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主轴及电导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719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声波主轴及其电导通结构,该电导通结构包括用于套设于超声波刀柄外部且与旋转轴可拆卸相连的套环;所述套环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超声波刀柄电连接的第二电触点,所述套环的后端面设有第三电触点,且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第三电触点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电导通结构作为过渡件,在电导通结构的内侧壁及后端面分别设置第二电触点及第三电触点,相对应地,在旋转轴的后端设置有导电接头,将电导通结构套设于超声波刀柄后,导电接头、第三电触点、第二电触点及超声波刀柄依次连接,实现稳定的电传输,且能够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护周期。

A kind of ultrasonic spindle and condu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主轴及电导通结构
本技术涉及精密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波主轴、以及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的电导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加工硬脆性材料时,为了能够提高切削能力,从而改善切削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及加工精度,有效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现在广泛采用超声波机床,其在加工的过程中导入超声波振动。超声波机床通常包括超声波电源及超声波主轴,超声波主轴包括筒座、旋转轴及超声波刀柄,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相连且随旋转轴转动而转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超声波刀柄与超声波电源电连接。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筒座及旋转轴上分别设置无线发射组件及无线接收组件,无线发射组件与超声波电源电连接,另外,在旋转轴与超声波刀柄结合部位,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无线接收组件电连接的输出电触点,超声波刀柄上设置有与输出电触点贴合相通的输入电触点,从而将电信号从超声波电源传输至超声波刀柄。然而,上述超声波机床的电连接结构存在以下缺点:直接将输出电触点及输入电触点分别设置在超声波刀柄与旋转轴上,在装配及运行过程中若发生刚性碰撞或磨损,可能损坏输出电触点或者输入电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于超声波刀柄外部且与旋转轴可拆卸相连的套环;/n所述套环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超声波刀柄电连接的第二电触点,所述套环的后端面设有第三电触点,且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第三电触点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设于超声波刀柄外部且与旋转轴可拆卸相连的套环;
所述套环的内侧壁上设有用于与超声波刀柄电连接的第二电触点,所述套环的后端面设有第三电触点,且所述第二电触点与所述第三电触点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触点包括彼此绝缘的第二正极触点及第二负极触点,所述第三电触点包括彼此绝缘的第三正极触点及第三负极触点;
所述第二正极触点与所述第三正极触点电连接,所述第二负极触点与所述第三负极触点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上沿其轴向间隔套设有均呈环状的第一导电件及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限定成所述第二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件限定成所述第二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件及所述第二导电件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套环的内侧壁;
且所述套环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体及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限定成所述第三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体限定成所述第三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套环的后端面;
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件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件之间分别通过一导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上间隔设有第一导电弹片及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二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弹片限定成所述第二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弹片及所述第二导电弹片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套环的内侧壁;
且所述套环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一导电体及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限定成所述第三正极触点,所述第二导电体限定成所述第三负极触点,所述第一导电体及所述第二导电体均至少部分露出于所述套环的后端面;
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之间分别通过一导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绝缘安装座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蔡丹邝金田
申请(专利权)人:汇专机床有限公司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