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通过设置进料筒、进料仓、电芯放置架、活动环和第一伺服电缸,可实现自动进料,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第一电机、第一皮带和夹持件,可实现对电芯的快速夹持和输送,方便快捷;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缸、连接板、通孔、滑枕和自动焊接机构,可实现对电芯的自动快速焊接,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吹风箱和进风口,可实现对焊接后的电芯进行吹风散热,可对电芯进行快速散热;通过设置机械手、第四辊轮、第五辊轮、第二电机、第二皮带和输送带,可实现对焊接吹风后的电芯进行抓取,可实现对电芯的快速收料,方便快捷。
An automatic welding device for battery c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芯焊接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芯,指单个含有正、负极的电化学电芯,一般不直接使用。区别于电池含有保护电路和外壳,可以直接使用。锂离子二次充电电池的组成是这样的:电芯+保护电路板,充电电池去除保护电路板就是电芯,它是充电电池中的蓄电部分,电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充电电池的质量。电芯分为铝壳电芯、软包电芯(又称“聚合物电芯”)、圆柱电芯三种。通常手机电池采用的为铝壳电芯,蓝牙等数码产品多采用软包电芯,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采用圆柱电芯的串并联组合。电芯的主要特点为粒径小,比表面积大,颜色白,纯度高,电化学性能明显提高,可以用到钛酸锂电池材料和钴酸锂电池材料中。现有的焊接机一般为手持式,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对电芯上的特定部位作业,虽然能够完成工作,但是手持焊接机会出现晃动的现象,导致点焊位置不准确,并且长时间手持焊接机,会让工作人员感到疲惫,一部分焊接机具备自动点焊的功能,但是在点焊过程中,若焊接机的焊头下压力度过大,容易对电芯造成损坏,目前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化电池电芯焊接装置,但对于电芯的输送效果差,且对电芯的夹持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工作台,所述焊接工作台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焊接工作台顶部设有进料筒、焊接箱和吹风箱,所述焊接箱设于所述进料筒和所述吹风箱之间,所述焊接工作台内部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另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于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之间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三辊轮,所述第一辊轮、所述第二辊轮和所述第三辊轮上活动套设有履带,所述履带表面设有若干个夹持件,所述夹持件包括弹性底座,所述弹性底座顶部两侧对称设有辅助板,所述弹性底座内部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壁两侧对称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空腔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辊轮一侧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辊轮连接,所述第一空腔顶部于所述进料筒下方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空腔顶部于所述焊接箱下方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空腔顶部于所述吹风箱下方设有第三开口,所述进料筒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贯通,所述焊接箱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贯通,所述吹风箱通过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贯通,所述进料筒内部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进料仓,所述进料仓内部匹配设有若干个电芯放置架,所述电芯放置架与所述夹持件相互匹配,所述进料筒内壁底部于所述进料仓外侧设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底部贯通,所述第三空腔内壁顶部设有若干个缓冲件,所述第三空腔内部于所述缓冲件下方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第三空腔外壁竖直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进料筒外壁两侧竖直对称设有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一伺服电缸底部与所述连接块顶部连接,所述焊接箱内部水平设有连接板,所述焊接箱内侧顶部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伺服电缸,所述连接板竖直贯穿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内匹配设有活动连接的滑枕,所述滑枕底部设有自动焊接机构,所述第二伺服电缸底部与所述滑枕顶部连接,所述吹风箱顶部一侧设有进风口,所述吹风箱顶部另一侧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表面设有触控屏和若干个按钮,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机械手,所述焊接工作台外壁靠近所述吹风箱一侧设有收料箱,所述第一空腔内侧于所述机械手和所述收料箱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四辊轮和第五辊轮,所述第四辊轮和所述第五辊轮上套设有输送带,所述第一空腔内壁底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轴通过第二皮带与所述第四辊轮连接,所述焊接工作台外壁靠近所述收料箱一侧设有输料口,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缸、所述第二伺服电缸、所述自动焊接机构和所述机械手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盒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内侧底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相匹配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二空腔内壁连接,所述固定块外壁一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设有活动连接的滚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固定板和挡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三空腔内壁底部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挡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伺服电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枕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二伺服电缸相匹配的第二连接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风口外接有吹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料筒、进料仓、电芯放置架、活动环和第一伺服电缸,可实现自动进料,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辊轮、第二辊轮、第三辊轮、第一电机、第一皮带和夹持件,可实现对电芯的快速夹持和输送,方便快捷。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伺服电缸、连接板、通孔、滑枕和自动焊接机构,可实现对电芯的自动快速焊接,方便快捷。4、本技术通过设置吹风箱和进风口,可实现对焊接后的电芯进行吹风散热,可对电芯进行快速散热。5、本技术通过设置机械手、第四辊轮、第五辊轮、第二电机、第二皮带和输送带,可实现对焊接吹风后的电芯进行抓取,可实现对电芯的快速收料,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进料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焊接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焊接工作台;2、支撑柱;3、进料筒;4、焊接箱;5、吹风箱6、第一空腔;7、第一辊轮;8、第二辊轮;9、第三辊轮;10、履带;11、夹持件;12、弹性底座;13、辅助板;14、第二空腔;15、弹性件;16、第一电机;17、第一皮带;18、第二开口;19、第三开口;20、进料仓;21、电芯放置架;22、第三空腔;23、缓冲件;24、活动环;25、连接块;26、滑槽;27、第一伺服电缸;28、连接板;29、第二伺服电缸;30、通孔;31、滑枕;32、自动焊接机构;33、进风口;34、控制盒;35、按钮;36、机械手;37、第二滑块;38、第四辊轮;39、第五辊轮;40、输送带;41、第二电机;42、第二皮带;43、输料口;44、第一开口;45、触控屏。