胶套闸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两橡胶阀座的圆弧面是负间距配合而对顶设置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套闸板阀,包括阀体、闸板和操作机构,阀体设有介质输送通道和垂直于介质输送通道的闸板活动通道,闸板装在阀体的闸板活动通道中,阀体的上部连接一个操作闸板上下移动的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输送通道的两端各嵌设有一环形的橡胶阀座,该橡胶阀座具有与介质输送通道的内壁相匹配设置的外环面、与外环面相对设置的内环面、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内的内端面和朝向介质输送通道外的外端面,橡胶阀座内具有与该橡胶阀座同轴设置的金属环,该金属环位于橡胶阀座靠近内端面的一侧,所述橡胶阀座的外环面上设有抵靠于阀体端面的肩台以及位于肩台与金属环之间的凸环,所述橡胶阀座的内端面上具有往另一橡胶阀座凸出设置的圆弧面,在该胶套闸板阀处于打开状态时,两橡胶阀座的圆弧面是负间距配合而对顶设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套闸板阀,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橡胶阀座的圆弧面之间的负间距为-1.5mm~-1.0mm。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福胡文新郑梅片赖徽文
申请(专利权)人:凯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