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
本技术属于防伪
,具体为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
技术介绍
历史上,人们对裸眼可视的莫尔纹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把两个空间频率稍有不同的光栅重叠在一起,其差频分量形成的条纹叫做莫尔条纹,当这两个光栅存在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也会随之移动。莫尔条纹已经成为一种光学防伪技术,被许多文章报道过。然而许多莫尔纹都是仅限于光栅形成的条纹图形,设计简单,并且图案移动方式单一,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998年,Kamal等研究人员发现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莫尔纹现象,其具有比一般的莫尔纹更加清晰的显示效果。2003年,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董小春等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该动态显示现象,并研究了动态显示成像的机理。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已有一些简单的微透镜阵列得到了应用。而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动态显示技术,就有望应用于防伪领域中。然而,由于该技术产生的动态图形分辨率不高,与背景的颜色近似,只有通过透射光观察才可以清晰地看到理想的图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包括微透镜阵列层,透明介质层Ⅰ,透明介质层Ⅱ和微图形阵列金属层;所述微图形阵列金属层包括透光的图形部分和不透光的金属部分。/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包括微透镜阵列层,透明介质层Ⅰ,透明介质层Ⅱ和微图形阵列金属层;所述微图形阵列金属层包括透光的图形部分和不透光的金属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薄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微透镜阵列层,透明介质层Ⅰ,透明介质层Ⅱ和微图形阵列金属层;所述微图形阵列金属层包括透光的图形部分和不透光的金属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层Ⅰ的折射率为1.4-1.65;所述透明介质层Ⅰ的厚度与微透镜阵列的焦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介质层Ⅰ为PET、石英、玻璃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多层彩色动态显示防伪薄膜,其特征在于,透明介质层Ⅱ的折射率大于透明介质层Ⅰ的折射率。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梅,黄鹏,姜世平,董小春,王德麾,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芯辰光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