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作台(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2),所述焊接工作台(1)顶部设有进料筒(3)、焊接箱(4)和吹风箱(5),所述焊接箱(4)设于所述进料筒(3)和所述吹风箱(5)之间,所述焊接工作台(1)内部设有第一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辊轮(7),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另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辊轮(8),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于所述第一辊轮(7)和所述第二辊轮(8)之间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三辊轮(9),所述第一辊轮(7)、所述第二辊轮(8)和所述第三辊轮(9)上活动套设有履带(10),所述履带(10)表面设有若干个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包括弹性底座(12),所述弹性底座(12)顶部两侧对称设有辅助板(13),所述弹性底座(12)内部设有第二空腔(14),所述第二空腔(14)内壁两侧对称设有弹性件(15),所述第一空腔(6)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辊轮(7)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输出轴通过第一皮带(17)与第一辊轮(7)连接,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进料筒(3)下方设有第一开口(44),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焊接箱(4)下方设有第二开口(18),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吹风箱(5)下方设有第三开口(19),所述进料筒(3)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4)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焊接箱(4)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8)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吹风箱(5)通过所述第三开口(19)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进料筒(3)内部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进料仓(20),所述进料仓(20)内部匹配设有若干个电芯放置架(21),所述电芯放置架(21)与所述夹持件(11)相互匹配,所述进料筒(3)内壁底部于所述进料仓(20)外侧设有第三空腔(22),所述第三空腔(22)底部贯通,所述第三空腔(22)内壁顶部设有若干个缓冲件(23),所述第三空腔(22)内部于所述缓冲件(23)下方设有活动环(24),所述活动环(24)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25),第三空腔(22)外壁竖直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25)相匹配的滑槽(26),所述进料筒(3)外壁两侧竖直对称设有第一伺服电缸(27),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7)底部与所述连接块(25)顶部连接,所述焊接箱(4)内部水平设有连接板(28),所述焊接箱(4)内侧顶部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伺服电缸(29),所述连接板(28)竖直贯穿设有若干个通孔(30),所述通孔(30)内匹配设有活动连接的滑枕(31),所述滑枕(31)底部设有自动焊接机构(32),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9)底部与所述滑枕(31)顶部连接,所述吹风箱(5)顶部一侧设有进风口(33),所述吹风箱(5)顶部另一侧设有控制盒(34),所述控制盒(34)表面设有触控屏(45)和若干个按钮(35),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底部设有活动连接的机械手(36),所述焊接工作台(1)外壁靠近所述吹风箱(5)一侧设有收料箱(37),所述第一空腔(6)内侧于所述机械手(36)和所述收料箱(37)之间设有活动连接的第四辊轮(38)和第五辊轮(39),所述第四辊轮(38)和所述第五辊轮(39)上套设有输送带(40),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底部设有第二电机(41),所述第二电机(41)输出轴通过第二皮带(42)与所述第四辊轮(38)连接,所述焊接工作台(1)外壁靠近所述收料箱(37)一侧设有输料口(43),所述第一电机(16)、所述第二电机(41)、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7)、所述第二伺服电缸(29)、所述自动焊接机构(32)和所述机械手(36)均分别与所述控制盒(34)连接;所述支撑柱(2)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第一空腔(6)内侧底部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16)和所述第二电机(41)相匹配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电池电芯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作台(1)底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2),所述焊接工作台(1)顶部设有进料筒(3)、焊接箱(4)和吹风箱(5),所述焊接箱(4)设于所述进料筒(3)和所述吹风箱(5)之间,所述焊接工作台(1)内部设有第一空腔(6),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一辊轮(7),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另一侧设有活动连接的第二辊轮(8),所述第一空腔(6)内壁于所述第一辊轮(7)和所述第二辊轮(8)之间设有若干个活动连接的第三辊轮(9),所述第一辊轮(7)、所述第二辊轮(8)和所述第三辊轮(9)上活动套设有履带(10),所述履带(10)表面设有若干个夹持件(11),所述夹持件(11)包括弹性底座(12),所述弹性底座(12)顶部两侧对称设有辅助板(13),所述弹性底座(12)内部设有第二空腔(14),所述第二空腔(14)内壁两侧对称设有弹性件(15),所述第一空腔(6)内部靠近所述第一辊轮(7)一侧设有第一电机(16),所述第一电机(16)输出轴通过第一皮带(17)与第一辊轮(7)连接,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进料筒(3)下方设有第一开口(44),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焊接箱(4)下方设有第二开口(18),所述第一空腔(6)顶部于所述吹风箱(5)下方设有第三开口(19),所述进料筒(3)通过所述第一开口(44)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焊接箱(4)通过所述第二开口(18)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吹风箱(5)通过所述第三开口(19)与所述第一空腔(6)贯通,所述进料筒(3)内部中心竖直贯穿设有进料仓(20),所述进料仓(20)内部匹配设有若干个电芯放置架(21),所述电芯放置架(21)与所述夹持件(11)相互匹配,所述进料筒(3)内壁底部于所述进料仓(20)外侧设有第三空腔(22),所述第三空腔(22)底部贯通,所述第三空腔(22)内壁顶部设有若干个缓冲件(23),所述第三空腔(22)内部于所述缓冲件(23)下方设有活动环(24),所述活动环(24)外壁两侧对称设有连接块(25),第三空腔(22)外壁竖直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25)相匹配的滑槽(26),所述进料筒(3)外壁两侧竖直对称设有第一伺服电缸(27),所述第一伺服电缸(27)底部与所述连接块(25)顶部连接,所述焊接箱(4)内部水平设有连接板(28),所述焊接箱(4)内侧顶部竖直设有若干个第二伺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威,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秀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