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庆泽专利>正文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85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热集热器,由集热箱体、透明玻璃、金属热管、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保温层、管接头组成,其特征是: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热管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进行连接,或者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通管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通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进行连接,然后将金属热管插入金属通管的孔中,形成每根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都是正交结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式太阳能采集装置,属能源设备中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的光热转换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受光元件热管和集热器的集热管(或水箱内胆)大都是通过耐热橡胶圈连接,因橡胶制品的热阻远远大于金属,这种连接使热管和受热介质的热传递单纯的靠热管冷凝端的表面传递。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本身却没介入热传递。致使传热面小、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加大受光元件热管和受热介质的传热接触面提高传热效率本技术将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和金属热管直接接触,使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水胆)成为热管的翼型散热片,这样明显的加大了散热面积,可有效的提高导热能力和效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于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热管-->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进行连接,或者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通管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通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进行连接,然后将金属热管插入金属通管的孔中,形成每根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都是正交结构。以上方法都可以使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金属直接接触成为一体,使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成为金属热管的散热片参与热传导,形成热管对受热介质的传热通道全部由热阻较小的金属组成。以上方案中采用钎焊及加焊金属通管的措施主要是考虑到维修需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热管、2.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3.金属通管、4.外壳、5.保温层、6.透明玻璃。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热管(1)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热管(1)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进-->行连接,形成每根金属热管(1)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都是正交结构。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通管(3)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通管(3)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进行连接,然后将金属热管(1)插入金属通管(3)的孔中,同样也形成每根金属热管(1)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2)都是正交结构。附加说明的是,图1、图2是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而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和热管式太阳能集热器相比只是在外壳结构和尺寸上有所变化,但在基本结构和传热原理相同,所以此技术也同样适用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管式太阳能热集热器,由集热箱体、透明玻璃、金属热管、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保温层、管接头组成,其特征是: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心在径向打孔,再将金属热管插入孔中通过钎焊或电焊的方法将金属热管和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进行连接,或者通过在金属集热管(或金属水箱内胆)的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庆泽
申请(专利权)人:康庆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